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击出,遭田子方于道,下车伏谒。子方不为礼。子击怒,谓子方曰:“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国君而骄人,则失去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去家。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也。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第1课时 溶液
01 知识管理 1.溶液的概念
概 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__均一__的、__稳定__的__混合物__。
特 征:具有__均一__性和__稳定__性。均一是指: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都__相同__;稳定是指:只要外界条件不改变,组成溶液的成分不会__分离__。
注 意:(1)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呈蓝色,含亚铁离子的溶液呈浅绿色等。(2)溶液是一种混合物,水、酒精等纯净物虽然也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都不是溶液。
2.溶液的组成
组 成:__被溶解__的物质叫溶质;能__溶解其他物质__的物质叫溶剂。 关 系:溶液中,__溶质__的质量+__溶剂__的质量=__溶液__的质量。
溶剂判断:(1)若是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把固体、气体看作__溶质__,液体看作__溶剂__; (2)若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一般把量多的一种叫做__溶剂__,量少的一种叫做__溶质__; (3)若两种液体中有一种是水,则无论水量多少,一般把水叫做__溶剂__; (4)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是以__水__为溶剂的溶液。
02 基础题
考点1 溶液的形成
1.(2018·潍坊)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D) A.碘酒B.矿泉水 C.白醋D.蒸馏水
2.溶液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B)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B.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豆浆、牛奶都是溶液
D.溶液的上层浓度小,下层浓度大 考点2 溶液的组成
3.通常状况下,下列溶液的溶质为液体的是(B) A.蔗糖溶液B.酒精溶液 C.氯化钠溶液D.澄清石灰水
4.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1)澄清石灰水中,溶质是__氢氧化钙__,溶剂是__水__。 (2)医用酒精溶液中,溶质是__酒精__,溶剂是__水__。
(3)白磷溶解在二硫化碳液体中所得的溶液里,溶质是__白磷__,溶剂是__二硫化碳__。 (4)铁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里,溶质是__硫酸亚铁__,溶剂是__水__。 考点3 溶液的应用
5.在工农业生产中,许多化学反应都在溶液中进行的主要原因是(D) A.便于观察现象
B.溶液间的反应不需要加热 C.水是反应的催化剂
D.溶液中分子或离子接触充分,反应速率快
03 中档题
6.(2017·重庆A卷)餐桌上的饮品种类丰富,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D) A.酸奶B.玉米糊 C.冰水D.可乐
子击出,遭田子方于道,下车伏谒。子方不为礼。子击怒,谓子方曰:“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国君而骄人,则失去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去家。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也。7.在一定温度下将ag氯化钠溶于bg水中,向得到的食盐水中加入cg氯化钾,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D)
A.a g B.(a+b) g
C.(a+c) g D.(a+b+c) g
8.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碘粒,再加入适量的汽油,振荡,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 (B)
ABCD
9.为了研究物质的溶解现象,设计并进行了如表实验。
实验 现象 固体溶解,形成紫色溶液 固体几乎不溶解 固体溶解,形成紫红色溶液 (1)对比实验①、②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同种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不同__。 (2)设计实验②、③的目的是__比较不同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性__。
第2课时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01 知识管理
1.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结 论:__硝酸铵__溶解于水时能够吸收热量而使溶液温度降低;__氢氧化钠__溶解于水时能够放出热量而使溶液温度升高。__氯化钠__溶解于水时温度不变。
易错提示:氧化钙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热量,与溶解放热不同。 2.乳化现象
乳浊液:由__许多分子集合而成__的小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与溶液相比,它是不__均一__、不__稳定__的混合物,静置后会产生__分层__现象。
乳 化:洗洁精、洗衣粉等洗涤剂,能将植物油等难溶的液体在水中分散成无数__细小__的液滴,__均匀__的分散到水中,这种现象称为乳化。乳化形成的细小液滴能随着水流动,因此洗涤剂可用于清洗衣服、餐具上的油污。
02 基础题
考点1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1.(2017·无锡)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下降,这种物质可能是(B) A.氯化钠B.硝酸铵 C.氢氧化钠D.蔗糖
2.(2017·邵阳)如图是某同学探究燃烧条件的改装装置,往烧杯中加入下列某种物质,能引起白磷燃烧的是(B)
A.硝酸铵B.氢氧化钠 C.蔗糖D.食盐
子击出,遭田子方于道,下车伏谒。子方不为礼。子击怒,谓子方曰:“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国君而骄人,则失去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去家。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也。考点2 乳化现象
3.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里,充分搅拌后,可以得到乳浊液的是(B) A.面粉B.植物油 C.高锰酸钾D.蔗糖
4.下列洗涤或除污过程应用乳化原理的是(A) A.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B.用刷子刷除杯子上的污垢 C.用酒精除去衣服上的碘 D.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03 中档题
5.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B)
①硝酸铵和水②铁和稀硫酸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④生石灰和水⑤石灰石和稀盐酸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 C.②③⑤D.②④⑤
6.同学们做完实验后的玻璃试管中常附着难清洗的物质。下列清洗方法错误的是(B) A.内壁有碘的试管用酒精清洗 B.内壁有铜粉的试管用稀硫酸清洗 C.内壁有碳酸钙的试管用稀盐酸清洗 D.内壁有植物油的试管用洗洁精清洗
04 拓展题
7.某同学以“物质溶于水后液体的温度是否改变”为课题进行探究,其操作示意图如下:
他取三只烧杯,向烧杯中各注入25 mL水,测得水的初温为20℃。再向三只烧杯中分别加入质量均为8 g的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固体,搅拌,待溶解后用温度计分别测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温度。
(1)搅拌的目的是__加快固体溶解__,图示④中的操作存在一处错误,应改正为__用玻璃棒搅拌__。 (2)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温度高于20℃的是__氢氧化钠__溶液,这是因为__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__。
(3)溶解硝酸铵固体的烧杯外壁有水珠产生,其原因是__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烧杯发生液化__。
(4)由此探究实验可知__氯化钠__溶于水温度没有明显的变化。
2019届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溶液的形成同步测试含18年真题新版新人教版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