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一、高中文言文试题

1.阅读文言文,完成各题。

战国策目录序

曾巩

刘向所定《战国策》三十三篇,《崇文总目》称第十一篇者阙。臣访之士大夫家,始尽得其书,正其误谬,而疑其不可考者 , 然后《战国策》三十三篇复完。

叙曰:向叙此书,言“周之先,明教化,修法度,所以大治。及其后,谋诈用,而仁义之路塞,所以大乱。”其说既美矣。卒以谓“此书战国之谋士,度时君之所能行,不得不然。”则可谓惑于流俗,而不笃于自信者也。

夫孔孟之时,去周之初已数百岁,其旧法已亡,旧俗已熄久矣。二子乃独明先王之道,以谓不可改者,岂将强天下之主以后世之所不可为哉?亦将因其所遇之时,所遭之变,而为当世之法,使不失乎先王之意而已。二帝三王之治,其变固殊,其法固异,而其为国家天下之意,本末先后,未尝不同也。二子之道,如是而已。盖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此理之不易者也。故二子者守此,岂好为异论哉?能勿苟而已矣。可谓不惑乎流俗而笃于自信者也。

战国之游士则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乐于说之易合,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其相率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有得焉而不胜其失也。卒至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之徒以亡其身;而诸侯及秦用之者亦灭其国,其为世之大祸明矣,而俗犹莫之寤也。惟先王之道,因时适变,为法不同,而考之无疵,用之无弊。故古之圣贤,未有以此而易彼也。

或曰:“邪说之害正矣,宜放而绝之。此书之不泯其可乎?”对曰:“君子之禁邪说也,固将明其说于天下,使当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从,然后以禁,则齐;使后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为,然后以戒,则明;岂必灭其籍哉?放而绝之,莫善于是。是以孟子之书,有为神农之言者,有为墨子之言者,皆著而非之。至于此书之作,则上继春秋,下至楚之起,二百四十五年之间,载其行事,固不可得而废也。”

此书有高诱注者二十一篇,或曰三十二篇,《崇文总目》存者八篇,今存者十篇云。 【注】《崇文总目》,书目总集。北宋景佑年间,由翰林院士王尧臣等人编纂而成。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崇文总目》称第十一篇者阙 同“缺”,空缺 B. 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 暗中,悄悄地 C. 固将明其说于天下 坚决 D. 放而绝之,莫善于是 舍弃,废弃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而疑其不可考者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B. 亦将因其所遇之时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C. 盖法者,所以适变也 所以游目骋怀 D. 此书之不泯其可乎 吾其还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战国策》传至宋代,已有缺失。曾巩予以修补校订,用“正其谬误”“疑其不可考者”,概述了自己校勘所持的原则,语言十分简洁。

B. 刘向认为:战国策士们是考虑在当时的形势下,国君所能够做的,不能不用谋诈。作者对此大不以为然,特在序文中予以驳斥。他指出刘向的错误是在于他“惑于流俗,而不笃于自信”。

C. 孔子孟子在“旧法已亡,旧俗已熄久”的背景下,能够阐明先王的治国之道,并且认为先王的治国之道不能改变。作者对此是赞赏的,但对孔孟二人强迫当时天下的国君去做后世所不能办到的事,又颇不以为然。

D. 作者列举了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这些人“亡其身”“灭其国”的历史事实,发出“其为世之大祸明矣”的感慨,使人看到谋诈的危害。 (4)用“/”给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

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其相率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有得焉而不胜其失也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二子者守此,岂好为异论哉?能勿苟而已矣。可谓不惑乎流俗而笃于自信者也。 ②而诸侯及秦用之者亦灭其国,其为世之大祸明矣,而俗犹莫之寤也。 【答案】 (1)B (2)C (3)C

(4)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其相率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有得焉/而不胜其失也

(5)①所以孔子、孟子坚持这个原则,难道是喜欢提出不同的言论主张吗?只是能够做到不苟且罢了。他们可以说是不被世俗的见解所迷惑,而且能够坚定地相信自己的人了。②而任用他们的诸侯和秦国,也使自己的国家遭到灭亡。游说之士的那套办法,是社会的大灾祸,这一点再明白不过了。但世俗之人对它还没有觉悟过来。

【解析】【分析】(1)B项,“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中“偷”如解释为“暗中,悄悄地”,则与语境不合,从文中来看,第四段说“战国之游士则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乐于说之易合,其设心注意,偷为一切之计而已”,这段话是说“战国的游说之士却不这样。不懂得王道可信,却乐于说其易合。其用心措意苟且为权时之计罢了”,“偷”应解释为“苟且”。故选B。

(2)C项,两个“所以”都解释为“用来……的”。A项,第一个“者”意思是“……的地方”;第二个“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应为“能不易其志的缙绅”。B项,第一个“因”,根据;第二个“因”,因为。D项,第一个“其”,表反问语气,难道;第二个“其”表商量语气,还是。故选C。

(3)C项,“但对孔孟二人强迫当时天下的国君去做后世所不能办到的事,又颇不以为然”错误。文章第三段开头说的是“夫孔孟之时,去周之初已数百岁,其旧法已亡,旧俗已熄久矣。二子乃独明先王之道,以谓不可改者,岂将强天下之主以后世之所不可为哉”,文中“岂将强天下之主以后世之所不可为哉?”表示反问,意思是“哪里是要迫使天子及其后人做不能做的事呢”,选项把文中的意思理解反了。故选C。

(4)本题中,“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其相率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有得焉而不胜其失也”,先根据句末语气词“焉”“也”断开三处,再根据对称的句式断开“论诈之便而讳其败”和“言战之善而蔽其患”,最后根据句意断开“其相率而为之者”和“莫不有利焉”,“莫不”意思是“没有不”,指的是前面的情况,一般要断开。

(5)本题翻译需注意:第一句中,“故”,所以;“二子”,孔子和孟子;“守”,坚持,坚守;“岂”,难道;“好”,喜欢;“为”,动词,提出;“异论”,不同的言论;“苟”,苟且;“而已”,罢了;“可谓”,可以说;“乎”,相当于“于”,被;“流俗”,世俗的见解;“笃”,坚定;“自信”,宾语前置句,“信自”。第二句中,“诸侯及秦用之者”,定语后置句,“用之的诸侯及秦”,“用”,任用;“灭”,使动用法,使……灭亡;“为”,是;“其”,代词,游说之士的那套办法;“明”,明白;“犹”,还;“莫之寤”,宾语前置句,应为“莫寤之”,“寤”同“悟”,觉悟。

故答案为:⑴B;⑵C;⑶C;

⑷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言战之善而蔽其患/其相率而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胜其害也/有得焉/而不胜其失也

⑸①所以孔子、孟子坚持这个原则,难道是喜欢提出不同的言论主张吗?只是能够做到不苟且罢了。他们可以说是不被世俗的见解所迷惑,而且能够坚定地相信自己的人了。②而任用他们的诸侯和秦国,也使自己的国家遭到灭亡。游说之士的那套办法,是社会的大灾祸,这一点再明白不过了。但世俗之人对它还没有觉悟过来。

【点评】(1)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能力。文言实词的理解,重在平时积累,但也不能死记硬背,记忆时要结合句意,注意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 (2)此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理解与辨析能力。这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注重识记,积累,掌握文言18个虚词的常规用法;当然也可以借助语境或利用教材所学作迁移联想等来推断词义。

(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4)此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常用虚词是标志。

(5)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

【附参考译文】

刘向编定的《战国策》一共三十三篇,崇文总目称有十一篇缺失了。我走访了士大夫家,才全部得到了这部书,并且修正了其中的错误,对不可考据的文章发起了疑问,这样

以后《战国策》三十三篇就完整了。

叙曰:刘向给此书作序,说周的祖先,明确了教化,修整了法度,所以天下得到大治;到后来,谋划欺诈的作用,仁义的道路阻塞了,所以出现了大乱,这个说法是很正确的。到后来说此书是由于战国的谋士,审度当时的君王能办到的,不得不这样;就可以称为被流俗所迷惑,而不执着自己的学说了。

孔孟所处的时代,离西周初年已经几百年,文王武王用过的法令制度已经散失,原先传承的风俗薪火已经熄灭很久了;这二人竟特别阐发先王的治国体系,告诉我们(仁义)是不可变更的,哪里是要迫使天子及其后人做不能做的事呢?也不过是要根据他们遇到的时代特点以及与以前不同的情形,来制定当代的法令制度,使之不违背先王的旨意罢了。二帝三王的统治,他们的变化固然很大,他们的方法自然不一样,但是他们治理天下的愿望,处理事务的主次、始终、先后关系的方法,不曾有什么不同啊。孔孟的学术门径就是这样。法令是用来适应变化的,不一定完全相同;王道,是用来建立国家的根本的,不能不保持一致,这是不可改变的真理。所以孔孟捍卫这个,那里是喜欢发表不同的见解呢?只是不肯无原则的附和,取悦他人罢了。可以说是不被一般人的看法迷惑并且确信相信自己判断的人。

战国的游说之士却不这样。不懂得王道可信,却乐于说其易合。其用心措意苟且为权时之计,不作长久打算。因而讨论欺诈的好处,而对弊端避讳不谈;强调战争的好处而不谈论其中的忧患。一个接一个得听言行事者,并非没有益处但比不上带来的害处;得到的比不上失去的。像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这样的谋士,因此而丧生,而诸侯和秦国因为施行了他们的政策而遭遇灭国之灾。多么明显,这是世界的一大祸害呀。但是俗世仍然没有醒悟过来。只有遵循先王正确的法度,积极适应时代,做出改变,虽然法度不同,但是检查不出瑕疵,实行起来也没有弊端。所以古代的圣贤,没有因此而改变自己的想法。

有人问:“战国游士之说会损害正道,应该弃绝,那么这本书不销毁,也是可以的吗?”回答说:“德才兼备之人禁绝战国游士之说是通过向天下人解释明白这些理论,使当代世人明白,那些说法是不可行的,然后就能禁绝邪说、达到思想划一的目的了;使后世的人明白战国游士之说是行不通的,然后就能消戒邪说,达到明世的效果,哪里需要把书籍毁灭呢?放出去但是使它难以实行,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了。所以孟子的书中,有讲到神农的理论和墨子的理论,但都是批判的话语。就这本书而言,上承《春秋》,下达秦汉之间,二百四五十年之间的行事都记载在上面,万万不可以废除。”

这本书有高诱注者二十一篇,或曰三十二篇,崇文总目存八篇,现在还有十篇。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上宰相书① (宋)朱熹

六月八日,具位谨奉书再拜献于某官:

熹尝谓天下之事,有缓急之势;朝廷之政,有缓急之宜。当缓而急,则繁细苛察,无以存大体;当急而缓,则怠慢废弛,无以赴事几。均之二者,皆失也。然愚以为当缓而急者,其害固不为小,若当急而反缓,则其害有不可胜言者,不可以不察也。窃观今日之

势,可谓当急而不可缓者矣,然今日之政则反是,愚不知其何以然也。

窃惟朝廷今日之政,无大无小,一归弛缓,今亦未暇一一条数。且以荒政论之,则于天下之事,最为当急而不可缓者;而荒政之中,有两事焉,又其甚急而不可少缓者也。一曰给降缗钱②广籴米斛。储蓄既多,缓急足用,政使朝廷别有支拔,一纸朝驰,而米夕发矣。此一事也;二曰速行赏典③ , 激励富室。盖此一策,本以诱民,事急则籍之,以为一时之用;事定则酬之,以为后日之劝。旋观今日,失信已多,别有缓急,何以使众?谋国之计,乖戾若此,临事而悔,其可及哉?此二事也。

然或者之论,则以为朝廷撙节财用,重惜名器④ , 以为国之大政,将在于此,二者之请,恐难必济。愚窃以为不然也。夫撙节财用,在于塞侵欺渗漏之弊;爱惜名器,在于抑无功幸得之赏。今将预储积蓄,以大为一方之备,则非所谓侵欺渗漏之弊也;推行恩赏,以昭示国家之信,则非所谓无功幸得之赏也。且国家经费,用度至广,而耗于养兵者十而八九。至于将帅之臣,则以军籍之虚数,而济其侵欺之奸;馈餫⑤之臣,则以簿籍之虚文,而行其盗窃之计;苞苴⑥辇载,争多斗巧,以归于权幸之门者,岁不知其几巨万。明公不此之正,顾乃规规⑦焉较计毫末于饥民口吻之中,以是为撙节财用之计,愚不知其何说也?

大抵朝廷爱民之心,不如惜一费之甚,是以不肯为极力救民之事明公忧国之念不如爱身之切是以但务为阿谀顺指之计此其自谋可谓尽矣然自旁观者论之则亦可谓不思之甚者也。盖民之与财,孰轻孰重?身之与国,孰大孰小?财散犹可复聚,民心一失,则不可以复收;身危犹可复安,国势一倾,则不可以复正。至于民散国危而措身无所,则其所聚有,不为大盗积者耶?明公试观自古国家倾覆之由,何尝不起于盗贼?盗贼窃发之端,何尝不生于饥饿?

惟明公深察其言,以前日迟顿宽缓之咎,自列于明主之前,务以尽变前规,共趋时务之急,而于熹所陈荒政一二事者,少加意焉。情迫意切,矢口尽言,伏惟明公之留意焉。

(选自《朱子大全》有删改)

【注】①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浙东发生饥荒,宰相王淮推荐朱熹任提举浙江常平茶盐公事。上任以后,朱熹即征购粮食,兴修水利,了解民情,弹劾污吏,竭尽全力,以救灾荒,但他向朝廷的建议,很少被采纳。为此,朱熹给王淮写了这封信。②缗钱:此处指购买粮食储备的钱。③赏典:指赏赐的典礼。④名器:名号与车服,指官爵。⑤馈餫(yùn):运送粮饷。⑥苞苴:指馈赠的礼物。⑦规规:浅陋。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均之二者,皆失也 均:权衡 B. 事急则籍之 籍:登记 C. 而济其侵欺之奸 济:帮助 D. 至于民散国危而措身无所 措:放置 (2)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若当急而反缓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 B. ①岁不知其几巨万 ②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C. ①以前日迟顿宽缓之咎 ②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D. ①伏惟明公之留意焉 ②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这里指“书信”,多用于记事陈情。由于朝廷在赈灾之事上迟缓

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附答案)一、高中文言文试题1.阅读文言文,完成各题。战国策目录序曾巩刘向所定《战国策》三十三篇,《崇文总目》称第十一篇者阙。臣访之士大夫家,始尽得其书,正其误谬,而疑其不可考者,然后《战国策》三十三篇复完。叙曰:向叙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hg9g4n6706cyp27lz4y3h0qq02ukg01bti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