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大发展前景也不错。当然,现在的社会现象,专业对口是很难的所以也不排除一些其他的职业 2.低于选择 沿海地区 一些三角洲
或者比较有前景的地区
这些地方,食品行业相对其他地方可能比较重视,就业率会比较高,且这些地方公司也会比较多,需要的高技术人才也会很多。 四、实现计划
本人的学制为3年,在每一学年中,我的学习重点与心理特征都有所不同。根据这一自然的年限划分,我可以按学年为阶段目标,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按照每个阶段的不同目标和自身成长特点,制订一些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 短期计划 1.大一:探索期
目标: 职业生涯认知和规划。
首先要适应由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和环境的转变,重新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其次,要开始接触职业和职业生涯的概念,特别要重点了解自己未来所希望从事的职业或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进行初步的职业生涯设计;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提高交际沟通能力,建立良好的
人际关系。
2.大二:定向期 目标: 确定就业方向。
考虑未来的毕业方向,了解相关的活动,并以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为主,通过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等组织,培养和锻炼自己的领导组织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同时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尝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并要具有坚持性,最好能在课余时间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 3.大三:冲刺就业。 目标: 顺利就业
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面对走向社会的职业选择,情绪、情感活跃而复杂。认为自己的十几年的学习所得将得到检验,自己的潜力、优势、特长、能力将得到发挥。而在这个冲刺阶段我应该给自己做一个总结,首先检验自己已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前三年的准备是否已充实;然后,开始毕业后工作的申请,积极参加招聘活动,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最后,进行预习或模拟面试。 中期计划 目标: 工作顺利
能够成为高技术食品研发人员,有高级人员来给自己培训,工资待遇也不错,月薪3500到 6000之间。这一段时间是自己磨砺和锻炼的时刻,困难是一定会有的,但是能够通
过这些挫折锻炼自己,为自己未来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长期计划
目标: 享受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
成为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当然自己同时也会有一些食品研发,有自己的团队,能够带领新人,让他们也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够组建幸福家庭,生活幸福。这样工作到退休,然后自己有机会享受生活。 五、职业规划结束语
以上就是我的对于自己未来职业发展趋向的初步思考,我相信它是适合自己的。然而,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差距,但是大致的方面应该不会改变。
没有规划的求职注定是盲目的。同时,它也是此类人们求职失败乃至整个职业生涯平庸无为的主要原因所在。但是,即便有一份完备的职业规划,却没有践行之,那么这样的规划无异于一张废纸。有人说,在职业生涯的道路上,最幸运的人莫过于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而未雨绸缪的人;最成功的人则是那些通过自己的努力,一路披荆斩棘将既定目标一一实现的人。但“成功不相信眼泪”,“只有经历风雨才能见到彩虹”,不管我的职业生涯之既定规划实现的过程是何等的艰辛,我都会毅然前行,因为我已经是最幸运的人的了,最成功的人离我还会远吗?我坚信,通过自己的拼搏,我会有个成功的职业人生。
食品专业大一职业生涯规划书 第一部分:未来职业的选择
1、自我分析
(1)我的职业兴趣:对食品质量检测、项目开发等方面的业务比较感兴趣。
(2)我的能力和技能: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关专业知识。
(3)我的人格分析:性格有些内向但是希望工作中能够更好地锻炼自己。
(4)我的价值观分析:相对稳定的工作,更希望工作环境安静,同事之间关系和谐,不希望与人勾心斗角。 2、我的职业环境分析
(1)我的专业就业情况的分析:一般而言,目前食品就业的本科或研究生就业情况相比金融、IT、自动化、电气、材料等学科确实不大好,国内行情如此,接连不断的食品问题也说明食品行业和食品安全在国内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才出了很多事情:地沟油、毒大米、毒奶粉、三聚氰胺、瘦肉精...............;食品属于快速消费行业,附加值少,起薪较低,包括江南大学等毕业的研究生也基本如此,也有个别学的好的去Mars、中粮、茅台等做研发的,这类岗位的待遇还是相当不错的,具体就看个人能力和外语水平等综合素质和表现了
(2)我的目标企业分析: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啤酒”)的前身是1903年8月由德国商人和英国商人合资在青岛创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它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啤酒制造厂商,XX年北京奥运会官方赞助商,目前品牌价值亿元,居中国啤酒行业首位,跻身世界品牌500强。1993年7月15日,青岛啤酒股票(0168)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是中国内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业。同年8月27日,青岛啤酒(600600)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在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上世纪90年代后期,运用兼并重组、破产收购、合资建厂等多种资本运作方式,青岛啤酒在中国18个省、市、自治区拥有50多家啤酒生产基地,基本完成了全国性的战略布局。XX年度,青岛啤酒实现啤酒销售量591万千升,同比增长%;实现销售收入1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净利润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青岛啤酒远销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巴西等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九九三年六月经国家体改委批准, 由原青岛啤酒厂作为独家发起人并在吸收合并原中外合资青岛啤酒第二有限公司、中外合作青岛啤酒第三有限公司及国有青岛啤酒四厂的基础上创立了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成为全国首批九家境外上市的股份制试点企业之一。青啤公司于九三年六月在香港发行了H种股票并于七月十五日上市为首家在香港
食品专业大一职业生涯规划书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