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南珠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
科学谋划 群策群力 大力促进北海南珠产业发展
北海市人民政府 (2012年10月19日)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今天,广西南珠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广西首府—南宁隆重举行,这是我们期盼已久的一件大事、喜事,也是广西南珠产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大机遇。根据会议安排,我谨代表北海市人民政府作“关于加强行业管理,保障南珠产业发展”的主题发言,供大家讨论。
北海是著名的“南珠之乡”,所产南珠,以其细腻凝重、光润晶莹驰名中外,自古就有“东珠不如西珠,西珠不如南珠”之说,北海南珠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距今有4000多年的历史。自1958年中国第一颗海水人工养殖珍珠在我市诞生以来,南珠产业健康发展。从人工育苗、养殖、插核、育珠、收获、加工、销售到副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了产业化,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北海南珠产业发展现状和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在广大南珠从业者的积极建设下,北海南珠产业蓬勃发展。
1
1995年,全市珍珠养殖场发展到1977家,从业人员8000多人,养殖面积2912公顷,珍珠年产量8831公斤,占全国海水珍珠产量的45%以上,达到北海珍珠养殖史的高峰。随着北海旅游产业的发展,珍珠逐渐成为北海旅游购物行业重大门类,北海更成为中国珍珠最重要的销售区域之一,从而更加稳固了全国海水珍珠及珍珠系列产品集散中心的地位。目前北海市从事珍珠养殖、珍珠首饰加工和综合开发利用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达450家,开发产品580多种,整个珍珠产业从业人员达到2.5万人,有8万人从珍珠产业中受益。北海作为海水珍珠及珍珠系列产品主要集散地,年交易总额超过了8亿元,南珠产业已成为我市最具资源优势和历史文化品牌的特色优势产业。回顾我市南珠发展历程,主要成效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科技兴珠有了新成效。我市在深水育珠、象形珍珠开发、海水彩色珍珠定向培育、大型优质珍珠品种白蝶贝、黑蝶贝育苗与育珠试验、天然牛磺酸提取,珍珠药物、化妆品、保健食品开发,无损快速测量珠层厚度等先进技术方面,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如:“海水彩色珍珠定向培育技术”、“马氏珠母贝珍珠养殖技术规程”、“海水养殖珍珠等级”、“光电珍珠检测仪研究与应用”、 “珍珠活性系列护肤品”、“珍珠明目滴眼液”等成果,其中获国家专利技术1项,获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成果2项,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二)加工开发有了新提高。北海南珠综合利用在国内海水珍珠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主要体现在企业多、规模大、品种全、
2
产值高、经济效益较好。北海从事珍珠综合利用的企业有18家,产品包括药品、食品、护肤品、工艺品。其中药品类北海国发的“海宝”牌珍珠明目滴眼液、珍珠末、珍珠层粉,东方创美公司的“名门闺秀”系列护肤品,广西黑珍珠化妆品公司的“黑珍珠”系列护肤品,北海国发的“海宝”系列护肤品,产品倍受青睐,在全国同类行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市场培育有了新活力。1996年7月,中国最大的海水珍珠交易市场“中国南珠城”在北海落成开业,之后先后规划建立了北海珍珠城、外沙岛的珍珠批发零售市场、红帆步行街、北海银滩、珠海路老街。北海市政府于1996年在中国南珠城举办首届“北海国际海水珍珠原珠交易会”,于1991年、1993年、1997年、2004年先后成功举办了四届“北海国际珍珠节”。在第四届“北海国际珍珠节”期间,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走进北海,同时举办中国〃北海国际珠宝交易会、北海珍珠产业发展论坛等活动。2010年举办北海国际南珠文化展览会暨南珠精品交易会。2010年5月,北海“珍珠仙女”进驻上海世博会,成为广西馆的镇馆之宝,让广西南珠走向世界,让世界通过南珠了解广西。北海成为国内海水珍珠及珍珠系列产品的主要集散地,每年内销的海水珍珠有50%通过北海走向市场,是名副其实的“珠城”。
(四)产业管理有了新举措。我市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南珠资源的保护和南珠产业规范化管理,建立了“珍珠贝资源繁殖保护区”,颁布了《北海市珍珠贝资源繁殖保护区管理暂行规定》。每年从政府预算中拨出专项经费用于马氏珠母贝人工放流增殖,制订了《海水养殖珍珠等级》标准、《马氏珠母贝原种》标准、《马氏珠母贝养殖技术规范》、《地理标志产品 合浦南珠》和《合浦南
3
珠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级“马氏珠母贝原种场” 和“珍珠及珍珠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落户北海,“合浦南珠”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等,使我市南珠资源保护和产业规划管理有法可依。同时,从去年开始,我市认真研究制订南珠产业发展规划。南珠产业发展规划的出台和实施,将填补我市南珠产业发展史的空白,对保护好、发展好南珠,重振南珠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北海南珠产业存在问题
北海珍珠养殖业有过辉煌,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尤其是2007年以来,由于临海工业快速发展,城市规划与海洋功能区划调整,珍珠养殖用海大幅度压缩,再加上2008年的严寒冻灾影响,致使养殖规模和产量急剧滑坡,产业比较效益下降。2009年以来,全市珍珠养殖只有几十户,插贝几十万只,珍珠养殖业跌到20年以来的最低谷。此外,传统养殖场地因长期超负荷养殖而老化,已不适宜优质珍珠养殖;马氏珠母贝种质退化以致生长慢、抗逆性差,影响珍珠质量和效益;财政投入不足,科技创新发展滞后,发展后劲不足;市场监管有待加强。
三、采取措施,加大力度,大力促进北海南珠产业发展 自治区党委郭声琨书记在广西社科院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开放研究岗位杨亚非同志呈报的《危机中的生机,困境中的希望——广西南珠产业可持续发展调研报告》上批示:“南珠是广西的名片,是一种海洋生态良好的标志,也是一个农民致富的产业,一定要保护好、发展好”。 自治区党委危朝安副书记也作出批示:“重振南珠”。北海作为南珠主产地和南珠产业的中心集散地,一定要把南珠保护好、发展好,要重振南珠,是我们肩负的神圣使命,这
4
关系到保护广西的名片、发展农民致富产业的大事。作为南珠主产地的北海市人民政府,加强南珠行业管理尤显重要。
北海南珠产业发展的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及北海市委市政府对振兴南珠产业的重要指示,调整优化养殖区域,规范养殖技术,生产精品南珠;积极发展壮大珍珠首饰加工及销售等传统产业;大力扶持以提取珍珠有效成份,生产海洋药物,美容化妆和保健品为主的海洋产业;培育发展以南珠为特色的沿海旅游业和以南珠为题材的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优化南珠产业结构,做优做强南珠产业,推动北海经济全面发展。
北海南珠产业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市珍珠产量达4.5吨,南珠产业产值达60亿元,二、三产业比重达90%以上;到2020年,珍珠产量达10吨,南珠产业产值达150亿元,二、三产业比重达93%以上。
(按照以上发展思路,)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我市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加强行业管理,促进南珠产业协调发展。
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重视南珠产业发展,加强行业管理,采取措施,全力促进南珠产业协调发展。
一是于今年年底前完成《北海市南珠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修编,并以市政府名义颁布实施,保证南珠养殖、加工、贸易、机构建设等南珠产业建设用海、用地需要,尤其要确保珍珠养殖用海,规划铁山港区白龙和合浦山口乌坭2个海域共7万亩,作为我市永久性的珍珠养殖基地,以利于南珠产业的持续发展。
5
南珠专题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