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社会化下学生公寓管理发展趋势领导体制运行模式
学生公寓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是透视一个学校文明程度和一个集体精神风貌的窗口。因此学生公寓的建设与发展。直接影响着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发展进程,也直接关系到在校学生的切身利益、正常的教学秩序和高校的稳定。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公寓管理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各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等学校,都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坚持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宗旨,把改进和加强学生公寓管理作为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完善管理机制。提高学生公寓的管理水平。”在教育部的文件精神指引下.各地高校学生公寓的建设发展迅速.特别是在公寓的建设管理方面,出现了空前发展的好势头。 一、公寓管理的发展趋势 在高校后勤社会化进程中。加强和改善学生公寓管理也是后勤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公寓管理模式社会化,其重要内容之一是公寓管理手段要向企业管理的方向转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寓管理机制的转变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公寓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基础设施的发展,推动了管理机制的发展。第一,公寓基础设施中的配套服务设施不断改善。如公寓建筑标准在不断提高.公寓楼内的防火、防窃安全系统不断完善,电话、电视、网络已进入公寓等;第二,管理人员的管理手段不断完善.计算机辅助管理已在许多高校公寓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第三,公寓内学生生活服务的管理及学生的行为管理,已向着全方位个性化服务方面转化。上述管理机制的变化,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幽雅的学习生活环境。为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人到学习科研中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公寓管理的制度化
在公寓管理社会化的进程中。有许多与之相伴而生的新事物。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公寓的管理者要针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采取相应的办法和手段加以解决。同时还要建章立制。将最新的管理办法制度化、科学化、合理化直至法律化,以推进公寓管理的快速健康发展。 (三)公寓管理模式的标准化
随着公寓管理社会化的深入,有的高校已把企业的管理模式带到了公寓管理之中。部分高校的公寓管理提出了“外树形象、内立标准、做好服务、创建品牌”的全新管理理念。为使公寓管理尽早地与国际接轨先迈出了一步。为此,有的高校在公寓管理上已经通过了国际标准化组织授权的第三方认证机构艾米克技术公司的认证,即IS09001认证。 (四)公寓管理人员的高素质化
近几年随着高校后勤改革步伐的加快.后勤管理人员的素质也不断提高。许多经济学、管理学教授。心理专家。政治思想教育权威,也相继走入学生公寓参与学生行为管理工作。有的高校公寓管理人员的学历已达到本科以上。高校公寓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为公寓的文化建设打下了基础。
二、学生公寓领导体制
目前,高等学校学生公寓领导体制可划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多头领导.用行政方法分散管理。后勤部门负责学生宿舍分配、家具配备和宿舍公共卫生清扫;后勤维修部门负责房屋门窗、玻璃水电维修;保卫处负责宿舍治安防火;学生处及各系、班主任负责学生宿舍内卫生检查及思想教育。这种领导体制接口多,各自为政,相互脱节,遇到问题容易扯皮.学生宿舍的多功能作用难以发挥。目前实行这种体制的院校已是少数。
第二类是实行齐抓共管、综合治理。这是当前高等学校学生宿舍管理所采取的较为普遍的形式。齐抓共管就是以学生处或后勤处为主管单位,由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负责、相关单位领导参加,组成校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在管委会领导下。专门建立学生宿舍管理办公室或宿舍管理科(站)。配备文化素质较高、管理组织能力较强的专职干部任科长。齐抓是指学生思想教育管理部门、后勤部门、保卫部门及各分院、系按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共同抓好学生宿舍的管理、教育、服务工作。提高学生宿舍管理、教育、服务的整体功能,实现学生宿舍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目标。 如何实施齐抓共管,各校有所不同。目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