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0武汉市中考专题训练:实验探究题模拟训练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武汉市中考专题训练:实验探究题模拟训练

1.如图是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在观察到蜡烛A的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__ (填“较亮”或“较暗”)环境进行.

(3)将蜡烛逐渐靠近玻璃板时,像的大小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细心的小红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在像B处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B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想测量开水瓶软木塞的密度,于是切下一块干软木,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调整天平横梁平衡;

②用天平测出软木块的质量m,示数如图甲; ③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如图乙;

④读出水的体积V1;

⑤用细线系住软木块和铁块,将铁块浸没在水中,如图丙,读出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2; ⑥将软木块和铁块同时浸没在水中,如图丁,读出水、铁块和软木块的总体积V3;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请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将下面表格内容填写完整.

物理量 软木块的质水的体积 水和铁块的总水、软木块和铁块软木的密度

量m/g 体积V2/cm3 的总体积V3/cm3 V1/cm3 ﹣

ρ木/(kg?m3)

数值 40 50

(2)小红同学发现在上述步骤中,有一步骤是多余的,这一步骤是 _________(填序号).

(3)同学们经过评估交流后,发现干软木具有吸水性,则所测密度应 _________ (选填“大于”或“小于”)软木的实际密度.

3.如图所示,将茶色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一张方格纸上,并准备了两个相同的棋子A和B、刻度尺、铅笔、白卡片等,用来探究棋子A在平面镜中成像的特点.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 .

(2)组装好实验装置,把棋子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将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棋子A这一侧透过玻璃板观察,直到棋子B看上去跟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二是: .

(3)小明想探究平面镜所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他移去棋子B,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置在棋子B原来的位置上,在棋子A这一侧透过玻璃板观察,发现白屏上 (选填“有”或“没有”)像.根据此现象 (选填“能”或“不能”)判断平面镜成像的性质. 4.小磊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40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10cm刻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换为凸透镜B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

A B 0 c m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0 c m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甲 乙

(1)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凸透镜A的焦距 凸透镜B的焦距。(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

(2)图乙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3)图乙中,使用同一透镜B,若把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15cm处,要想光屏上还能接收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透镜方向移动(选填“靠近”或“远离”),此刻光屏上所成的像将比蜡烛在10cm处所成的像变 。(选填 “大”或“小”) 5.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刻度尺、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

(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如果将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到头了,杠杆右端仍下沉,此时应将杠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 调,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止.

(2)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为F1=6N、L1=20cm、F2=4N和L2=30cm.该同学根据这些数据能否得出探究结论? 理由是: .

(3)使杠杆在倾斜一定角度的位置做实验,也能得出杠杆平衡条件,这种实验方案与杠杆在水平位置做

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种实验方案好并说明理由: . (4)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两侧钩码下再各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 端将下沉.

6.受阿基米德辨别真假皇冠故事的启发,小明设计了一个测量碗的密度的探究实验,实验步骤及实验数据如图所示。根据实验数据,填写计算结果:

(1)碗的体积为 cm; (2)碗的质量为 g;

3

(3)碗的密度为 g/cm。

7.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小明利用两组滑轮组进行了5次测量,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测定前4组数据,用两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得第5组数据,测得数据如表:

3

实验 次数 1 2 3 4 5 动滑轮 重G动/N 0.5 0.5 0.5 0.5 1 物重 G/N 1 1 2 4 4 钩码上升高度h/m 0.1 0.2 0.1 0.1 0.1 动力 F/N 0.7 0.7 1.1 2 ② 动力作用点移动距离s/m 0.3 0.6 0.3 0.3 0.5 滑轮组的机械 效率η/% 47.6 47.6 60.6 ① (1)请根据前四组数据,在图甲中画出实验中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2)表格中编号①处数据应为______;根据图乙中弹簧测力计可知编号②数据应为_______. (3)由表中第3、4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摩擦和______有关.

(4)有的同学认为:“机械越省力,它的机械效率越高”.你是用小明收集的数据中__________两组数据对比分析来判断这句话是错误的.

8.图甲是测量小灯泡(U额=2.5V)电阻的电路。电源电压恒为4V。 (1)请将图甲中的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灯变亮,导线不允许交叉)

(2)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除了保护电路外,还可以 。 (3)下表是记录的部分实验数据,图乙是第1次实验中电流表的示数,该示数为 A。这5次实验中,灯泡电阻的最大值为 Ω(结果保留两位小数)。为了完成这5次实验,应该选取最大阻值不小于 Ω的滑动变阻器。 实验次数 1 电压U/V 2.5 电流I/A 2 2.0 0.22 3 1.5 0.19 4 1.0 0.16 5 0.5 0.10 9.小金在做“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时,所用电源电压为4.5伏,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伏.

(1)按电路图连接成实物图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指针不动、电压表指针有明显的偏转,则电路故障原因可能是 ;

(2)故障排除后重新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若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图甲中滑片P向 (填“A”或“B”)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伏; (3)小金同学移动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丙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瓦.该图象不是直线,主要原因是 . 10.如图(甲)所示是测量定值电阻Rx阻值的实验电路。

(1)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那么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 (2)排除故障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4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 所示,则通过电阻Rx的电流为 A,Rx的阻值为 Ω。

(3)另有同学们设计了下列二种测量方案,方案中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0。

①方案一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如果电压表V1和V2的读数分别为U1和U2,则电阻Rx的阻值表达式为Rx= ;

②方案二的电路中,将S接到a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1;再将S接到b,读出电流

表的示数I2;由I2Rx=I1R0可得Rx=I1R0/I2。试对方案二做出评价 (必须简要说明理由)

11.如图是“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实验电路图,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有“50Ω 1.2A”,灯泡上标有“0.3A”字样,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1)小华连接的电路如图乙所示,其中有一根导线连接不规范,导致开关没有闭合时__ __表就有读数,请在这根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其改正。

(2)改正后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但电压有示数为电源电压,则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

(3) 排除故障后刚闭合开关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2V和0.2A。接着调节滑动变阻器直至小灯泡正常发光,这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恰好在正中间。由此可知可知,电源电压为 V,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12.小雨在拆装手电筒时,发现手电筒的小灯泡上标有“3.8V”的字样,但上面的电流值已经模糊不清,他想通过实验测量该灯泡的额定功率,图甲为他所连的实验电路.

(1)电池盒中至少有__________节干电池. (2)经检查发现电路接线有错误,小雨只做了一处改动就闭合开关进行实验.请在他接错的导线上打上“×”,并改正。

(3)实验时,小雨先闭合开关,他发现电压表的示数为1.5V,电流表的示数为0.2 A,然后他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的示数为3.8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_.则他使用的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至少为____ 。

13.某实验小组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标有“2.5V”的小灯泡、电池组(电压为6V)、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有“A:5Ω 1A” “B:20Ω 2A” “C:50Ω 2A”三种规格、开关、导线若干。

2020武汉市中考专题训练:实验探究题模拟训练

武汉市中考专题训练:实验探究题模拟训练1.如图是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在观察到蜡烛A的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2)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__(填“较亮”或“较暗”)环境进行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idt83uqv16c4rp7oypx5gf8x599m300suc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