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铜及其化合物专题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工业电解精炼铜的溶液中含有Zn2+、Cu2+等离子,实验室设计分离出Zn2+并制取胆矾的流程如下:
已知:Zn2+与NaOH的反应与Al3+类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2+
A.滤液1与过量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O2-4H=Zn++2H2O 2B.操作①和②中用到的玻璃仪器完全相同
C.系列操作②包括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D.可用酒精洗涤胆矾晶体,除去表面的杂质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涉及到很多的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丝质织品)谓之为纸”,这里的“纸”主要成分为纤维素 B.宋代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中的绿色颜料铜绿,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C.中国蓝是古代人工合成的蓝色化合物,其化学式为BaCuSi4O10,可改写成BaO·CuO·4SiO2 D.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钟”属于青铜制品,青铜是一种铜锡合金
3.将44.8g Cu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的混合气体0.8mol,这些气体恰好能被400mL 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NaNO2和NaNO3两种盐溶液,其中NaNO3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则NaOH的浓度为( ) A.2mol/L
B.2.4mol/L
C.3mol/L
D.3.6mol/L
4.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活性炭有还原性,可用作制糖业脱色剂 B.氯化铁溶液呈酸性,可用于蚀刻铜电路板 C.臭氧有强氧化性,可用做漂白剂 D.晶体硅的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作太阳能电池 5.对如图所示实验的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NaOH溶液中的反应:4NO+3O2+4OH-=4NO3+2H2O B.液面上方慢慢地出现红棕色气体
--C.小试管中的反应:Cu+2NO3+4H+=Cu2++2NO2↑+2H2O D.试纸上I被氧化,试纸变蓝色
6.某不纯铁片可能含有Mg、Al、Cu等金属杂质,取这种铁片5.6 g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得到0.2 g氢气,则该铁片中( ) A.一定含金属镁 C.一定含金属铜
B.一定含金属铝
D.一定同时含有四种金属
7.足量铜溶于一定量浓硝酸,产生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若与1.12 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气体被水完全吸收。若向原所得溶液中加入5 mol·L-1 H2SO4溶液100 mL,则继续溶解的Cu的质量为( ) A.6.4 g
B.9.6 g
C.19.2 g
D.24 g
8.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含有CO、H2、SO2、Cl2、HCl中的一种或几种,把此混合气体通过少量澄清石灰水,无沉淀生成;再通过少量品红溶液,完全褪色;随后将该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再通过足量红热的CuO粉末,粉末变成红色;最后通入CaCl2溶液中,无沉淀生成,则下列关于此混合气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澄清石灰水中无沉淀,说明一定不含有SO2 B.品红褪色,可能是Cl2导致的
C.氧化铜粉末变红,说明CO和H2中至少有一种
D.CaCl2溶液中无沉淀,说明通过CuO后得到的气体中一定不含有CO2 9.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测量m g铜银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收集到的V L气体全为 NO B.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 C.操作、应是洗涤 D.铜的质量分数为:
143.5V?22.4w?100.4m×100%
10.工业上用洗净的废铜屑作原料来制备硝酸铜,为节约原料和防止环境污染,宜采用的方法是(A.Cu?HNO3(稀)?Cu(NO3)2
B.Cu?HNO3(浓)?Cu(NO3)2
C.Cu???浓硫酸加热?CuSO4???HNO3?Cu(NO3)2 D.Cu??空气加热?? CuO???HNO3?Cu(NO3)2 11.某同学进行有关铜、硝酸、硫酸化学性质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实验1 实验2 ①、③中溶液呈蓝色,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③中溶液呈蓝色,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产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