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六
1、设下面所有谓词的论域D={a、b、c}。试将下面命题中的量词消除,写成与之等值的命题公式。 分析:本题主要是考察对全称量词、存在量词的理解,然后通过合取词、析取词把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消去。 (1)?xR?x???S?x?
解:?R(a)?R(b)?R(c)???S(a)?S(b)?S(c)? (2)?x?P?x??Q(x)?
解:?P(a)?Q(a))??P(b)?Q(b)???P(c)?Q(c)? (3)?x7P(x)??xP(x)
解:?7P(a)?7P(b)?7P(c))??P(a)?P(b)?P(c)? 2、指出下列命题的真值:
分析:本题主要是考察合式公式的解释的定义,已经判定给定解释下合式公式的真值。 (1)?x?P?Q(x))?R(e)
其中,P:\3>2\,Q(x):\x?3\,R(x):\x>5\,e:5, 论域D={-2,3,6} 解:假。 (x为-2时不成立) (2)?x?P(x)?Q(x)?
其中,P(x):\x>3\,Q(x):\x?4\, 论域D={2}。 解:真。
3、在一阶逻辑中,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分析:本题主要是考察存在量词、全称量词已经基本的连接词的运用。 (1)凡有理数均可表示为分数。
解:令:P(x): x是有理数;Q(x):x可表示为分数。
?x(P(x)?Q(x))
(2)有些实数是有理数。 解:P(x)::x是实数, Q(x):x是有理数。
?x?P?x??Q(x)?
(3)并非所有实数都是有理数。 解:P(x)::x是实数, Q(x):x是有理数。
??x(P(x)?Q(x))
(4)如果明天天气好,有一些学生将去公园。
解:P(x): x去公园 S(x): x是学生 W:明天天气好
W??x(P(x)?S(x))
(5)对任意的正实数,都存在大于该实数的实数。 解:P(x): x是实数; G(x, y)::x大于y。
?x(P(x)??y(P(y)?G(y,x))) (6)对任意给?>0,x0??a,b?,都在存在N,使当n>N时,有
f?x0??fn?x?解:G(x,y): x>y, S?x?:x??a,b?
<?
???x0?G??,0??S?x0???N?n(G?n,N??G(?,f(x0)?fn(x))))
4、指出下列公式中的自由变元和约束变元,并指出各量词的作用域。
分析:本题主要是考察自由边缘、约束变元的定义,以及量词的作用域的概念。 (1)?x?P?x??Q?x????xR?x??Q?z?
解;自由变元z, 约束变元x, 第一个?x的作用域是?P?x??Q?x??,第二个是R(x)。 (2)?x(P(x)??y(Q(y))?(?xP(x)?Q(z))
中的P?x? 解:自由变元z,约束为元:x,y。第一个?x的作用域为P?x???yQ?y??
?
第二个?x的作用域为第二个P(x); ?y的作用域为Q(y)。 (3)?x(P(x)?Q(x))??yR(y)?s(z)
解:自由变元:z,约束变元:x和y;
?x的作用域为(P(x)?Q(x)), ?y的作用域为R(y)
(4)?x(F(x)??yH(x,y))
解:无自由变元 约束变元x,y;
?x的作用域:(F(x)??yH(x,y)),?y的作用域:H(x,y)
(5)?xF(x)?G(x,y)
解:自由变元:y与G(x,y)中的x,约束变元:F(x)中的x; ?x的作用域:F(x)
(6)?x?y(R(x,y)?Q(x,z))??xH(x,y)
解:自由变元:Z与H(x,y)中的y; 约束变元:x,y,
?x和?y的作用范围:?(R(x,y)?Q(x,z)?,?x的作用范围:H(x,y)
5.设谓词公式?x(P(x,y)?Q(x,z))。判定以下改名是否正确 :
分析:本题主要是考察改名规则的定义,以及它的适用范围。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顺便了解一下代替规则情形。
(1)?u(P(u,y)?Q(x,z)) 解:错误 (2)?u(P(u,y)?Q(u,z)) 解:正确 (3)?x(P(u,y)?Q(u,z)) 解:错误 (4)?u(P(x,y)?Q(x,z)) 解:错误 (5)?y(P(y,y)?Q(y,z)) 解:错误 6.设I是如下一个解释 :
D:??a,b? ,P(a,a):?1 ,P(a,b):?0, P(b,a):?0,P(b,b):?1。
试确定下列公式在I下的真值: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合式公式在特定解释下的真值。 (1)?x?yP(x,y) 解:真
(2)?x?yP(x,y) 解:假
(3)?x?y(P(x,y)?P(y,x)) 解:真 (4)?xP(x,x)
解:真
7.判断下列公式的恒真性和恒假性
分析:本题主要是根据已知的命题公式、合式公式的基本等值式来进行推导,看该合式公式是与1等值还是与0等值。
(1)?xF(x)??xF(x) 解:恒真 (2)?xF(x)?(?x?yG(x,y)??xF(x)) 解:恒真 (3)?xF(x)?(?x(F(x)??yG(y)) 解:恒真 (4)?(F(x,y)?F(x,y)) 解:恒假
8.设G(x)是恰含自由变元x的谓词公式,H是不含变元x的谓词公式,证明: (1)?x(G(x)?H)??xG(x)?H (2)?x(G(x)?H)??xG(x)?H 分析:本题根据量词作用域的扩张进行证明。 证明(1)
?x(G(x)?H)??x(7G(x)?H)??x7G(x)?H?7(?xG(x))?H??xG(x)?H
证明(2)
?x(G(x)?H)??x(7G(x)?H)??x7G(x)?H?7(?xG(x))?H??xG(x)?H
9.设G(x,y)是任意一个含x,y自由出现的谓词公式,证明: (1)?x?yG(x,y)??y?xG(x,y)
分析:本题主要是根据两个合式公式等值的定义进行证明。 证:设D是论域,I是G(x,y)的一个解释。
(a)若?x?yG(x,y)在I下的为真,则在I下,对任意的x,y?D,G(x,y)即?y?xG(x,y)是真命题,反之亦然。
(b)若?x?yG(x,y)在I下为假,则在I下必存在x0?D或y0?D,使得G(x0, y)或G(x, y0)为假,于是,此xo或yo亦弄假?y?xG(x,y), 反之亦然。
(2)?x?yG(x,y)??y?xG(x,y)
分析:本题主要是根据两个合式公式等值的定义进行证明。
证:设D是论域,I是G(x, y)的一个解释。
(a)若?x?yG(x,y)在I下为真,则在I下存在x0?D与y0?D,使G(x0,y0)为真命题,于是,
?y?xG(x,y)也是真命题, 反之亦然。
(b)若?x?yG(x,y)在I下为假,则对任意x,y?D,G(x, y)均为假,故?y?xG(x,y)亦为假,反之亦然。
10.将下列公式化成等价的前束范式:
分析:本题主要是根据已知的基本等值式通过消去蕴含连接词、等价连接词,依据改名规则、代替规则进行等值演算化成前束范式。
(1)?xF(x)???xG(x)
解:?xF(x)???xG(x)??xF(x)??x?G(x)??x(F(x)??G(x)) (2) ?xF(x)??xG(x) 解:
?xF(x)??xG(x)???xF(x)??xG(x)??x(7F(x))??xG(x)??x(7F(x)?G(x)) (3)(?xF(x,y)??yG(y))??xH(x,y)
解:
(?xF(x,y)??yG(y))??xH(x,y)?(7(?xF(x,y))??yG(y))??xH(x,y) ?(?x(7F(x,y))??zG(z))??xH(x,y)??x?z(7F(x,y)?G(z))??xH(x,y) ??x?z(F(x,y)?7G(z))??uH(u,y) ??x?z?u((F(x,y)?G(z))?H(u,y))
(4)?x(P(x)??yQ(x,y))
解:?x(P(x)??yQ(x,y))??x(7P(x)??yQ(x,y))??x?y(7P(x)?Q(x,y))
11.给出下面公式的skolem范式:
分析:本题主要是根据已知的基本等值式通过消去蕴含连接词、等价连接词,依据改名规则、代替规则进行等值演算化成前束范式,然后根据前束范式写出对应的skolem范式。
(1)7(?xP(x)??y?zQ(y,z)) 解:
7(?xP(x)??y?zQ(y,z))?(?xP(x)??y?zQ(y,z)??x?y?z(P(x)?Q(y,z))
∴所求为:?x?z(P(x)?Q(f(x),z))
(2)?x(7E(x,o)?(?y(E(y,g(x))??zE(z,g(x))?E(y,z)))))
解:
原式??x(7E(x,o)?(?y?z(E(y),g(x)?E(z),g(x)?E(y,z)))) ??x(7E(x,o)?7(?y?z(E(y)g(x))?E(y,g(x)?E(y,z))) )??x(7E(x,o)?(?u??7(E(y),g(x))?E(?,g(x)?E(y,z))))
??x(7E(x,o)??u??((7(E(u),g(x)))?(7E(?1g(x)))?E(y,z))
??x?u??(E(x,o)?((7E(u,g(x)))?(7E(?,g(x)))?E(y,z))
即为所求
(3)7(?xP(x)??yP(y))
解:7(?xP(x)??yP(y))?7(7?xP(x)??yP(y)?7(?x7P(x)??yP(y) ?7(?x?y(7P(x)?P(y)))??x?y(P(x)?7P(y)) 即为所求。
12.假设?x?yM(x,y)是公式G的前束范式,其中M(x, y)是仅仅包含变量x,y的母式,设f是不出现在M(x, y)中的函数符号。证明:G恒真当且仅当?x?yM(x,f(x))恒真。
分析:本题主要是用反证法,根据解释的定义来证明结论成立。
证:设G??x?yM(x,y)恒真。若?xM(x,f(x))不真,则存在一个解释I, 使得对任意的x0?D(论域),M(x0,f(x0))为假。于是,G在I下也为假。此为矛盾。
反之,设?xM(x,f(x))恒真。若?x?yM(x,y)不是恒真,则存在一个解释I’,使得对任意xi?D,存在yi?D,使M(xi,yi)为假。由于f是不出现在M(x,y)中的函数符号,故可定义函数f:使得f(xi)?yi。于是,?xM(x,f(x))在I’下为假。矛盾。
故结论成立。 13.证明
D?D,
(?x)(P(x)?Q(x))?(?x)(Q(x)?R(x))?(?x)(P(x)?R(x))
分析:本题是根据基本的等值式、蕴含式、以及US、UG、ES、EG规则证明结论成立。 证:(1)(?x)(P(x)?Q(x))?(?x)(Q(x)?R(x))前提引入
(2)(?x)(P(x)?Q(x)) 化简(1)
(3)P(y)?Q(y) US规则,根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