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一单元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同步课时训练,包含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一单元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同步课时训练,包含答案)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中国最早培植的农作物品种有水稻和粟,所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玉米原产美洲,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葡萄原产于欧洲、西亚和北非一带,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玉米原产美洲,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6 / 10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一单元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同步课时训练,包含答案)

2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刀耕火种是原始社会的主要耕作方式,石器锄耕或称耜耕,是夏商周时期的主要耕作方式,铁犁牛耕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A项符合史实。故A项正确。

3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材料中没有体现铁犁牛耕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上田弃亩(垄),下田弃圳(沟)……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虫类)”等信息说明是农业种植注重精耕细作,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水利灌溉的信息,故C项错误;私有制在材料中无从反映,故D项错误。

4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考査宋代的农业。在古代社会,牛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动力,宋代农民加大耕牛的投人,政府采取措施鼓 励缺少耕牛地区的人至U京西、淮南买牛,解决部分地区耕牛缺少问题,体现出宋代从农民到政府都普遍地对 农业生产发展和稳定的重视,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政府采取措施支持农业生产,不能说明政府是否 拥有雄厚经济实力,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农业生产对耕牛的需求力卩大,不能说明畜牧业是否呈现商品化 趋势,也无法说明社会生活水平是否显著提高,C、D两项错误。

5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图1为耧车,是播种工具;图2为水排,是鼓风冶铁工具;图3为曲辕犁,是耕作工具。图中三种工具都能减轻生产者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效率,故答案为C。图3

7 / 10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一单元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同步课时训练,包含答案)

产生于唐代,A错误;仅图2能体现人们利用自然力,排除B项;水排在后来失传,可排除D项。

6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下田戽(汲)水”是水利工具,未涉及耕犁,故A项错误;据“田园”、“下田戽(汲)水”、“高垄”可知与农业灌溉有关,故B项正确;“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表明是翻车,而不是筒车,故C项错误;水排水力鼓风冶铁工具,与“田园”、“下田戽(汲)水”的农业灌溉无关,故D项错误。故答案选B。

7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战国后期,铁犁牛耕逐步推广,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建立,因此战国出现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以其作为国家社区管理的主要办法,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宗法血缘关系,排除A;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专制皇权”不符合战国时期,排除C;材料反映战国后期,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与遏制土地兼并无关,排除D。

8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材料给的是明清时期出现的主要农书简表,仅凭此不能反映出农耕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水稻种植遍及东西南北,如北方的天津、山东、山西等地的农书均未提到水稻种植,故B项错误;这些农书虽各有侧重,但都是对当地农业生产的经验总结,传承了总结农业生产经验的传统,故C项正确;从农书所涉及的地区来看,东部有四个地区,西部地区有三个,不能反映出东西部农业均衡发展的态势,故D项错误。

8 / 10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一单元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同步课时训练,包含答案)

9答案及解析:

答案:1.粮食亩产总体呈增长趋势,但增速较缓。 新航路开辟后,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传入。

2.生产规模小,封建剥削沉重,自然灾害等,都使小农经济易于破产;而小农经济下的农民具有生产积极性,当简单生产工具、个体劳动力和土地结合,就能使其再生。 宋朝以后,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

3.一方面重视农业,促其发展,另一方面过度依赖,严控重压,使其难以变革。

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对农业的重压,使农民缺乏剩余和积累;对工商业的抑制,使农业资源难以进入工商领域。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状况。

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及知识运用的能力。第一小问,需要紧扣材料一中的“中国历代粮食平均亩产量示意图”“粮食亩产只增长了39%”等信息归纳;第二小问,可以结合材料“明和清前期,随着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玉米、甘薯种植推广,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的信息,联系时代背景,从高产农作物的引进角度分析归纳即可。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与知识运用的能力。第一小问,紧扣“既脆弱又顽强”,分别从脆弱与顽强两个方面分析,“脆弱”可以从小农经济下生产规模小、封建剥削沉重以及自然灾害等角度分析,“顽强”可以从小农经济下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等角度分析。第二小问,解答时需要理解“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的意思,即经济重心的转移,据此举例即可。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信息及准确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第一小问,紧扣材料三中“国家全力倡导、监督”“农为国本”信息可知国家的重视,“意味着国家的一切都得靠它滋养支撑”“变得非常僵硬,难以变革”反映了过渡的依赖而难以改革;第二小问,可以结合自然经济的特点、“农业本身受到重压”、抑商政策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

10答案及解析:

答案:1.不同:唐代农田水利工程主要由政府主持兴修,主要是为了恢复发展农业经济,维护中央集权的政治统治;中国水利工程学会是全国性的民间水利学术团队,主要是为了促进水利的建设,改变近代中国水利形势日益破败的现状。影响:中国水利工程学会由于受近代中国历史条件的制约,其社会功能的发挥受到很大束缚,但甚有利于推动中国近代水利科学的体

9 / 10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一单元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同步课时训练,包含答案)

制化和规范化也有利于推动我国传统水利事业向现代化转型。

2.特征:农田水利工程项日布局与经济重心逐渐向南方转移相适应;前期农田水利工程项目较后期多;前期以北方为主,后期以南方为主;农田水利工程集中分布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解析:1.根据材料一‘’唐玄宗时期,有‘天下’即‘以江淮为命’之说。后期,北方只兴修了5项农田水利工程,相比前期的46项,数量骤然下降”可得出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布局与经济重心逐渐向南方转移相适应;根据“前期(618-714年)65项,中期(715-820年)59项,后期( 821-907年)33项”可得出前期农田水利工程项目较后期多;根据“前期……黄河中下游……有46项”“后期……江南道则有19项”可得出前期以北方为主,后期以南方为主;根据“黄河中下游的河北、河南、河东、关内四道有46项”“位于成都平原的剑南道就占有9项”可得出农田水利工程集中分布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2.得出中国水利工程学会是全国性的民间水利学术团队,主要是为了促进水利的建设,改变近代中国水利形势日益破败的现状;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促进了我国水利行政的统一与水利立法的实现,还提出了有关江、河、湖、塘整治的建议。但是,由于受种种历史条件的制约,该会拟定的部分江河治理计划未能付诸实施,但其阐述的科学治水理念为后世所承继”可得出中国水利工程学会由于受近代中国历史条件的制约,其社会功能的发挥受到很大束搏,但其有利于推动中国近代水利科学的体制化和规范化,也有利于推动我国传统水利事业向现代化转型等。

10 / 10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一单元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同步课时训练,包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同步课时训练,包含答案)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中国最早培植的农作物品种有水稻和粟,所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玉米原产美洲,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葡萄原产于欧洲、西亚和北非一带,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玉米原产美洲,选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gx038ok3r3gyk618jsm0fvam2gyzr007gk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