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浙江版本美术教案——飞流直下三千尺
Zhejiang version of art teaching plan
第 1 页 共 7 页
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浙江版本美术教案——飞流直下三千尺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美术指创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间,且具有可视性的艺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形态。本教案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艺术审美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课题:一、《飞流直下三千尺》教学目标:浙江版本美术教案
1.了解有关浙江版本美术教案“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知
识。
2.培养学生对瀑布等自然景物的观察能力,学习用线条的疏
密变化、明暗对比等方法来表现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
3.启示学生保护水资源,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赞美和
热爱的情感。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飞流直下三千尺 瀑布作为大自然鬼斧
神工的杰作,从高山奔腾而下,或婉转流长,或哗然呐喊,或清脆悠然,昭示自己无可抵挡的力量,向世人展示它那洒脱自信的风采。这种风采吸引了古今中外无数文人墨客的目光,牵动了他们那激昂的心灵。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就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表达,可见诗人眼中的瀑布的震撼力。而现代著名的国画家李可染以其作品《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则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瀑布的形态之美,抒写了心中无限的热爱
第 2 页 共 7 页
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与赞美。 “胸中有丘壑,下笔如有神”,对自然的观察、解读和表现是非常重要的。本课以《飞流直下三千尺》为题,意在通过了解有关瀑布的知识,欣赏名家大作,培养学生学会运用线的疏密变化和明暗对比方法进行造型。激发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教材选用李白的诗歌、李可染的国画以及各种瀑布的图片和资料等内容,目的是使学生对瀑布有深刻的感性认识,激发他们观察和表现的欲望,训练他们对线条、明暗的表现力,对自然景色的取舍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对祖国的名瀑大川的热爱之情。
2.重点、难点。 重点:用不同的线条及明暗对比方
法表现瀑布。 难点:画出瀑布的特征及美的感受。●方案一 课前准备 (学生) 收集有关瀑布的图片、诗歌,不同质感的绘画用笔 (教师)课件、范作等 教学过程
1.欣赏瀑布。
(1)播放课件:欣赏世界上有名的瀑布。提问:你看到什
么,听到什么?
(2)播放课件:欣赏有关瀑布的古诗,并提问:你感受到
什么?
(3)播放课件:有关瀑布的画作。 注意点: ①构思—— 表现心中的想法; ②构图—— 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③表现—— 线条有魅力,明暗对比和谐,有一定的意境。
第 3 页 共 7 页
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2.述说感受。
(1)说说:以“我是瀑布,我是流动的水”为主题进行一
分钟说话练习。
(2)小结,教师提出创作的注意点:按照建议的要求进行
创作;注意线条的疏密、节奏和粗细等;要求配上诗歌或散文或自己的感悟等;创作主题要明确,将瀑布的山石颜色画深,以突显瀑布形状。
3.学生创作。
(1)主题:我心中的瀑布。 (2)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小结评价。
(1)学生自评、互评作品。 (2)展示作品。 5.课外作业。
(1)课外参观家乡的瀑布,拍摄一些瀑布的照片; (2)收集有关瀑布的诗歌、散文等;
(3)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研究瀑布的成因。(外出活动的时
候一定要家长或老师陪同。)●方案二 课前准备 (学生)参观家乡的瀑布,收集有关资料和图片 (教师)范作等 教学过程
1.说说体会。
(1)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看到的瀑布的特点及对瀑布美的感
第 4 页 共 7 页
今泰学院推荐文档
受。
(2)尝试创作。 2.欣赏范作。
(1)欣赏作品,对照自己的作品说说创作的主题。 (2)学生评价范作(注意线条明暗和构图等的表现),并提
问:你们觉得瀑布该 怎样表现?
(3)师生共同小结:线的力度、疏密、明暗变化的方法等。
3.学生创作。
(1)主题:我眼中的瀑布。
(2)内容:可以画一道或几道瀑布(注意构思、构图、线
条、明暗和色彩等)。
(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4.课外拓展。
(1)课外画一些瀑布的速写。
(2)讲解有关瀑布的游览故事。课外资料
1.诗歌 望庐山瀑布 (唐)李
白 日照香庐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
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2.瀑布的相关知识。
(1)你了解中国最大的瀑布吗? 位于我国贵州境内
的黄果树瀑布堪称中国之最。在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西南大约15千米处有条白水河。这里层峦叠嶂,水流湍急的白水
第 5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