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设计(论文)题目: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现状、成因与完善对策
院 系 名 称: 经济管理学院 专 业 班 级: 会计07班 学 生 姓 名: 高丽 导 师 姓 名: 于向慧 开 题 时 间:
指导委员会审查意见: ---------------------------------------------------------精品 文档--------------------------------------------------------------------- 签字: 年 月 日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课题研究目的: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的监控体系,是一个通过组织董事会成员、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参加或参与的实现过程。实现这一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保证经营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财务报告的真实性;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严格性。众所周知,会计报表提供的信息是投资者决策的主要依据,其质量直接影响投资效果的好坏。要保证高质量的报表信息,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在会计造假越来越多的今天,仅凭会计报表提供的信息做出的投资决策在很多情况下并不准确,甚至会令投资者损失惨重,所以对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要求逐渐提高。近年来发生的多起会计造假案件,显示出我国公司的治理环境中内部控制的薄弱以及相关信息披露的缺乏,我国公司内部控制方面的问题不容忽视。另外,我国的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经济市场日益繁荣,上市公司作为经济市场中不可小觑的一员,更是深刻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前景。本文将针对上市公司,对我国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研究的意义: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范围相当广泛,其作用已远不止防弊纠错,比较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发挥以下四个方面作用:
1、能够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内部控制制度对财产物资的保管和使用采取各种控制手段,可以防止和减少财产物资被损坏,杜绝浪费、贪污、盗窃、挪用和不合理使用等问题的发生;
2、能够提高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正确可靠的会计数据是企业经营管理者了解过去、控制目前、预测未来、作出决策的必要条件,而内部控制系统通过制定和执行业务处理程序,科学地进行职责分工,使会计资料在相互牵制的条件下产业,从而有效地防止错误和弊端的发生,保证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精品 文档
---------------------------------------------------------------------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3、能够保证国家对企业的宏观控制。国家制定的一系列财政纪律及法规,都要求企业通过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来落实,企业通过实施内部控制制度以进行自我约束,遵循国家的财政纪律和法规;
4、能够保证企业高效率经营。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合理地对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和人员进行分工控制、协调和考核,促使企业各部门及人员履行职责、明确目标,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地进行。 2. 文献综述(课题研究现状及分析); (1).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及分析
我国的内部控制管理仍以政府为主导,通过政府颁布的法规从外部要求企业进行内部控制规范。已制定并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相关的法规或政策为:
1986年财政部颁发《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其中对内部控制制度做了明确的规定;1997年1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实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以便于汇集师事务所评估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保证执业质量;1997年1月国家审计署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其中将对内控制对的测试当作“作业准则”予以规定;199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新《会计法》,将内控制度当做保障会计消息“真实和完整”的基本手段之一;2000年11月证监会发布《公开发行证券公司消息纰露编报规则》,要求公开发行证券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在招股说明书中专设一部分,用来说明其内控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2001年6月财政部发布《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
由此看出,我国在正式法规中最早使用内控的为1986年财政部颁发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该规范只提到内部会计控制,并定义为“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该定义被以后财政部发布的其他内控文件以及《会计法》所使用,而在这些文件及《会计法》中基本将内部会计控制作为会计监督的一部分。
---------------------------------------------------------精品 文档
---------------------------------------------------------------------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中注协队内部控制的定义比较宽泛,在1997年实施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中称内部控制为“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全,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饲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包括控制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这是从审计角度定义的,应用了AICPA在1988年提出的内控定义。
财政部于2001年6月22日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有如下特点:
第一,
以单位自身为出发点。《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出台以前的相关法规,其对企业内部控制要求基本上是从其行业相关角度,而非从企业自身角度出发。
第二,
目标定位明确具体。控制目标的定位是内部控制存在及存在形式的根本所在,也是建立内部控制框架体系以及进行内部控制设计、评价和考核的原则指导与参照。
第三,
基本构成直接以内容而非要素形式存在。COSO报告中关于内部控制的内容构成是要素式的,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5大要素组成。
第四,
内部控制条款有利于以业务循环进行设置。企业内部控制的设置,需要考虑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来进行,同时应当兼顾可操作性和控制成本的合理性
(2). 国外相关研究状况分析
内部控制概念的提出至今已有五十多年历史。内部控制,是在内部牵制的基础上,由企业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创造,并经审计人员理论总结而逐步完善的自我监督和自行调整体系。在其漫长的生产和发展过程中,大体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三个历史阶段,即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三个阶段。
从1949年美国会计师协会(AICPA)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在《内部控制:一种协调制度要素及其对管理当局和独立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的报告中,
---------------------------------------------------------精品 文档
---------------------------------------------------------------------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首次对内部控制做了定义。内部控制在50年的时间内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经历近40年,而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只有5年时间。内部控制之所以有这么快的发展速度,除企业内部管理自身因素外,外部尤其是政府的推动亦是关键因素。在美国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政府通过一系列措施推动内部控制的实施。80年代一些舞弊性财务报告和企业“突发”破产事件导致美国国会一些议员对财务报告制度的恰当性提出了疑问,尤其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恰当性,由此成立Treadway委员会(即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并发表了著名的COSO报告。20世纪80年代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SEC)也对内部控制产生一定的影响。SEC在1980年的S-X规则303条款中要求上市公司纰漏“管理当局讨论和分析(MD&A)”的信息。MD&A要求解释上市公司财务和经营相关的当前和未来的流动性和其他情况,所以要求向众提供更多未来经管责任的情况,包括内部控制等内容。“安然”时间发生后,美国国会与2002年7月通过《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强化了一系列控制措施,如完全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对财务报告、内部孔子检查等。
COSO报告指出: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员工影响,旨在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果和效率以及现行法规的循环。它认为内部控制整体机构主要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项要素构成。COSO报告首次把内部控制从原来的平面结果发展为立体框架模式,代表着国际上在内部控制方面的最高研究水平。此后发布的其他一些有关内部控制的报告(如加拿大的COSO,英国的Cadbury,南非的King,法国的Vienot等等)均以COSO的报告为模本。我国的《银行组织的内部控制系统框架》也是以COSO的报告为基础的。但我国大部分企业管理层甚至许多内审人员队内部控制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还停留在内部牵制的第一阶段,认为内部控制就是“职责分工、岗位分离、授权授信、内部审计等”,与国际水平还有相当的差距。
根据COSO报告,内部控制应理解为:“由管理当局设计,董事会核准,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为实现组织目标提供合理保
---------------------------------------------------------精品 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