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氨气填料吸收塔设计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图4 常用液体再分布器 图4(c)为边圈槽形再分布器。壁流液汇集于边圈槽中,再由溢流管引入填料层。边槽宽度为50~100mm,可依塔径大小选取,溢流管直径为16~32mm,一般取3~4根溢流管。此型结构简单,气体通过截面较大,可用于300~1000mm直径的塔中,其缺点是喷洒不够均匀。

图4(d)为改进形分配锥,此型既改善了液体分布情况,又有较大的自由截面积,适用于600mm以下塔径。 综上所述,本课程设计选用边圈槽形再分布器,边槽宽度为70mm,溢流管直径为25mm。 5.7填料支撑装置

填料支承装置用于支承塔填料及其所持有的气体、液体的质量,同时起着气液流道及气体均布作用。故在设计支承板是应满足下列三个基本条件:(1)自由截面与塔截面之比不小于填料的空隙率;(2)要有足够的强度承受填料重量及填料空隙的液体;(3)要有一定的耐腐蚀性。

用竖扁钢制成的栅板作为支承板最为常用,如图5中的(a)栅板可以制成整块或分块的。一般当直径小于500mm时可制成整块;直径为600~800mm时,可以分成两块;直径在900~1200mm时,分成三块;直径大于1400mm时,分成四块;使每块宽度约在300~400mm之间,以便拆装。

(a)栅板 (b)升气管式 (c)十字隔板环层

图5 填料支承板 栅板条之间的距离应约为填料环外径的0.6~0.7。在直径较大的塔中,当填料环尺寸较小的,也可采用间距较大的栅板,先在其上布满尺寸较大的十字分隔瓷环,再放置尺寸较小的瓷环。这样,栅板自由截面较大,如图5(c)所示。

当栅板结构不能满足自由截面要求时,可采用如图5(b)所示的升气管式支承板。气相走升气管齿缝,液相由小孔及缝底部溢流而下。这类支承板,有足够齿缝时,气相的自由截面积可以超过整个塔德横截面积,所以绝不会在此造成液泛。

填料支撑装置对于保证填料塔的操作性能具有重大作用。采用结构简单、自由截面较大、金属耗用量较小的栅板作为支撑板。为了改善边界状况,可采用大间距的栅条,然后整砌一、二层按正方形排列的瓷质十字环,作为过渡支撑,以取得较大的孔隙率。由于采用的是?38mm的填料,所以可用?75mm的十字环。

塔径D?800mm,设计栅板由2块组成。且需要将其搁置在焊接于塔壁的支持圈或支持块上。分块式栅板,每块宽度为400mm,每块重量不超过700N,以便从人孔进行装卸。 5.8流体进出口装置

填料塔的气体进口既要防止液体倒灌,更要有利于气体的均匀分布,对500mm直径以下的小塔,可使进气管伸到塔中心位置,管端切成450向下斜口或切成向下切口,使气流折转向上。对1.5m以下直径的塔,管的末端可制成下弯的锥形扩大器,或采用其它均布气流的装置。

气体出口装置既要保证气流畅通,又要尽量除去被夹带的液沫。最简单的装置是在气体出口处装一除沫挡板,或填料式、丝网式除雾器,对除沫要求高时可采用旋流板除雾器。

常压塔气体进出口管气速可取10~20m/s(高压塔气速低于此值);液体进出口管气速可取0.8~1.5m/s(必要时可加大些)。管径依所选气速决定后,应按标准管规格进行圆整,并规定其厚度。

气体进气口气速取16m/s,液体进液口流速取1.2m/s。

气体进出口管直径: D1?4Vs4?5000??0.3325m?333mm ?u3.14?16?3600液体流量: L?174.866kmol/h?397.484?18.02?5.565m3/h

995.7液体进出口管直径: D2?4?5.565?0.04051m?40.5mm

3.14?1.2?3600 按标准管规格(GB8163-87)进行圆整后得,气体进口出管直径D1=351mm,厚度为10mm;液体进出管直径D2=42mm,厚度为8mm。

设计位于塔底的进气管时,主要考虑两个要求:压力降要小和气体分布要均匀。由于填料层压力降较大,减弱了压力波动的影响,从而建立了较好的气体分布;同时,本装置由于直径较小,可采用简单的进气分布装置。 5.9水泵及风机的选型

吸收剂实际流速:u实?4Vs?1.116m/s 2?D2根据初步设计,l垂直=10m,l水平及弯=2m,l总=12m。

新的无缝钢管绝对粗糙度约值为0.02~0.1mm ,相对粗糙度为

?d?0.1/1000?0.002381,查莫

0.042狄图得摩擦系数λ约为0.026。

列出液体进口和液体出口的两截面的机械能守恒方程,即可求得压头H:

5.565?995.7?9.81?222.3W 3600泵功率Ne?HQ?g?14.72?查离心泵的规格,IS 50-32-200 中n=1450 r/min,Q=6.3m3/h,H=12.5m,η=54%, N=0.75W,该离心机最为适合。

空气入口和出口间的压差即为填料层压降、除雾沫器压降及阻力损失(大约取600Pa):

Pt=5151+600=5751Pa

空气流量5000m3/h

转速: 1450rpm

流量: 2856~5281m3/h

全风压: 5712~10562Pa

电机功率:1.1KW

六 设计一览表

经上述论述和计算得填料吸收塔设计一览表(见表5)。

表5 填料吸收塔设计一览表 吸收塔类型:聚丙烯阶梯环吸收填料塔 混合气处理量: 5000m3/h 名称 ?工艺参数 物料名称 清水 混合气体 操作压力,kPa 101.3 101.3 操作温度,℃ 30 40 流体密度,kg/m3 995.7 1.037 黏度,kg/(m*h) 2.883 0.067 表面张力,kg/h 940896 427680(聚丙烯) 流量,kg/h 5540.862 5185 流速,m/s 1.2 16 接管尺寸(直径) 42 351 塔径,mm 800 填料层高度,mm 700 压降,KPa 5.151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氨气填料吸收塔设计

图4常用液体再分布器图4(c)为边圈槽形再分布器。壁流液汇集于边圈槽中,再由溢流管引入填料层。边槽宽度为50~100mm,可依塔径大小选取,溢流管直径为16~32mm,一般取3~4根溢流管。此型结构简单,气体通过截面较大,可用于300~1000mm直径的塔中,其缺点是喷洒不够均匀。图4(d)为改进形分配锥,此型既改善了液体分布情况,又有较大的自由截面积,适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gt6d8ilcj8jj329nz0t2wkqq4mj6h00m02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