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幼小衔接建议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众所周知,孩子上学以后,学习成为他们的主要任务,学业达标是学生的责任和义务。而家长了解孩子的功课,指导孩子的学习,与老师交流孩子的学习问题,并想办法共同帮助孩子,将极大地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学习水平和考试成绩。但是,学习并不是学生的唯一任务。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是使孩子“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可见,不管在我国还是国际上,学习不但不是唯一的教育任务,而且不是排序第一的教育任务,学校引领着孩子全面发展的方向。所以,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孩子,有助于纠正过分注重学业、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的倾向。 心理准备——逐渐消解一年级新生入学的各种担心 入学资格不等于入学能力 入学应该具备的6个基本能力 身体健康。 乐意与人交往。 初步的上学意识。 生活自理能力。 语言交流与表达。 初步的数学知觉

培养上学兴趣,而不是强迫孩子上学

上学是孩子一生的一个重要转折,是孩子必经的人生道路,其中

既有新奇和快乐,也有挫折和困难,需要孩子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孩子上学往往首先是被一些表面现象吸引,可能只是喜欢小学生的书包,可能只是对校园里的设施好奇……然而表面的兴趣不能持续很久,所以孩子对学校的感情需要一定时间的酝酿。孩子从中班升入大班,有一年的时间,幼儿园大班老师会经常不断地培养孩子的学生意识,给孩子足够的时间来接受这种变化,即使遇到困难,他也有缓冲的空间,一边放松地享受幼儿园的快乐生活,一边体验和理解伴随成长必然出现的烦恼。

熏陶上学意识,而不是片面追求成绩

上学需要孩子具备一些基本的思想意识,例如:

时间意识。他需要掌握课间10分钟能做哪些事情,走多快能保证上课不迟到。

规则意识。他需要懂得在游戏中遵守规则才能玩得好,在交往中中尊重对方才能交上朋友。

任务意识。他需要学习完成老师和家长交代的简单任务,而不是有始无终等等。

这些都是孩子应该具备的上学意识,而这一切需要在大班的日常生活、学习和游戏中培养。学前班因为不再是幼儿园的生活环境,是小学化的教室、教学和课本,用学习成绩的高低代替上学意识的成熟,从孩子的长远发展来说,将导致欲速则不达。

注重学习习惯,而不是强行灌输知识

灌输知识能让孩子的学习成绩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学习习惯并不直接、立即提高孩子的成绩。不少学前班就是迎合家长的功利心,提前学习小学知识,让家长感觉孩子上了学不费力就能取得好成绩。 观察也发现,在小学一年级,不少上过学前班的孩子比没有上过学前班的孩子成绩好。但是这种优势是暂的,二年级之后的学习成绩不再取决于提前学习,而是学习习惯。有些上过学前班的孩子对学过的知识没有新鲜感,上课不认真听讲,养成东张西望、注意力不集中、不喜欢动脑筋等不良习惯,而不良习惯对孩子的危害是长远的。 怎样利用暑假为孩子做入学准备

根据入学的需要和孩子的特点,暑假期间的入学准备可以分为物质准备与心理准备,家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列出一个准备清单,让孩子从小朋友到小学生的身份转变来得更加从容与快乐! (一)暑假期间的入学物质准备清单

1、一个安静的、固定的学习地方,有利于孩子形成条件反射,进入这个地方就知道该读书、写作业了。

2、一套适合孩子身高的桌椅,椅子的高度能保证孩子的双脚自然平放在地面,桌子的高度能保证孩子的双臂自然摆放在桌面,双臂和双肩都不感觉到高架或低垂。

3、一架亮度适宜的护眼台灯,灯光不要太亮也不要太暗。一般是15-25瓦的白炽灯,光线不直射孩子的眼睛,右利手的孩子左前方取光,左利手(左撇子)则相反。

4、一些方便整理学习物品的抽屉、塑料箱、书架或书立。 一套简洁、实用和耐用的书包、笔袋、铅笔、橡皮、卷笔刀、尺子等,不要太花哨,以免孩子过多玩弄,分散学习时的注意力。 5、一套遮阳避雨的用具

在孩子的书包里放进水壶、手帕、餐巾纸和创可贴,不要让孩子把剪刀、打火机等尖锐和易燃物品放进书包。 (二)暑假期间的入学心理准备清单

1、锻炼身体。对于刚上学的孩子来说,上学既是脑力活儿,也是体力活儿,好的身体素质是孩子适应入学变化的“本钱”

2、上学生物钟。入学前一个月模仿学校的作息时间起床和睡觉,不要晚睡晚起,安排一个小时的午睡时间,午睡时间不要过长。提供一个小闹钟,敦促孩子养成闹钟一响就起床的时间概念与生活习惯。 3、饮食习惯。一天三顿按时吃饭,每顿吃饱,三餐中间不吃零食,不挑拣饭菜,喜欢喝白开水。

4、自理能力。提高孩子穿衣戴帽,上厕所的熟练程度和速度,自己利落地洗脸、洗脚、刷牙,会简单地铺床叠被,这些技能有利于孩子适应入学后较快的生活节奏。

5、独立学习的意识,每天给孩子布置一定时间的阅读、手工等学习活动,鼓励孩子自己完成学习任务,不依赖家长,也不让家长陪

着。

6、劳动能力。为孩子提供扫地,擦桌,洗杯子的锻炼机会,有利于孩子入学后适应集体劳动和集体生活。

7、整理能力。书包,书本,文具,衣服,鞋子都要放在固定的地方,不能随便乱扔。指导孩子怎样合理安排书包和笔袋的空间,分类放置各种物品。

8、管理物品的能力。记住自己的物品,为自己的书包,文具等贴上自己喜欢的标签,做个标记或者写上名字,孩子上学后发了统一的课本与校服之后也要这样做。这样当孩子的物品与其他同学混肴,或者忘记丢在学校什么地方时,方便孩子分辨和查找。

幼小衔接建议

众所周知,孩子上学以后,学习成为他们的主要任务,学业达标是学生的责任和义务。而家长了解孩子的功课,指导孩子的学习,与老师交流孩子的学习问题,并想办法共同帮助孩子,将极大地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学习水平和考试成绩。但是,学习并不是学生的唯一任务。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是使孩子“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i7w40rpy63xy6q955p40ne2d1fovz0148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