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哲学上的二元论和多元论根本否认世界的统一性。它们认为,世界有着互相平行,各自独立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本原。
哲学上的一元论则坚持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万事万物有着共同的本原。在一元论中,又存在着唯心主义一元论和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对立。
唯物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 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 列宁的物质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物质定义的意义:
第一,列宁的物质定义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二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划清了界线。
第二,这一定义坚持了彻底的可知论和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第三,这一定义坚持了辩证的、历史的物质观,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特别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运动是一般的变化。
第一,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第二,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从哲学上讲,静止就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它有二种基本情形:
一是指没有发生相对位置的移动。 二是指没有发生质变。 静止和运动的关系:
①、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②、绝对运动中存在着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存在着绝对运动。 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第一,静止是运动的量度,不了解静止,也就无法了解运动。 第二,不了解相对静止,就不可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 第三,只有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才能认识和利用事物。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
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或伸张性,是指物体的位置、规模和体积。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
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性:
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无法存在的。 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的时空观念不过是客观存在的时间和空间的反映。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的客观具体性,它因物质具体形态和运动形式的不同而不同,其具体特性又是可变的和有条件的,人们对此的时空
精品
.
观念也是可变的和发展的,因而又是相对的。
精品
.
时空的有限性,具体事物在时间上的有限性是指每个具体事物是有始有终的。具体事物在空间上的有限性是指每个具体事物的体积是有限的。 时空的无限性,物质整体在时空上的无限性是指整个物质世界在时间上是无始无终的。空间上的无限性是指整个世界在空间上是无边无际的 。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运动是永恒的和无限发展的,所以宇宙在时间上、在空间上既没有开端也没有终点。
有限包含着无限,无限通过有限体现出来。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从物质和意识、统一性和多样性(或共相和殊相)辩证关系的高度对世界本质的根本理解,它是指多样的世界万物是有统一性本质的,这个统一性本质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在时间和空间中有规律地永恒运动着的客观实在。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理论意义: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整个理论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原理、原则都是以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为基础,为中心的。 实践意义: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把集中统一和灵活多样结合起来,把纪律和个性结合起来,把秩序和自由结合起来,反对僵化和无序。
③、坚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与时俱进,把发展和稳定统一起来。
④、在实践中要有强烈的时空观念,重视和珍视时空,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作好工作。 ⑤、在实践中就要尊重、认识和利用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认真学习和运用科学知识。
二、在实践中认识的物质世界 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实践的要素:
实践的主体——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实践的客体——进入实践领域、为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
实践的手段——实践主体和客体现实地连结起来的各种工具系统及其操作、控制的程序和方法。
实践的运行机制:
实践就是一个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手段而相互作用的过程。 实践的特征:
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形式:
生产的实践、处理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践。 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分化:
1、实践首先造成了人与自然、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分化 劳动形成了人与自然界不同的本质 实践又把人和社会同自然界联系起来
2、实践进一步造成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分化 3、实践还造成了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分化
三、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