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184.基于产业格局优化策略的城市更新研究 - 以西安碑林区城市更新项目为例 docx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促关系是合理途径。通过加强下游附属产业建设,完善区域内的产业链,生活链和服务链以使得居民工作生活更为便利。它既提升了本地民众的生活品质,也增强了外来产业从业人员对本区域的归属感,使得城市及其产业得以可持续发展。随之而来的,城市空间也变得更有人气和活力。3优化策略

由于不同城市的独特性,简单套用以上的理论成果并不能完全解决碑林区所面临的各类现实问题。项目组结合以上经验借鉴和场地自身的特点,针对现状老城区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从优化产业格局,完善配套空间两个角度落实了共计四条改进优化策略。3.1优化产业格局

3.1.1深化城市和高校互动交流,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建设

拥有三所优质的高等院校和众多科研院所是本区域的巨大优势,因此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产业集聚区,充分发挥高等教育资源优势是该项目产业得以提升发展的核心所在。本案对场地内三所高等院校的内部用地进行价值评估,选择其具有较高土地价值和较低使用效率现状的土地,经过协商共同进行更新开发,打造了三个产业办公核心。在本质上可视为将原本内向的高校空间对外打开,与外向化的社会产业空间进行结合,通过这种方式既强化了单位企业与高等院校的相互联系,也为城市提供了新的产业办公与公共活动空间,更重要的是使得产业和高校均收获了更高的效益。对高校来说,原本闲置低效使用的空间得以再开发利用本身就带来了以地租为主的直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企业的空间联系紧密也加强了二者的互动交流,使得其科研可以得到社会资本的支持。对企业来说,注重实践的产业单位依托具有深厚理论研究能力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发展,一方面通过知识溢出效应,得以使企业随时可以接触到尖端理论研究成果并集配合科研单位将其转化为实际产品,加强了其“产品创新”的关键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得以学生实习,委托培训等方式为主的人才交流得以实现,充分保障了产业所需的源源不断的专业化高等教育人才资源;更重要的是能使得同类产业能够在以高校等科研单位为核心统筹的前提下取长补短,相互合作;在空间与用地层面对于加强同类型产业的集聚效应也具有积极的意义。3.1.2量化产业发展需求,空间布局集聚化

针对现状旧城空间不足使产业发展受限的问题,本案根据现有场地内各产业产值数据,通过设定指数函数进行回归计算以及结合案例数据的方式对产业空间需求量进行精确量化统计,到2020年为止,场地内泛工程技术服务产业产值约为160亿元,产业空间需求量约为54万平方米;泛地理信息及测绘产业产值约为130亿元,产业空间需求量约为35万平方米;泛信息技术服务产业产值约为200亿元,考虑到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向线上经营转型的意向与趋势,实体空间需求主要为部分仓储空间,总量不大,约为15万平方米。在发展需求量化基础上,结合对于城市更新中的用地更新敏感度评价进行整体产业空图5-1核心产业空间最终发展格局示意图5-2空间格局与更新敏感度契合示意图5核心产业空间最终发展格局示意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间布局规划,包括既有办公空间的整合和新产业办公空间的规划建设,原则为总量不超预估标准,同类产业临近布置,并保证上下游产业的空间关联性。本案针对场地内产业空间格局进行梳理,确定了三大产业集聚区分别为:以环建大产业核心为主的工程技术服务集聚区,以测绘路,友谊西路产业核心为主的地理信息及测绘产业集聚区,和以雁塔路中段南部产业核心为主的泛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聚区(图5)。3.2完善配套空间

3.2.1优化中低端产业格局,培育下游伴生产业

下游伴生产业为核心产业提供专业化的次级服务,是核心产业得以发展壮大的有力支持。本案结合相关核心产业自身定位和类型的发展变化,改变其原有的结合旧住区空间进行粗放生产的状况,对于现状零散的,低成本的下游单位的实体空间进行空间品质提升,布局位置集中的改造更新(图6)。另外,本案建议政图6产业空间优化示意(以泛地理信息及测绘产业为例)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府针对现有的或即将迁入的下游产业单位给予包括租金减免、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以鼓励多样化的小型单位得以维持和良性发展。由于专业技能的异质性以及企业招工门槛等问题的存在,新型主导产业单位的核心从业者大部分为专业化的外来人员而非本地中下层民众,因此城市新型支柱产业的引进短期内并不能有效改善本地失业问题[9]。而伴随主导产业衍生的产业链条上的其他下游产业则可以通过鼓励本地居民积极参与其发展进程,既能协助完善整体产业链生活链,促进产业健康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新常态”的经济增速下行将导致的城市失业率增长问题给予了较为妥善的解决路径。3.2.2完善生活服务链,打造综合服务空间单元

本案将区域内的对象人群主要分为大学师生,产业从业人员和老年人三类,其中产业从业人员包括外来的核心产业人员与本地下游产业人员,是本案区域人群对象的核心,也是配套设施的主要服务对象。本案对这三类主要对象人群的日常生活需求进行了图7场地内人群需求分析示意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8-1总体生活服务单元格局示意

图8-2友谊路生活服务单元示意图8生活服务空间落实示意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详细的分析总结(图7),认为餐饮、零售商业、娱乐康体这三类商业服务设施及教育、体育及文化设施这三类公共服务设施应是片区着重建设与配备的生活设施,同时考虑到片区的老龄化问题,医疗设施与养老设施的建设也不可忽视。在商业服务设施中,综合商业体、商场、超市及餐馆等商业设施将是片区主要的消费场所;公共服务设施中,体育场馆、户外运动场所、文化馆、图书馆及职业学校、培训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也是片区应着重配建的服务设施。在以上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规划结合高校和现状生活区,选择核心节点和重要地段,进行具有高集聚性的综合单元型配套空间建设(图8),一方面完善了区域公共服务设施系统,提升了本地老年人,大学师生等普通居民的日常生活品质;另一方面强化了本区域对各单位外来产业从业人员的归属感和吸引力,配合物质空间层面的员工公寓建设能够鼓励更多的从业人员和即将毕业的大学学生选择在此处定居并工作,有效防止了中青年核心人才的流失,对于本区域聚集人气和智力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效果,对形成良性的职住平衡也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4结论

城市发展的基础和本质是城市的经济扩张,而其重要的动力是不断的产业发展。成功的产业发展与转型是一个城市凸显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10]。在经济增长速度逐渐趋缓的新常态时期,城市面临内生更新的发展趋势,既有产业格局的转型与优化就显得更为重要。本次规划即是新时期下面对城市发展转型所做出的一次探索。它以碑林区环大学创新产业带为例,提出在新时期下的旧城更新应不仅仅关注物质空间层面,更应该重视产业和空间的协调和互促关系,以产业为基础,以空间为手段。在产业层面应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依托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推动产城融合,并进一步完善生活链和服务链,提升居民工作生活品质;在空间层面,基于产业发展的需求和土地自身的属性,对未来产值规模和空间规模进行精细评估和妥善布局,以适应旧城区空间寸土寸金的格局;实现城市产业和空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质增效”,将成为新时代下城市更新规划工作应贯彻的基本理念与原则。也因此,本次规划的思路和策略,体现当前更新的目的将不再是仅仅关注于空间环境改善或者是单纯的经济数字增长,而更关注老城区空间效率的提升,重视产业发展与空间、科教文化以及民生服务的统筹与对接,重视政府、企业和居民等多元化利益主体的生产生活需求的满足。参考文献[1]邹兵.增量规划、存量规划与政策规划[J].城市规划,2013.[2]吕新雷.长三角制造业空间集聚与扩散的实证研究——兼论城市产业转型及发展方向[J].现代城市研究,2010.[3]关于,阳建强.城市化中后期城市中心的功能转型与空间重构——以常州旧城中心区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3.[4]冯云廷.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过程中产业链网络的衍生[J].现代城市研究,2009.[5]王青,姚丽,陈志刚.城市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协调发展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3[6]李秀伟,路林,周彬学.城市产业布局规划编制方法研究——以北京市为例[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2.[7]官远发.上海环同济设计创意集聚区的构建[J].时代建筑,2010.[8]汪洪涛.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管理学刊,2013[9]简·雅各布斯.城市与国家财富[M].中信出版社,2008.[10]张茜,王红扬,索超.基于情景分析的城市产业网络发展研究——以海南省文昌市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2.作者简介王乐楠,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助理规划师段德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副院长

184.基于产业格局优化策略的城市更新研究 - 以西安碑林区城市更新项目为例 docx - 图文 

促关系是合理途径。通过加强下游附属产业建设,完善区域内的产业链,生活链和服务链以使得居民工作生活更为便利。它既提升了本地民众的生活品质,也增强了外来产业从业人员对本区域的归属感,使得城市及其产业得以可持续发展。随之而来的,城市空间也变得更有人气和活力。3优化策略由于不同城市的独特性,简单套用以上的理论成果并不能完全解决碑林区所面临的各类现实问题。项目组结合以上经验借鉴和场地自身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giw90e4gy3h0qq02ukg7f1wl0k4iy014ys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