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标准文档
文案大全南京审计学院教学设计方案 2015 —2016学年第 1 学期
课 程 名 称: 逻辑学 总课时/ 周课时: 32/3 授课专业年级班级: T12 授 课 教 师 姓名: 刘顺 授 课 教 师 职称: 教授
文学院
实用标准文档
第4周 第1次 教学设计方案 (课时: 3 )
题目 (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标与要求 1.发挥第一章理论入门的作用,了解什么是逻辑学等,为学习逻辑学奠定一般的理论基础。 2.发挥第一章对学习逻辑学的指导作用,明确学习逻辑学的根本目的和方法,提高学习和运用的效果。 3.发挥第一章学习逻辑学的思想动员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志趣、热情和积极性,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逻辑学的对象 1.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2.思维逻辑的规律性 第二节 思维、语言和逻辑 1.思维、语言和逻辑的关系 2.自然语言和符号语言 3.传统逻辑和现代逻辑 第三节 逻辑学的性质和作用 1.逻辑学的性质 2.逻辑学的作用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和自主学习相结合。 一、课后阅读材料: 1. 陈波《逻辑学十五讲》第26—52页第二讲《“给思维的野马套上缰绳”》,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2.李包庚《简论逻辑学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载《大学教育科学》2004年底4期。 二、课后作业:(写在作业本上) 1.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什么是逻辑常项和变项? 3.逻辑学是什么性质的科学? 4.学习逻辑学有哪些意义? 三.其他要求: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课后要求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第5周 第1次 教学设计方案 (课时: 3 )
题目 (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二章、概念 教学目标与要求 1.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2.了解概念的种类和概念的外延之间的关系。 3.正确认识定义的方法、划分的方法。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概念的内涵 2、概念的外延 第二节 概念的种类 1、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和空概念 2、实体概念和属性概念 3、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第三节 概念的关系 1、相容关系 2、不相容关系 第四节 概念的定义 1、概念陈述及其恰当性 2、定义的结构和方法 3、定义的规则 4、语词定义 第五节 概念的划分 1、划分的结构 2、划分规则 3、划分和分解 第三节 概念的概括与限制 1、内涵和外延的关反变系 2、概念的概括 3、概念的限制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和自主学习相结合。 一、课后阅读材料: 1.金岳霖主编《形式逻辑》第14—64页第二章《概念》。人民出版社,2006年。 2.陈波《逻辑学十五讲》第64—97页第三讲《“香格里拉”和“马太效应”》,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二、课后作业:(写在作业本上) 1.从内涵上可以把概念分为哪几种? 2.概念在外延上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3.如何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 课后要求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4.明确概念的内涵有那几种具体的方法? 三.其他要求: 完成《逻辑习题集》第二章的练习题。 第6周 第1次 教学设计方案 (课时: 3 )
题目 (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三章、命题逻辑 教学目标与要求 1.了解命题和推理的含义及种类。 2.准确把握各类复合命题的含义、真值表、推理及其形式。 3.熟练各类推理形式的具体运用。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 命题和推理概述 1、命题、判断与语句 2、命题的分类 3、推理及其有效性 第二节 联言命题及其推理 1、联言命题 2、联言推理 第三节 选言命题及其推理 1、选言命题 2、选言推理 第四节 假言命题及其推理 1、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及其推理 2、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及其推理 3、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及其推理 二、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课堂启发,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多媒体辅助课堂讲授。 一、课后阅读材料: 1.黄新华、张则幸主编《逻辑学导论》第28—44页第1章《命题逻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 2.陈波《逻辑学十五讲》第98—117页第四讲《“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二、课后作业:(写在作业本上) 1.什么是命题?命题有哪些种类?命题与判断、语句的关系是怎样的? 2.什么是联言命题?联言推理有几种形式? 3.什么是选言命题?选言推理有几种形式? 4.什么是假言命题?假言推理有几种形式? 三.其他要求: 课后要求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完成《逻辑习题集》第三章的案例题。 第7周 第1次 教学设计方案 (课时: 3 )
题目 (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三章、命题逻辑 教学目标与要求 1.了解命题和推理的含义及种类。 2.准确把握负命题和二难命题的含义、推理及其形式。 3.熟练负命题和二难命题推理形式的具体运用。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一、教学内容 第五节 负命题及其推理 1.负命题 2.复合命题的负命题 三、负命题的等值推理 第六节 二难推理 1.二难推理的定义 2.二难推理的形式 3.二难推理的应用 二、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课堂启发,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多媒体辅助课堂讲授。 一、课后阅读材料: 1.黄新华、张则幸主编《逻辑学导论》第49—63页第1章《命题逻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 2.陈波《逻辑学十五讲》第118—129页第四讲《“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二、课后作业:(写在作业本上) 1.什么是负命题?双重否定推理有几种形式? 2.什么是真值表? 3.什么是重言式?判定重言式的方法有哪些? 4.什么是重言蕴涵式?什么是重言等值式? 5.二难推理有哪些形式? 三.其他要求: 完成《逻辑习题集》第三章的案例题。 课后要求 文案大全
逻辑学教学方案设计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