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几何知识点整理(文科)
一.直线和平面的三种位置关系: 1. 线面平行
l α符号表示:
2. 线面相交
lAα符号表示:
3. 线在面
αl符号表示:
二.平行关系: 1. 线线平行:
方法一:用线面平行实现。ll//???l?????l//m ????m???m
方法二:用面面平行实现。
l?//?β?γ????l???l//m αm????m??方法三:用线面垂直实现。 若l??,m??,则l//m。 方法四:用向量方法:
若向量l和向量m共线且l、m不重合,则l//m。
2. 线面平行:
方法一:用线线平行实现。
ll//m?mm?????l//? αl????方法二:用面面平行实现。
?//??βll?????l//? α方法三:用平面法向量实现。
若n为平面?的一个法向
nl量,n?l且l??,则
αl//?。
3. 面面平行:
方法一:用线线平行实现。
l//l'?m//m'??βmll,m??且相交???//??m'l'l',m'??且相交?α?方法二:用线面平行实现。
l//??m//??l???//?βml,m??且相交??α
三.垂直关系:
1. 线面垂直:
方法一:用线线垂直实现。
l?AC?l?AB??lAC?AB?A??l??
?CAC,AB????αAB
方法二:用面面垂直实现。
βl????????m???l?? ml?m,l????α
2. 面面垂直:
方法一:用线面垂直实现。
βll???l???????? α
方法二:计算所成二面角为直角。 3. 线线垂直:
方法一:用线面垂直实现。
ll???m?????l?m
mα
方法二: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PPO???l?OA???l?PA AOl????αl
方法三:用向量方法:
若向量l和向量m的数量积为0,则l?m。 三.夹角问题。 (一)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1) 围:(0?,90?] (2)求法: 方法一:定义法。
步骤1:平移,使它们相交,找到夹角。
步骤2:解三角形求出角。(常用到余弦定理)
余弦定理:
a222ccos??a?b?cθ2ab
b(计算结果可能是其补角)
方法二:向量法。转化为向量的夹角 C(计算结果可能是其补角):
θAcos??AB?ACBAB?AC (二) 线面角
(1)定义:直线l上任取一点P(交点除外),作PO??于O,连结AO,则AO为斜线PA在面?的射影,?PAO(图中?)为直线l与面?所成的角。
PAθαO
(2)围:[0?,90?]
当??0?时,l??或l//? 当??90?时,l?? (3)求法: 方法一:定义法。
步骤1:作出线面角,并证明。 步骤2:解三角形,求出线面角。
(三) 二面角及其平面角
nP(1)定义:在棱l上取一点P,两个半平面分别作l的垂线θαAO(射线)m、n,则射线m和n的夹角?为二面角?—l—?的平面角。
??mPl?n
(2)围:[0?,180?] (3)求法: 方法一:定义法。
步骤1: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三垂线定理),并证明。步骤2:解三角形,求出二面角的平面角。 方法二:截面法。
步骤1:如图,若平面POA同时垂直于平面?和?,则交线(射线)AP和AO的夹角就是二面角。 步骤2:解三角形,求出二面角。
βPθAαO
方法三:坐标法(计算结果可能与二面角互补)。
n1n2θ
步骤一:计算cos?n1?n2??n1?n2n1?n
2步骤二:判断?与?n1?n2?的关系,可能相等或者互补。
高考题典例
考点1 点到平面的距离
四.距离问题。 1.点面距。
方法一:几何法。
P?AO
步骤1:过点P作PO??于O,线段PO即为所求。 步骤2:计算线段PO的长度。(直接解三角形;等体积法和等面积法;换点法)
2.线面距、面面距均可转化为点面距。 3.异面直线之间的距离 方法一:转化为线面距离。
m?n
如图,m和n为两条异面直线,n??且m//?,
则异面直线m和n之间的距离可转化为直线m与平面?之间的距离。 方法二:直接计算公垂线段的长度。
方法三:公式法。
BaAmcdn?bDm'C
如图,AD是异面直线m和n的公垂线段,
m//m',则异面直线m和n之间的距离为: d?c2?a2?b2?2abcos?
例1如图,正三棱柱ABC?A1B1C1的所有棱长都为2,D为CC1中点.(Ⅰ)求证:AB1⊥平面A1BD;(Ⅱ)求二面角A?A1D?B的大小;(Ⅲ)求点C到平面A1BD的距离.
考点2 异面直线的距离
B
A
F
C O
D
A1C1B1
例2 已知三棱锥S?ABC,底面是边长为42的正三角形,棱SC的长为2,且垂直于底面.E、D分别为
BC、AB的中点,求CD与SE间的距离.
考点3 直线到平面的距离
例3. 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C1中,G是AA1的中点,求BD到平面GB1D1的距离
考点4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例4如图,在Rt△AOB中,?OAB?π,斜边AB?4.Rt△AOC可以通过
6D1 A1H G D A
O1 B1C1C O B Rt△AOBA以直线AO为轴旋转得到,且二面角B?AO?C的直二面角.D是AB的(I)求证:平面COD?平面AOB; (II)求异面直线AO与CD所成角的大小.
考点5 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D中点.
OCEB
例5. 四棱锥S?ABCD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侧面SBC?底面ABCD.已知∠ABC?45,AB?2,BC?22,SA?SB?3.
S(Ⅰ)证明SA?BC;(Ⅱ)求直线SD与平面SAB所成角的大小.
考点6 二面角
例6.如图,已知直二面角??PQ??,A?PQ,B??,C??,CA?CB,(I)证明BC⊥PQ ?BAP?45,直线CA和平面?所成的角为30.(II)求二面角B?AC?P的大小.
考点7 利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距离和角
例7. 如图,已知ABCD?A1B1C1D1是棱长为3的正方体, 点E在AA1上,点F在CC1上,且AE?FC1?1. (1)求证:E,B,F,D1四点共面;
CDAB? C P B
A
Q
? D1C1 B1A1
F M D
E
2(2)若点G在BC上,BG?,点M在BB1上,GM⊥BF,
3C
证:EM⊥平面BCC1B1;
H G B
A
垂足为H,求
(3)用?表示截面EBFD1和侧面BCC1B1所成的锐二面角的大小,求tan?
<一>常用结论
1.证明直线与直线的平行的思考途径:(1)转化为判定共面二直线无交点;(2)转化为二直线同与第三条直线
平行;(3)转化为线面平行;(4)转化为线面垂直;(5)转化为面面平行. 2.证明直线与平面的平行的思考途径:(1)转化为直线与平面无公共点;(2)转化为线线平行;(3)转化为面
面平行.
3.证明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思考途径:(1)转化为判定二平面无公共点;(2)转化为线面平行;(3)转化为线面
垂直.
4.证明直线与直线的垂直的思考途径:(1)转化为相交垂直;(2)转化为线面垂直;(3)转化为线与另一线的
射影垂直;(4)转化为线与形成射影的斜线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