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考研时节,每年这个时候都是考验的重要时刻,我是从大三上学期学习开始备考的,也跟大家一样,复习的时候除了学习,还经常看一些学姐学长们的考研经验,希望可以在他们的经验里找到可以帮助自己的学习方法。
我今年成功上岸啦,所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习经验,希望大家可以在我的经历里找到对你们学习有帮助的信息!
其实一开始,关于考研我还是有一些抗拒的,感觉考研既费时间又费精力,可是后来慢慢的我发现考研真的算是一门修行,需要我用很多时间才能够深入的理解它,所谓风雨之后方见才害怕难过,所以在室友们的鼓励和支持下,我们一起踏上了考研之路。
虽然当时不知道结局是怎样,但是既然选择了,为了不让自己的努力平白的付出,说什么都要坚持下去!
因为是这一路的所思所想,所以这篇经验贴稍微有一些长,字数上有一些多,分为英语和政治以及专业课备考经验。
看书确实是需要方法的,不然也不会有人考上有人考不上,在借鉴别人的方法时候,一定要融合自己特点。
注:文章结尾有彩蛋,内附详细资料及下载,还劳烦大家耐心仔细阅读。
安徽大学产业经济学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和(201)英语一
(303)数学三和(803)西方经济学(含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参考书目为:
1. 高数: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的《高等数学》(上、下册)(绿色封皮)
2. 线性代数: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的《线性代数》(紫色封皮) 3. 概率:浙江大学编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蓝色封皮) 4.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先说一下我的英语单词复习策略 1、单词
背单词很重要,一定要背单词,而且要反复背!!!你只要每天背1-2个小时,不要去纠结记住记不住的问题,你要做的就是不断的背,时间久了自然就记住了。
考察英语单词的题目表面上看难度不大,但5500个考研单词,量算是非常多了。我们可以将其区分为三类:高频核心词、基础词和生僻词,分别从各自的特点掌握。
(1)高频核心词
单词书可以用《木糖英语单词闪电版》,真题用书是《木糖英语真题手译》里面的单词都是从历年考研英语中根据考试频率来编写的。
核心,顾名思义重中之重。对于这类词汇,一方面我们可以用分类记忆法,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用比较记忆法。
分类记忆法,这种方法指的是把同类词汇收集在一起同时记忆。将同类词汇放在一起记忆,当遇到其中一个词时,头脑中出现的就是一组词,效率提高的同时,也增强了我们写作用词的准确度和自由度。例如:damp,wet,dank,moist,humid都含“潮湿的”意思。damp指“轻度潮湿,使人感觉不舒服的”。wet指“含水分或其他液体的”、“湿的”。moist指“微湿的”、“湿润的”,常含“不十分干,此湿度是令人愉快的”意思。humid为正式用语,常表示“空气中
湿度大的”。比较记忆法,这种方法指的是把形近词放在一起,加以区别来掌握单词的方法。记忆时把一组组,一对对的单词同时记忆,在记住单词拼写的同时,还掌握了词与词的区别和各自特殊的用法,于是将平时极易混淆的单词清楚区别开来。例如:attitude态度,看法;gratitude感激,感谢;latitude纬度;longitude经度。
(2)基础词
这类词汇是初高中学过的,不要以为很简单不当回事儿哦,往往在历年考研英语作文中很多大家就写不出来需要用到的基础词汇。
这一类词汇,我么可以巧妙应用时间差强化记忆。遵循人的记忆规律,区别开时间段,每隔几个钟头重复记忆,效果自然会更好。建议大家平时针对一定数量的单词量进行反复记忆,中间间隔的时间不宜过长,两至三个小时为妙。然后,每隔几天后再把此前背过的单词复习一遍,如此循环下去,单词的任务量会越来越轻,自信也会相应提高。一件看似无聊单调的事情,在合理的时间安排中,变得不再枯燥,效率自然也就高了。但是,这种学习方法要求你必须能够坚持下去。
(3)生僻词
这类词汇我们可以根据常见搭配还有真题例句来加深理解。
需要强调的是:不要想一口气吃成一个大胖子,不要想背一遍就能熟记,需要每日坚持单词,并且要攻克熟词掌握生义(比如coin不仅是表示“硬币”,还有“编造,捏造”的意思)。单词背一遍是没用的,背两遍运气好能过线(大部分过不了),想要十拿九稳至少背五轮吧!
英语基础很好的每天背50个左右单词,英语基础较好的每天背30个左右单词,英语基础较差的每天背10个单词左右。每天早上六点起床赶紧洗漱完之
后就背单词,先复习昨天和前天的单词,然后再背今天的单词任务。背单词不要心急,不要图快,不要想一口气背完考研5500个单词,最重要的是基本功要扎实,要日积月累,要坚持到考研前一天,每天反复背才能记忆深刻。
除了用以上方法背单词,我们还可以从词源学角度,加入词根词缀来帮助记忆单词。虽然说加入词根词缀会增加自己的单词量,但是一旦掌握到了他们的意思,那么就可以一下子记下相同词根词缀的一串词。当然,我们不是词源学专家,引用词根词缀来记单词只是为了我们更加容易的掌握比较复杂难记的单词。因此,同学们不要独自深究词根词缀的用法,以免经脉错乱,走火入魔。
专业课
我复习经济学专业课的思路很明晰:微观要做熟,尽量少扣分,宏观要理解,思维要发散。第一次的复习花了大量时间做题,没怎么理解,结果第一年的微观有两道题都做错了。第二年我看了很多遍微观参考书,深入浅出,又有实例,很有助于培养经济学思维。其实中心的微观考的知识点都有规律可循,常规计算题也是在这些知识点中出,做题的熟练度要在考前就出来。
宏观方面,我看书喜欢做笔记,每做完一遍笔记就扔掉,重新看的时候再做一遍笔记,到后来就只看笔记,脑子里把两本书的框架都过一遍,笔记也越来越薄。第二年复习的时候听课,对参考书加深了理解。我认识了很多研友,大家都成为了很好的朋友,经常在一起讨论经济学问题,后期还一起讨论真题,郁闷的时候就在一起畅想未来,复习的过程还是挺乐呵的。专业课对于跨专业的同学来说,的确是一座大山,但是只要静下心来钻研,认真看书,学会思考,还是会有成效的。切忌看书浮躁,牢记知识点是没有用的,要融会贯通,如果到最后看书的时候能有自己的想法,甚至对书中的问题产生怀疑就说明你已经学会思考了。
至于版本问题,大家不用纠结了。不管是第几版都不重要,和同学的书进行比对也没有太大差别。书不在多,关键在精。当然,如果你有精力的话,看看其他的书会有帮助,我建议跨专业的同学就不用看其他的了,一定要把参考书目吃透。
然后就开始做考研真题,这是考研中最重要的资料。要非常重视历年真题,基本上每年都会有要考真题的影子,甚至是真题原题。要不厌其烦的做,掌握常考的知识点。我的专业课就有一题因为没有掌握好,一道证明大题做的不好,导致被扣了一部分的分数。答题一定要分点进行,脉络清晰,不能一大段写下来,阅卷老师时间紧张,最好分点答题。
临考前一两周的时间一定要把专业课再认认真真的再看起来,有人就是因为认为专业课太简单而放松警惕,导致最后专业课反而考得不好。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所以我觉得这点是非常重要的。
复试经验
我认为其实复试对于想逆袭的其实是很有希望的,今年有很多“赶超”的案例。我们后期交流总结起来应该是不同人被问到的内容都不太相同,流程(三分钟自我介绍,问答,英语面试)中问答和英语面试都是根据你的个人陈述、简历、感兴趣方向等等个人情况去问的,我没有被问到专业的问题,所以找你周围的人问你一些通常的面试问题,你提前准备好流畅的文稿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准备方式。
在综合面试中,老师问我的是,对于以后真实的经济学研究是否了解;之后是英文问题。请不要高估你本科学校的优秀程度,如果你进了复试,放下你所有的标签,认真准备吧。
其实备考的过程都大同小异,考研也不轻松,及时交流很有必要,大家可以
去high研网和high研app下载,它包含学习方法、学习心态和考试信息各个方面,我这里还有一些考研资料,历年真题、专业课视频等,都可以分享给小伙伴们,有什么事可以在下面评论我哦。
新版安徽大学产业经济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 图文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