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

1. (1分) (2017八上·江都期末) 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相应的汉字。

将午未午时候的阳光,澄黄的一片,有窗(líng)________横浸到室内,晶莹地四处射。我望着太阳那湛明的体质,像要(biàn)________别它那交织(xuàn)________烂的色泽,追逐它那不着痕迹的流动。地面上花影浮动,暗香吹拂,人随着晌午的光霭花气在变幻,那种动,柔谐婉转有如无声音乐,令人(yōu)________然轻快。

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

2. (7分) (2017七下·北京期中) 古诗词默写。 (1)

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崔颢) (2)

________,犹有花枝俏。(《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3)

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沁园春·雪》毛泽东) (4)

半匹红绡一丈绫,________。(《卖炭翁》白居易) (5)

《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以动衬静表现作者心境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 (6)

《破阵子》中表现战争场景壮观而激烈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

三、 课内阅读 (共1题;共1分)

3. (1分)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滕子京谪守巴陵郡________ ②前人之述备矣________ ③迁客骚人 , 多会于此________ ④薄暮冥冥 , 虎啸猿啼________ ⑤沙鸥翔集,锦鳞游泳________ ⑥则有去国怀乡________ ⑦予尝求古仁人之心________

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7分)

第 1 页 共 9 页

4. (7分) 综合运用。

某班开展“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1-3题。 (1) 【故事大盘点】

孔、孟及其弟子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孟母三迁”等。请你再写出两个与孔、孟相关的故事。 (2) 【成语大搜集】

《论语》《孟子》语言精练,含义丰富,有不少语句已经成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里,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一组成语,其中有两个不是出自《论语》《孟子》,请你找出来。(只填序号)

①温故知新②舍生取义③愚公移山④择善而从⑤任重道远⑥诲人不倦⑦一鼓作气⑧见贤思齐 (3) 【观点大讨论】

当今有不少家长效仿古代“孟母三迁”的做法,争先恐后地购买名校周边的“学区房”,请你用简明的语言阐述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0分)

5. (10分) 名著阅读,按要求答题。 (1)

根据《水浒》的叙述,梁山好汉议事的大厅,晁盖时称“ ”,宋江任寨主后改为“ ”。

(2)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是老舍笔下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劳动者形象,他本是农民,进城后以 为生。虎妞是祥子的妻子,也是车厂主 的女儿。

(3)

被誉为“共产主义的奇书” 小说《红岩》中,由于终年住在阴湿的牢房里,吃的是发霉的米饭,小振中长到八九岁时,个头却只有四五岁孩子那么高,成了一个大头细身、面黄肌瘦的孩子,难友们都疼爱地叫他 。五星红旗是 等人绣的。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

6. (2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人间第一爱 季羡林

大千世界,爱有多端,但是最纯真、最无私、最无要求回报之心、几乎近于本能的爱,就是母爱。古今中外谈

第 2 页 共 9 页

到母亲的文章,不胜枚举。我为什么只信“古今”而不讲“中外”呢?因为在这一方面,中外是不相同的。

谈到母亲,或回忆母亲的文章虽然很多,可是我在汗牛充栋的中国的古今典籍中,从来还没有见到哪一个文人学士把这方面的文章搜集在一起供人们阅读的。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件极大的憾事。

在年高德劭①为众人尊敬的钟敬文先生的启迪下,邓九平和他的友人们,付出很大的劳动和很多的时间,广闻博采,搜集现当代数百位作家、学者、艺术家回忆母亲的文章,这种异想天开有如张骞凿空之盛举,完全弥补了上面提到的憾事。他们给学术界立了一大功,将会受到中国学术界以及一般人民的欢迎,这是毫无问题的。

谈母亲的文章有什么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呢?每个人一生下来,受到人间的第一爱就是母爱,告诉他(她)人间并不凄清而是充满了温暖的是母亲。但是人间毕竟不总是充满了温暖的,你前进的道路上也并不总是铺满了玫瑰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遇到欢的时候,你会情不自禁地想要分给母亲一份;遇到悲的时候,你只要一想到母亲,你就会立即喜上心头,化悲为喜,又抖擞精神,抬起头来,勇敢地冲向人生的前程。

我曾经有一个说法:“回忆能净化人的灵魂。”我至今还坚持此说。你可以回忆你的老师,回忆你的朋友,回忆你的所有亲爱者,所有这一切回忆都能带给你甜蜜和温馨,甜蜜和温馨不正是净化和抚慰你的灵魂的醍醐②吗?但是,对母亲的回忆又岂是对老师和朋友等的回忆所能媲美的呢?

我是一个从小就失去母爱的人。这是我心中最大的创伤,虽起华佗或岐伯于地下,也是无法治愈我这个创伤的。我一生走遍大半个地球,不管到了什么地方,也不管是花前月下,只要想到我那可怜的母亲,眼泪使立即潸潸涌出。一直到了今天,我已是望九之年,还常有夜里梦见母亲哭着醒来的情况。嗟乎!此生已矣,我又不相信来生,奈之何哉!奈之何哉!

《韩诗外传》上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③这是古今同恨的事。惟愿读这一套书的读者们,仔细玩味每一篇文章中所蕴涵的意义,考虑一下自己对待父母的情况,再背诵一下孟郊那一首有名的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读者如能做出应有的结论,庶④不致辜负这一套珍贵的《新绿文丛》的期望。

注释:①年高德劭:年岁长,品德高。劭(shào),(品德)美好。②醍醐:tíhú,古时指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精华。③子欲养而亲不待:子女想要奉养父母而父母却过早地离开了人世。④庶:shù,几乎,差不多。

(1)

本文中称母爱为“人间第一爱”是因为这种爱 。(抄录原文回答) (2)

第二段末句“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件极大的憾事”中的“这”指的是 (不超过24个字)

(3)

第 3 页 共 9 页

文章4、5两段阐述谈母亲或回忆母亲的文章的价值和意义。不符合该文段意思的是哪几项( ) A . 可以知道人间并不凄清而是充满着温暖。

B . 想起母亲,眼泪就会潸潸涌出,甚至在睡梦里哭醒。 C . 即使华佗、歧伯再世也无法医治“我”心中的创伤。 D . 可以获得甜蜜和温馨,净化和抚慰自己的灵魂。

E . 在悲伤的时候,会化悲为喜,抖擞精神,勇敢地冲向人生的前程。 (4)

“《韩诗外传》上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古今同恨的事。” 这句话中的“恨”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古今同恨的事”?

“恨”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古今同恨的事”,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16分) (2018·衡阳)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

①雨后,我们常能闻到泥土的清香味儿。这些清香从哪儿来呢?据专家研究,它来自土中一种叫“放线菌”的细菌。

②土壤是种类繁多的细菌的乐园。在显微镜下,你会观察到这样一类与众不同的细菌:别的细菌多是圆形、椭圆形的,而它们看起来却是丝状的。那些丝状细菌有的像一棵树,树上有时还着“果实”,有的像一根草,仿佛还开着花,煞是好看。这类细菌生物学上统称为放线菌。

③放线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所以你看到它长得像一棵树也好,一根草也罢,其实都只是一个细胞。那些奇形怪状的丝,是它的菌丝。菌丝覆盖了很大的空间,这对于寻找食物大有好处。放线菌能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正是这种物质,让我们能闻到一股泥土的清香。

④为何雨后泥土的清香让人感受更明显呢?

⑤因为放线菌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细菌,它们一般喜欢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存。当土壤干旱的时候,它的菌丝就会在头部长出孢子。放线菌渐渐枯死后,留下的这些孢子只要遇到合适的条件,又会发芽,长成一个个放线菌。

⑥下雨时,雨水冲开了土壤,这些睛天时埋在土中的孢子长成的放就线菌随着空气中的小液滴四下弥漫。当它们被吸入鼻孔,我们就能感觉到一股泥土的清香。土地干旱越久就有越多的放线菌孢子存在,所以雨后泥上的清香在久旱之后尤其明显。

⑦放线菌的作用当然不只是让人闻到清香,它也是生产抗生素的宝库。时至今天,人类已经发现了50000多种抗生素,其中就有4000多种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如链霉素就是从土壤中一种叫“灰色链线菌”的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四环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也都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

第 4 页 共 9 页

⑧放线菌的作用还不止于此,我们平常烹饪时调味用的味精,也是通过它们制造的。如今,它们还是科学家研究生物发育、加胞分化的便利材料。

(1) 这篇文章采用了________顺序,主要说明了________和放线菌的作用。 (2) 文章第2段划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 文章介绍了放线菌的哪些作用?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以“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为题,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导读者去探究事物的本质 B . 放线菌不管它长得像一棵树,还是像一根草,其实都只是一个细胞。 C . 放线菌虽然在土壤干旱时会枯死,但过后都会发芽,长成一个个放线菌。

D . “它们一般喜欢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存”一句中“一般”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不能删去。

七、 对比阅读 (共1题;共19分)

8. (19分) (2015·恩施)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心乐之________ ③以其境过清________ (2)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②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3)

第②段写游鱼和潭水。描写游鱼了正面描写,还采用了________的手法,写出了游鱼的自由快乐,表现了作者

第 5 页 共 9 页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____ ④乃记之而去________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一、字词书写(共1题;共1分)1.(1分)(2017八上·江都期末)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相应的汉字。将午未午时候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gdog06hpt2mdyx423a46cyp27lzc201bno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