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医学专业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7
(总分:13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总题数:20,分数:40.00)
1.中医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是《黄帝内经》的问世。 ( ) (分数:2.00) A.正确 √ B.错误
解析:解析: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是《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的问世。《黄帝内经》为中医学现存最早的经典著作,不但为构建中医理论奠定基础,也是中医学理论实践与发展的基石,构建了中医理论的基本框架,是中医学形成的基础与发展源泉。 2.中医理论体系的特点是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 ) (分数:2.00) A.正确 B.错误 √
解析:解析: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3.“天地合气,命之日人”即自然界的阴阳精气是生命之源。 ( ) (分数:2.00) A.正确 √ B.错误
解析:解析:《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出“天地合气,命之日人”,认为自然界的阴阳精气是生命之源。 4.精是基础,气是动力,神是主宰。 ( ) (分数:2.00) A.正确 √ B.错误
解析:解析:精、气、神是指人体先天禀赋的元精、元气和元神。其中精是基础,气是动力,神是主宰,以神驭气,以神炼精。
5.唐朝王冰认为“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 ( ) (分数:2.00) A.正确 √ B.错误
解析:解析:王冰在《黄帝内经.素问》中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何也?肝主血海故也。”
6.“阳盛阴衰,阴盛阳衰”理论判断包含阴阳学说中阴阳相互转化。 ( ) (分数:2.00) A.正确 B.错误 √
解析:解析:阳盛阴衰,阴盛阳衰,该理论判断包含阴阳学说中阴阳的消长。 7.阴阳学说认为,人体健康的生理基础是阴平阳秘。 ( ) (分数:2.00) A.正确 √ B.错误
解析:解析:阴阳在对立斗争中,取得了统一,维持着动态平衡状态,即所谓“阴平阳秘”,机体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故阴阳学说认为,人体健康的生理基础是阴平阳秘,
8.五行相生的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 ) (分数:2.00) √ 正确A. B.错误
解析:解析: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依次资生,循环无端。 9.五轮学说中认为心属气轮。 ( ) (分数:2.00) A.正确 B.错误 √
解析:解析:古人将目之不同的部位分属五脏,称为“五轮学说”。后世医家据此归纳为:瞳仁属肾,称为“水轮”;黑睛属肝,称为“风轮”;两眦血络属心,称为“血轮”;白睛属肺,称为“气轮”;眼睑属脾,称为“肉轮”。 10.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 ) (分数:2.00) A.正确 √ B.错误
解析:解析:气与血的关系概括为“气为血之帅”和“血为气之母”两方面。 11.心火盛,容易引起口舌生疮。 ( ) (分数:2.00) A.正确 √ B.错误
解析:解析:心开窍于舌,心火亢盛,循经上炎,故舌尖红绛或生舌疮。
12.证是对疾病发展过程的某一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以及邪正盛衰等方而病理的概括,是疾病本质的反映。 ( ) (分数:2.00) A.正确 √ B.错误 解析:
13.天灸是夏季三伏天施灸。 ( ) (分数:2.00) A.正确 √ B.错误
解析:解析:天灸全称为三伏天天灸,即在三伏天时进行天灸治病的方法,是中医时间医学、针灸学与中药外治相结合的一种疗法。
14.膏药适用于伤痛及骨折早期。 ( ) (分数:2.00) A.正确 B.错误 √
解析:解析:膏药一般适用于筋伤、骨折的后期。 15.茵陈的主要功能是清利湿热。 ( ) (分数:2.00) A.正确 √ B.错误
解析:解析:茵陈的功效为清热利湿、利胆退黄。
16.制怒之法首先是以理制怒。 ( ) (分数:2.00) A.正确 B.错误 √
解析:解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悲胜怒。”
17.人体情志变化与体质强弱、性格刚柔、年龄性别、文化修养等因素相关。 ( ) (分数:2.00) √ 正确A. B.错误
解析:解析:人的体质有强弱之异,性格有刚柔之别,年龄有长幼之殊,性别有男女之分,文化修养也有差别。因此,对同样的情志刺激,则会有不同的情绪反应。
18.一般来讲,年龄越小,睡眠越少,次数也越少。 ( ) (分数:2.00) A.正确 B.错误 √
解析:解析:一般来说,年龄越小,睡眠时间越长,次数也越多。 19.“养心莫善于寡欲”出自《孟子.尽心下》。 ( ) (分数:2.00) A.正确 √ B.错误
解析:解析:“养心莫善于寡欲”出自孟子的《孟子.尽心下》。 20.“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念是中医康复理论体系核心。 ( ) (分数:2.00) A.正确 √ B.错误
解析:解析:人是形神统一的整体,中医养生康复主张形神共养以维护健康,形神共调以治疗康复疾病。
二、{{B}}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B}}(总题数:30,分数:60.00)
21.人体之气的运动称为( )。 (分数:2.00) A.气机 √ B.气化 C.升降出入 D.气机调畅
解析:解析:气的运动,称作气机。人体之气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它流行于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无处不到,时刻激发和推动着人体各脏腑组织的生理活动。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可归纳为升、降、出、人四种。气机的升降出入,对于人体生命活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只有在不同生理活动中,才能得以具体体现 22.正气的基本概念是( )。 (分数:2.00)
A.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之气 B.防御外邪侵袭之卫气 C.根于下焦之元气
D.人体的机能活动和抗病、康复能力 √
解析:解析:正气,是一身之气相对于邪气时的称谓,是指人体内具有抗病、祛邪、调节、修复等作用的一类细微物质。
正气的防御能力具体表现在抵御外邪入侵、驱邪外出、修复调节能力及维持脏腑经络功能的协调等方面。 23.下列属于阴的属性的是( )。 (分数:2.00) A.温暖的 B.向上的 C.运动的 D.物质的 √
解析:解析:划分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的标准:①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功能的属于阳的范畴;②静止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凉的、晦暗的、物质的属于阴的范畴。阴阳的基本特性,是 划分事物和现象阴阳属性的依据。.
24.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 (分数:2.00) A.寒与热 B.上与下 C.动与静 D.邪与正 √
解析:解析:阴阳的基本特性,是划分事物和现象阴阳属性的依据,凡属于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功能的属于阳的范畴;静止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凉的、晦暗的、物质的属于阴的范畴。寒与热、上与下、动与静都是基本的阴阳概念。虽然邪气和正气各自可以分出阴阳,但就邪与正而言,是不符合阴阳属性的基本要求的,所以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 25.五行之“水”的特性是( )。 (分数:2.00) A.曲直 B.炎上 C.润下 √ D.从革
解析:解析:水日“润下”,润者,湿润也,下者,向下也。所谓“润下”,是指水具滋润寒凉、性质柔顺、流动趋下的特性。进而引申为水有寒凉、滋润、向下、闭藏、终结等特性。凡具此类特性的事物和现象,均可属于水。《说文解字.水部》日:“水,准也。北方之行,象众水并流,中有微阳之气也。” 26.按五行生克规律,五味入五脏,多食甘则伤( )。 (分数:2.00) A.心 B.肺 C.肝 D.脾 √
解析:解析:甘,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甘味食物具有滋养补脾、缓急润燥等作用,但是过食甘味,壅滞脾气,使脾气日久郁而化热,脾主运化功能障碍,这是由于甘味性缓,过量的甘味会导致脾胃之气壅滞不行,食物不能运化的征象,也就是《内经》所说的“味过于甘,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27.两耳上缘高点连线的中点是( )。 (分数:2.00) A.百会 √ B.印堂 C.承浆 D.风府
解析:解析:百会穴的准确位置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取穴方法:定位此穴时要求患者采用正坐的姿势,百会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头顶正中心,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
28.下列循行于胸腹部的经脉中,距腹中线最近的是( )。 (分数:2.00) A.足少阴经 √ B.足厥阴经 C.足阳明经 D.足太阴经
解析:解析:循行于胸腹面的经脉,自内向外的顺序为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 29.在奇经八脉中,被称为阳脉之海的经脉是( )。 (分数:2.00) 足少阴肾经A. B.阳维脉 C.督脉 √ D.带脉
解析:解析:督脉循行于背部正中,总督一身之阳经,六条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督脉有调节全身阳经气血的作用。从另外一方面来看,督脉循行与脊柱内,上行人脑。而脑又是“元神之府”,人体的一切神气活动都受脑的支配。神气活动的各种现象,古人认为是阳气功能的外在集中表现。故督脉有“阳脉之海”之称。 30.关节炎较难根治,常常反复发作,与湿邪的( )性质有关。 (分数:2.00) A.湿性重浊 B.湿为阴邪 C.湿性黏滞 √ D.湿性类水
解析:解析:湿邪致病具有黏腻停滞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症状的黏滞性:二是病程的缠绵性。由于湿性黏滞,停滞于某些脏腑组织,难以化解,故湿邪为病,多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31.“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是因为( )。 (分数:2.00) A.心主血脉 B.心主神志 √ C.心脉相连 D.心为阳脏
解析:解析: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在五脏六腑中居于首要地位。心藏神生理作用有二:其一,主思维、意识、精神;其二,主宰生命活动。五脏六腑必须在心的统一指挥下,才能进行统一协调的正常的生命活动。心为君主而脏腑百骸皆听命于心。“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灵枢.邪客》) 32.六腑具有的共有特点( )。 (分数:2.00)
A.藏精气而不泻,实而不能满 B.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 C.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实 D.藏精气而不泻,实而不能实
解析:解析: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即六腑有传化水谷的作用,而不能贮藏精气。水谷或糟粕可暂时充实,但及时排出,不能全部充满。六腑要完成受盛和传化水谷的作用,必须不断地虚实更替。使其内容物适时地通行下降。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