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勺的形状
(二)
只要有益于达到目标,不必执著于是与不是
汤勺(或者别的事务)可以有不同的用途,完全不必局限于固有的概念。那么,它在什么时候需要有什么可能性呢?那要看你的目标是什么。
曾有人问我:“你说打破人的框框,但从辩证法的角度来说,打破框框本身又何尝不是一个框框。而且,打破框框,也可能进入另外一个框框啊!”
我回答她:“没错,你说的很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框框。你可能会在突破某个框框的同时进入另外一个框框。不过,我们打破框框是有一个方向的,而不是为了打破框框而打破框框。选择哪一个,关键在于哪一个可以更有效地支持你达到目标。”
只要有益于达到目标,你不必执著于它是,也不必执著于它不是。当你的目标是需要有新的功用的时候,你可以打破框框,撕掉你为汤勺帖上的标签,去发挥汤勺的其他可能性。
当你的目标是要喝上一口汤的时候,那么再简单不过了,它就是一把汤勺。
危机
危中有机别放弃
中国的文字是很奇妙的。而且,很多字眼里隐含着古老的哲学思想。比如本文的标题“危机”一词,就含有道家的基本思想。
“危”是危险,“机”是机会。二者本为一体。两个字合起来的意思,用我们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用道家的说法就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一幅太极图早就将“危”与“机”的互动关系表达的淋漓尽致了。
不过我们现在说到“危机”的时候,常常只看到他“危”的一面,而看不到“机”的一面。我们一听到“政治危机”、“经济危机”等字眼的时候,立刻觉得这是一个坏消息。
所以很多负面的对话就出现了:诸如“现在生意不好做”啦、“没有市场”啦、“经济环境不好”啦,“资金不足”啦,等等。
当一个人总是说“不可能”、“不可能”时,也许就真的不可能了。所谓有信心不一定能赢,但没有信心一定会输。
教练的工作就是帮助被教练者建立正面的态度,发现新的可能性。在某个体验式的活动中,一开始时参加者抱怨活动的器材没有固定,影响他们完成活动。他们觉得器材不固定是一个不利因素。但到了后来才发现,幸好器材没有固定,才使得大家有充分运用和发挥这些器材的空间,最终圆满完成了这个活动。
美国作家梅尔维尔说:逆境犹如刀子。抓刀口会伤手,但抓刀把就有帮助了。只要你能从“危”中看到“机”,将“危”转化为“机”。
只要你记住:危中有机别放弃。
舍得
小舍小得,大舍大得,有舍有得,不舍不得。舍得是中国古而有之的一个词语、一种哲学思想。
在教练文化中它有另外一种表述方式:愿意放下我所拥有的。
最初我看到这句话时,我以为我完全理解了,后来才知道那不过是一知半解。尤其是在自己做教练的过程中,我发现这是一句非常管用的话。
它包含两层意思。
愿意放下我已拥有的成功,这样才能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功。愿意放下我已拥有的失败的体验和结果,才能以积极的态度重新开始。只有放下手中握住的东西(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才能去把握新的东西。每时每刻的放下,意味着不断不断地进取,意味着过去的成功和失败都不会成为我们迈向新的成功的障碍。
因为,要想“得”,先要“舍”。
影响
影响是避免不了的,问题上如何去利用
一本杂志中有一篇文章的题目为“别让冲突影响业务”。Eva一见之下,立刻说道:“应该改为‘如何利用冲突影响业务’。既然有冲突,影响就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是你如何去运用。”
这中间的区别在于对“影响”的看法。影响不一定都是坏事,影响可以是负面的,也可以是正面的。
正如Eva所说的,问题是你如何去运用。
有一次一位学员在为自己开脱时说:“我之所以这样,是受了他们的影响。”教练当即问到:“为什么不是你影响他们呢?”是啊,为什么我们总是把自己放在被动的位置上呢?我们为什么总是被影响,就好像我们不具有影响力似的。
我从未完整地读过列夫-托尔斯泰的一部作品,但他有一句话多年来我一直印象深刻。他说:“我的全部思想就是——如果说邪恶的人们能够积聚成一股力量的话,那么善良的人们也同样应该如此。”
借用托老夫子的句式,我也可以这样来结束这篇文章:
如果负面的事务能够造成影响的话,那么正面的事务也同样应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