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画绘画心理学知识
一、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理论分为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1) 涂鸦期(自我表现最初阶段2-4岁),涂鸦是视觉经验和身体、手指肌肉动作协调的一种产品,反映其身心状态。
(2) 样式化前期(再现的最初阶段4-7岁),儿童尝试用绘画语言与外界沟通;在对外界的探索中不断寻求新的观念,所以使用的象征符号经常改变。
(3) 样式化期(形态概念的成立7-9岁),这一时期的儿童终于发展出种种令自己满意的符号象征,这些符号会反复出现2~3年,称之为 样式!。
(4) 写实倾向的萌芽诞生(9-12岁),这一时期的儿童力图去发现自己与周围事物之间的真实联系。
在绘画中,他们开始打破惯用的形式,并注意到周围事物的细微变化20世纪80年代,美国艺术教育家、心理学家加登纳提出的 U型曲线发展模式。他认为儿童早期的绘画表现处于 U型的左高峰,之后跌到 U型的谷底,这时若持续努力,就有可能达到 U型的右高峰,成就完整的 U型发展,但是一般人都只是 L型的发展。这两种学说都与心理学家皮亚杰所主张的儿童绘画能力单一发展路线理论相一致。
二、 儿童画反映其独特的心理状态
儿童绘画是引领我们进入儿童心理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绘画所表现出来的儿童身心发展状态,如对空间的表现与智力、知觉、人格的发展有关,而图画的色彩则与情感情绪成长有密切关系,。有研究表明,线条的品质与作者的情感相关。每个儿童的不同绘
精品
.
画阶段,无论是在造型、用色或空间表现上均有特定的概念,综合各种见解,我们可以归纳从以下几方面来对儿童画进行理解
精品
.
第一、儿童绘画显示出的特点随年龄的提高,其复杂程度与作品的整体性也跟着提高;
第二、儿童偏向于夸张或省略作品中最有意义的内容,他们的作品反映出其生活经验与情感世界;
第三、学龄前后几年的儿童绘画强调样式化表现,后来逐渐发展到写实具象表现; 第四、儿童绘画反映出他们的生理发展,比如画中细节的详细程度与他们知觉上的成熟度相关,涂鸦期的线条也与他们的骨胳肌肉、手眼协调等发展相关;
第五、不同的内容与绘画方法可以让儿童有不同的目的驱使,比如描绘便于表达想法,而彩色绘制则便于情感抒发;
第六、儿童所用颜色、构图、样式等与他们的人格和社交相关;
第七、环境仍是影响学习的要素,但不同背景中的儿童,他们的创作视觉样式也大体相近;
第八、在绘画的成长过程中,存在着个性差别;
第九、儿童绘画是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是将自己的思想转化为视觉语言的一个过程。我们要用严谨的态度来看待儿童画,在解释儿童画之前,要先了解他们的社会、家庭、学校中的一些情况,综合判断,就可以很好的通过绘画来了解儿童的心理状态。
精品
儿童画绘画心理学知识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