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功 功率和机械效率
,考标解读)
1.知道机械功和功率;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机械功和功率的含义。2.知道机械效率;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
,思维导图)
,核心考点梳理)
功
1.定义: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__距离__的乘积称为机械功,简称功。 (1)公式:__W=F·s__。
(2)单位:__焦耳__,符号__J__,简称__焦__。 2.做功的必要条件:
(1)有__力__作用在物体上。
(2)在__力的方向__上移动一段__距离__。 3.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1)“推而不动”: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没有使物体移动距离,不做功。 (2)不靠力运动:没有力但移动了距离,物体靠惯性运动,不做功。
1
(3)力与距离垂直:作用力没有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力与运动方向垂直,不做功。 4.功的计算:
(1)将一袋10 kg的大米扛到1.5 m的肩上,所做的功为__150__J。 (2)将两个鸡蛋举高1 m,所做的功约为__1__J。
(3)体重为50 kg的中学生,从一楼爬到二楼,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约为__1__500__J。
功率
1.定义:做的功与做功时间的比值称为功率。 2.单位:__瓦特__,符号__W__,简称__瓦__。 3.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
(1)相同做功时间,比较做功的__多少__,做的功越多,做功越__快__。 (2)做相同的功,比较做功__时间__,做功时间越长,做功越__慢__。
功率是比较__做功快慢__的物理量,定义选用的是第__①__种方式比较做功快慢。4.功率的计算: (1)定义公式:__P=Wt__。 (2)推导公式:P=__W__=__F·stt__=__F__×__v__。 机械效率
1.有用功:对我们有用的功。
2.额外功:对我们无用,但又__不得不做__的功。 3.总功:动力(如拉力、外力)所做的功。 4.机械效率的定义: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 5.计算公式:η=
W有
W×100%。 总
6.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以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竖直提升物体为例)
(1)数出绳子段数n:
如图,该滑轮组的绳子段数n=__3__。 (2)距离关系:s=__n或3__h; 时间关系:t1=__1__t2。
速度关系:v自=__n或3__v物。
(3)有用功:F2所做的功W有=F2·h;
当匀速提升物体时,由于F2=G,则W有= __G·h____。
2
(4)总功:F1所做的功W总=__F1·s__。 (5)机械效率:η=
W有G·h×100%=×100%; W总F1·sG__×100%; nF1
根据s=nh,化简可得η=__
1G若不计动滑轮重力、绳重和摩擦,根据F1=G,化简可得η=____×100%=__1__;
n1n·Gn1G物
若不计绳重和摩擦(计动滑轮重),根据F1=(G物+G动),化简可得η=×100%。
nG物+G动
7.生活中的实际机械在使用时,一定不能避免要做__额外功__,所以机械效率η一定
__小于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0%。
8.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实际的滑轮组里,额外功包括克服__绳重__做的功,克服__动滑轮重力__做的功,克服__摩擦力__做的功。相应减小额外功的方法有:减小动滑轮重、__减小绳重__、__减小摩擦__等。
(2)增加有用功可以增加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从而提高机械效率。增加有用功的方法有:__增加物重__。
机械能
1.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对别的物体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能量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用符号J表示。
2.物体由于运动所具有的能叫做动能。质量越大,速度越快,则物体的动能越大。 3.(1)物体由于高度所决定的能叫做重力势能。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则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
(2)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弹性形变越大,则物体的弹性势能越大。
4.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5.在自然界中,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典例解析)
【例1】(2017昆明中考)某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重150 N的木块在10 s内竖直向上匀速提升4 m,此装置是________(选填“定”或“动”)滑轮,该工人拉力的功率为________W。(滑轮和绳的重力、摩擦均不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