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教学设计
Ⅰ、教学目标:
通过了解中古时期亚洲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认识这一时期亚洲文明的面貌;通过合作探究,进一步培养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通过提供地图、图像、历史典籍记载、当代历史研究成果,引导同学们进行史料研习,进一步培养同学们的史料实证素养。 Ⅱ、重点和难点:阿拉伯帝国和古代日本 Ⅲ、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史料研习 Ⅳ、课时:1课时 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呈现亚洲地图,同学们阅读地图对于西亚、南亚、东亚有一个大致了解。 教师讲一个《一千零一夜》中的故事,引导同学们进入阿拉伯世界的历史,并提出问题:大家还知道阿拉伯在文化上的其他成就吗? 二、合作探究,史料研习 (一)阿拉伯帝国
【小组活动一】阿拉伯帝国的概况
教师要求:全班同学按座位分成若干小组,方便起见,每一小组以四人为单位,结合教科书内容,探讨并总结中古时期的阿拉伯帝国在政治、 经济、文化这三个方面的概况,小组内部选举一名同学负责做记录,讨论时间为5分钟,讨论结束后,举荐代表发言,分享本小组讨论结果。 活动用表 政治 经济 文化
【小组活动二】
结合图文材料.合作探究:
1
概 况
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 【小组活动三】
学生分组研读:探究奥斯曼帝国如何深刻影响欧洲和亚洲历史? 教师点拨:
1.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和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2.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它对东欧文化的影响更为巨大。
3.继承了东罗马帝国的文化及伊斯兰文化,采纳地中海、黑海周边地区的传统、艺术及文化体系,并加入了新的元素,因而东西文明在其得以统合。
4.对东西方商业活动的影响:控制了亚欧商路,破坏了地中海区域原来的商业秩序和环境 ,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课后活动:为什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游牧民族能够战胜具有千年历史的拜占庭帝国,并在16世纪成为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三)南亚的国家
引导同学们对于古代印度有初步的时空了解
老师带领同学们阅读教科书和所提供的史料,帮助同学们了解笈多帝国和德里苏丹国的基本情况。 【小组活动四】
教师要求:全班同学按座位分成若干小组,方便起见,每一小组以四人为单位,结合交材内容以及印发的相关史料,探讨并总结德里苏丹国在政治、文化这两个方面所呈现的特征,小组内部选举一名同学负责做记录,讨论时间为3分钟,讨论结束后,举荐代表发言,分享本小组讨论结果。 活动用表 政治 文化
概 况 2
(四)东亚的国家
呈现7世纪亚洲全图,给同学们介绍东亚的日本、朝鲜的基本地理情况 【小组活动五】
教师要求:全班同学按座位分成若干小组,方便起见,每一小组以四人为单位,结合教材内容以及印发的相关史料,探讨并总结中古时期的朝鲜在政治、文化这两个方面所呈现的特征,小组内部选举一名同学负责做记录,讨论时间为3分钟,讨论结束后,举荐代表发言,分享本小组讨论结果。 活动用表 政治 文化
三、随堂练习,巩固提高
1.西方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据此可知
在东西方文化交流过程中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的是( )。 A. 中国人 B. 阿拉伯人 C. 法兰克人 D. 罗马人 2.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攻灭君士坦丁堡,将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 布尔,
定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奥斯曼帝国攻灭的国家是( )。 A.西罗马帝国 B.沙皇俄国 C.阿拉伯帝国 D.拜占庭帝国
3.中古时期,南亚印度地区先后建立笈多帝国和德里苏丹国家,下列表述正确的
是( )。
A. 笈多帝国一度征服整个印度 B. 笈多帝国实行行省制 C. 突厥人建立德里苏丹国家 D. 德里苏丹国家以印度教为国教 4. 武士在日本最初被称为“侍”,意思是卫士或随从,在古代日本社会占有特殊
地位,主要从事与战争有关的活动。武士兴起于( )。
A.7世纪 B.10世纪 C.12世纪 D.17世纪 5.12世纪的日本,建立了幕府统治,下列有关幕府表述正确的有( )。 ①天皇不掌握实权 ②武士听命于将军 ③将军赐予武士官职和俸禄 ④德川幕府实行锁国政策
3
概况
A. ①②③ C. ②③④
B.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6.14世纪末,高丽大将李成桂自立为王,迁都汉城,改国号为( )。
A.新罗 B.高丽 C.朝鲜 D.韩国 7.中古时期的东亚,日本与朝鲜先后立国,两国共同的表现有( )。
A. 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体制 B. 实行大化改新,推动社会发展 C. 建立幕府统治 D. 实行锁国体制,保护国家安全 8.著名史学家吴于廑先生认为15-16世纪是世界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在这一时
期对于东西方历史发展产生较大影响的国家是( )。 A.阿拉伯帝国 B.奥斯曼帝国 C.德里苏丹国 D.日本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帝国农作物种类繁多,产量也很高,叙利亚和大马士革地区、美索不达米亚南部、波斯湾东岸以及阿姆河流域,是当时帝国著名的四大谷仓;在手工业上,采矿、金属加工、纺织、制陶等部门都十分兴旺。如大马士革的锦缎、布哈拉的毛毯、叙利亚玻璃,都享誉很高……国内外贸易也相当繁荣,阿拉伯商人在东到中国、西到西欧、南至非洲的广大地区从事陆上和海洋贸易。 ——孟广林 《世界中世纪史》
材料二:巴格达城的码头,有好几英里长,那里停泊着几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战舰和游艇,有中国大船……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中亚细亚突厥人的地区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
——[美]菲利浦·希提著,马坚译《阿拉伯通史》
(1) 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帝国的经济发展情况。
(2) 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拉伯帝国在古代东西方贸易中发
挥的作用。
4
参考答案
1、B;2、D;3、C;4、B;5、D;6、 C;7、A;8、B。
9、(1)农作物种类多、产量高;手工业部门多、十分兴旺;国内外贸易相当繁荣。
(2)亚非欧各大洲商品汇聚于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帝国是世界贸易的中转站;阿拉伯帝国推动了东西方贸易。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