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果实和种子
【教材简析】
经过13周左右的时间,凤仙花已经是硕果累累了。本节课跟随着凤仙花花朵慢慢凋谢,果实逐步形成现象的出现,引领学生研究果实形成的过程,果实的结构特点以及果实对植物体自身的作用。
种子是果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同植物的果实形态特征不同,但它们都有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果皮具有保护种子的作用,种子成熟后,果皮还可以帮助种子传播出去,使得种子找到适宜的环境,发育成新的植株。不同的果实果皮的特点不同,按照成熟时果皮的质地不同可以将果实分为干果和肉果。成熟时果皮失去水分变得干燥,这样的果实是干果。干果又根据成熟后果皮是否开裂分为裂果和闭果。凤仙花的果实成熟后会自动开裂,将种子传播出去,是裂果。向日葵、板栗果实成熟后种皮不开裂,属于闭果。西红柿、桃等植物果实成熟后果实肉质多汁,这类果实是肉果。不同的植物果实中种子的数量不同,但是每个植株都会结出许多果实,于是就可以产生许多种子。这些种子再萌发成新的植株,使得种族得以延续。繁衍后代是果实和种子对植物自身的价值。因此,果实和种子也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学情分析】
通过课前的观察和前一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果实是由花发育来的,花朵凋谢后果实逐渐形成。对于植物的果实,学生其实并不陌生,生活中学生吃的许多水果、干果、蔬菜都是植物的果实。学生能够理解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植物果实,但可能从没思考过果实对于植物自身有什么作用?学生知道果实是由花发育来的,但可能并没有关注过花变果的过程。本节课跟随着凤仙花花朵慢慢凋谢,果实逐步形成这一现象的出现, 基于学生已经初步建立起来的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引领学生研究果实形成的过程,果实的结构特点以及果实对植物体自身的作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植物生长过程中,花凋谢后会结出果实。 ●果实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
●植物通过产生足够的种子繁衍后代,使得其种群得以延续。 科学探究目标
●能基于观察获得的信息描述果实的生长变化过程。 ●能运用解剖的方法观察果实的结构。
●能基于果实和种子的结构特点及学生的已有认知,分析果实和种子的作用。科学态度目标
●能持续保持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尊重事实,乐于分享自己的想法,接纳他人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植物的果实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构成;明白果皮的作用在于保护和传播种子。
难点:掌握植物生长变化规律,能够预测植物下一阶段的变化情况。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上中下不同部位果实成熟度明显不同的凤仙花植株,豌豆荚、花生、苹果等果实,小刀,记录单。
教师准备:教学PPT。 【教学过程】
一、聚焦:凤仙花长出了果实(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教学课件、上中下不同部位果实成熟度明显不同的凤仙花植株] 1.教师出示一盆凤仙花,然后让学生分组观察有果实的凤仙花植株,研讨:这段时间的凤仙花有什么新的变化?(预设:凤仙花开的很茂盛,有的花正在慢慢枯萎,有的花已经凋谢了,凋谢的花里还有果实)
2.揭示课题:果实
二、探索:果实的生长变化过程(预设30分钟)
(一)探究凤仙花植株上不同阶段的果实特点,描述果实生长变化过程 [材料准备:上中下不同部位果实成熟度明显不同的凤仙花植株、学生记录单] 1. 提问:你是在植株的哪个部位找到果实的?(预设:在底部找到的;植物的最上面也有)凤仙花的果实是什么样的?(预设:有点像梭子;椭圆形的;看
上去毛茸茸的;是嫩绿色的;是有点偏黄的)如果把植株分成三部分,这三个部位的凤仙花果实都长得一样吗?
2. 学生活动:观察不同部位(阶段)凤仙花果实的特点。
3. 出示活动单,明确活动要求。组内合作,依次观察凤仙花植株上中下三部分的果实特点。(教师需要提出仔细观察的重要性,让学生从多个方面观察果实的特点,找出果实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果实的生长部位 果实的特点(颜色、形状、厚薄等) 我们的发现 4. 小组展示,交流发现:凤仙花是由下向上依次结果的,刚结出的凤仙花果实果皮鲜嫩呈绿色;之后会变黄变干;最后会自己开裂,将里面的种子弹出去。
5. 教师出示图片:你能给这些果实按照成熟度排排序吗?说说理由。 (二)数种子,感受自然界物种延续的神秘与伟大 [材料准备:成熟的凤仙花种子]
1.出示一颗成熟的凤仙花果实:这么饱满的身体里,藏着什么呢?(预设:刚才的观察中发现,里面有黑色的一粒粒的种子)
2.补充完整课题:“和种子” 3.了解果皮概念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