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展示几种常见的错误使用方法的图片,让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加以巩固,这种示范模仿教学策略,对完成规范学生的操作的目标是很有效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
把握好“扶”与“放”的尺度,有些内容学生弄不明白,而在后面的学习中又必须以此为基础的,一般就要教,在规范学生的操作和表达时,一般也要教。某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就需要同学的帮助、老师的启发和点拨,要扶着学生走过去。
这就是说,该教的地方还是得教,教实际上是为了不教,也就是说,我们教给学生以方法,当学生自己学会了学习知识,自己通过实验就可以得出结论时,教师就不用教了。所以,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由“扶”到“放”,由教到不教的过程。
《温度计》一课的教学片段:自制温度计。
教师:温度计大家都比较熟悉,而且都使用过温度计,但是同学们是否考虑过自己来设计一个温度计呢?同学们对这个问题都非常感兴趣,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尝试设计一个温度计。
教师:实验室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个装满红色水的小瓶,瓶中插有一支细玻璃管,而且小瓶已经放在了每个组的一个盛水的烧杯中,在它的旁边还有另一个盛水的烧杯。
请各个小组讨论一下,能否用这个小瓶分辨出这两杯水温度的高低?实际做做看。
(学生热烈讨论、实验,约 2min 后有同学举手) 学生:另一杯水的温度较高,因为将小瓶从原来的烧杯中转移到另一杯水中,我们发现玻璃管中的水柱上升了。
教师:那么管中水柱为什么会上升呢? 学生:这是因为管中的水受热膨胀了。
教师:如果我们将小瓶再放回原来的烧杯中又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
学生:管中的水柱会降下来,因瓶中的水遇冷会收缩。 教师:看来利用小瓶可以分辨出温度的高低,那么,我们是根据什么现象来进行分辨的呢?将同学们的上述分析稍加整理、概括,就可以得到我们借助小瓶分辨温度高低的原理,这就是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
教师:利用小瓶虽然能够分辨出两杯水温度的高低,但是却不能测出两杯水的温度,请各小组讨论一下,怎样改进这个装置才能测出水的温度值?
(学生分组讨论约 1 min ) 学生:在玻璃管上刻上刻度。
教师:那么在什么位置刻上“0”刻度呢?
学生:在玻璃管露出瓶塞的位置处刻上“0”刻度线。 学生:在玻璃管露出瓶塞部分的中间位置刻上“0”刻度。
教师:如果此时液面正好稳定在玻璃管的中间,那就意味着我们教室里此时的温度是0℃,可实际上现在的室内的气温是0℃吗?
学生:可以先把小瓶放入冰水混合物中,当管中水柱的长度稳定后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刻上“0”,再将小瓶放入沸水中,当管中水柱的长度稳定后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刻上“100”,然后在“0”和 “ 100 ”之间分成
100 等份,每一个等份就是 1℃ 。
(教师用多媒体动画展示给玻璃管刻上刻度的过程)
教师:如果将0℃和100℃之间分成50 等份,行不行?
学生:可以,不过此时每1小格就表示2 ℃了。
教师:温度计上每1小格所代表的温度值叫做分度值,分度值越小,温度计测量的准确程度就越高。
教师:我们设计的温度计能用来测量太阳表面的温度吗? 学生:不能。
教师:显然不能。能用来测量地球上的最低的气温吗? 学生:不能。为什么呢?
教师:这是因为我们设计的温度计,管中的测温液体是水,当气温低于0℃时会凝固。
教师:实际上任何一支温度计都有一个测量的上限,即测量的最高温度,同样,也有一个测量的下限,即测量的最低温度,我们把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这一范围叫做温度计的量程。
教师:刻上温度值的小瓶现在可以用来测量温度了,但仍不够完美,比如不便于携带就是一个明显的不足,那么,同学们能不能把它改进得更好一些呢?请各小组讨论一下,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设计的改进方案最好,富有创意。
(学生热烈讨论,约 2min )
教师:哪个小组的同学先来说一说你们的改进方案? 学生:我们觉得小瓶太大了,可以将它缩小一些,这样才便于携带,另外应该将玻璃管上端的开口密封起来,以避免液体流出。
学生:我们同意这样的改进,但是把小瓶缩小,瓶中的水就减少了,而玻璃管的粗细没有改变,那么,玻璃管上的刻度就应该重新确定,否则,当被测温度为100℃时,管中的液面就不能上升至100℃的刻线了。所以,我们小组认为在缩小小瓶的同时玻璃管的粗细也应该改得细一些。
教师:非常好,刚才第一小组发言后,我就在考虑这个问题,现在被这个小组的同学解决了,真是了不起!
教师:把玻璃管做得很细,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有没有哪个组的同学考虑到?
教师:做得太细使用时就容易折断,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我想可不可以在细管的外面加一个玻璃套。 学生:我认为还可以把玻璃管的管壁做得厚一些。 教师:非常好。还有别的改进吗?
学生:我们组的设计是将玻璃管做成螺旋状。 教师:很有创意。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学生:这样设计可以增加玻璃管的长度,从而增大温度计的量程。
教师:这个设计非常好,大家掌声鼓励一下。
学生:我们小组认为可以把玻璃管中的水换成热胀冷缩更显著、更迅速的液体,这样可以使温度计更灵敏一些。
教师:非常好。还有没有新的设计?
教师:请看大屏幕。这就是我们全班同学自己设计的温度计。(教师用多媒体演示将小瓶改装为温度计的过程)
教师:下面请同学从抽屉里拿出实验室里的温度计,仔细观察比较一下,我们设计的温度计与实际的温度计的主要结构是否一样?
学生:是一样的。
教师: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