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介绍
大气科学是研究大气的各种现象(包括人类活动对它的影响),这些现象的演变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一门学科。大气科学是地球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大气科学的分支学科主要有大气探测、气候学、天气学、动力气象学、大气物理学、大气化学、人工影响天气、应用气象学等。
大气科学是地球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覆盖整个地球的大气圈。此外,还研究太阳系其他行星的大气。大气圈,特别是地球表面的低层大气,以及和它相关的水圈、岩石圈、生物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环境。大气的各种现象及其变化过程,既可带来雨泽和温暖,造福人类;也可造成酷暑严寒,以至旱涝风雹等灾害,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安全。人类在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也不断地影响着自然环境(包括大气)。如何认识大气中的各种现象,如何及时而又正确地预报未来的天气、气候,并对不利的天气、气候条件进行人工调节和防御,是人类自古以来一直不断探索的领域。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的迅速发展,大气科学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巨大作用日益显著,其研究领域已经越出通常所称的气象学的范围。
目前开设此专业的院校共有22所,如下图:
根据一些调查数据来看,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常年位列报考前列。而部分科研院所、地处中西部或名气一般的院校缺存在年 年招不满的情况。背后的原因值得研究,从2005至今的十几年间,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约80%,学历通胀现象严重(或者说学历贬值),用人单位就不只看是否有研究生学历了,更看重的就成了研究生毕业院校的名气,国家机关、国企、知名外企等“香饽饽”也格外看重学生背景,甚至“985、211\成了最基本选拔条件,这导致考生更加愿意追逐\名校”。而考研备考周期长、花费多、环节复杂,使得不少考生关注“性价比”,“好不容易考一回, 要考就考个好的!”基本成了多数考生的共识。
除了就业竞争层面的原因,“985、211、34所自主招生”等名校因办学历史悠久,教学质量和培养水平优势明显,加之国家在科研经费和政策上的倾斜,毕业生整体水平相对普通院校更有保障。分析
考研报考地区的分布,冷热两极分化的现象仍然明显,一是由院校分布的不平衡导致的,985、211多数集中在北厂和中东部发达地区(代表研究生培养最高水平的34所自主招生单位,北京就有7所,而除北京、天津以外的华北四省只有1所),所以北京、上海、江苏、天津等省市报考人数位居前列也就不奇怪了。
除了名校林立、优质教育资源集中的原因之外,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是不可忽视的,热门专业主要集中在经济、管理、法学大类,这些专业要求研究生在读期间除了学习理论知识,还必须参加足够多的社会实践,而在经济发达省份,有价值的实践平台或机会明显更多。从就业的一般规律看,在哪里读书基本就在哪里就业,也导致看重发展空间和机会的考生往往一步到位选择中东部省份。
专业难度
首先,考大气科学,难度还是有的,我了解过的考研去处,总有一些强大的困难。例如,复旦大气科学,专业课简单而数学较难,还有的,例如中科院,气科院,专业课有难度。不过山路艰险方能体会攀登的乐趣哇,这点怕什么呢?
其次,大气科学,跟地学比较相似跟环境也沾边,例如浙大的气象我没记错的话是归于地质学的,而复旦则归于环境下面。所以也算是不那么带有显著特征的专业~目前咱们该怎么办呢?专业课课本看一下,看看难度是否会打倒你的乐趣呢?然后数学好好学哇。大气科学是纯理科学科,数学或者物理方面有困难,一定要先看自身情况,再做决定。
再给大家发一下考区的划分,大家看一下自己属于哪个区域的考生,这也是和你考研难度挂钩的。
*A类考生:报考地处一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B类考生: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一区系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
二区系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
就业前景
一、事业单位。本科生大部分去的是全国各地的市气象局、县气象局、机场、空管、环境监测站(环保局),也有去海洋局的。大部分人的工作是做天气预报或气象信息服务。本科去省局很难。硕士则有相当一大部分去了xx省气象局、xx市气象局。气象局的核心工作是业务和值班(大概率是要值夜班)。此外,还要写各种报告、学习各种文件。需要注意的是,气象局是业务部门,并不是搞科研的地方,不具备搞科研的硬件软件。中国气象局下属的一院八所倒是科研部门,除了一院即气科院之外,其他八所的科研力量相对薄弱。
同级同学硕士毕业有去国家海洋局的,要去南极驻守几个月,工资自然几十万了。去南极科考是很惊险刺激的,不过,这个得有好身体啊。值得一提的是,有个别非常幸运的本科、硕士毕业生去xx卫星发射中心了,为祖国的卫星发射任务提供气象保障,这是非常值得
自豪的!博士毕业生有去中央气象台/国家气候中心以及各省、各市气象局/气候中心搞预报和科研的。搞科研,必须具有博士学历,硕士毕业生一般只能从事简单的技术应用研究,复杂深入的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只有博士才能胜任。
二、气象科技公司本科和硕士毕业生去的公司有:金风科技(风电公司)、北京瑞科同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风电、太阳能发电)、北方大贤风电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卫星服务)、象辑科技(精细气象预报服务)、中科三清科技有限公司(环境污染防治服务)......博士毕业生去这些气象科技公司的比较少。顺便说一下,准备去气象科技公司工作的同学,建议在学期间着重学习大气数值模式的模拟和数据分析处理能力。
三、科研院校不少同学硕士毕业去了xx省电力设计院、xx省环境科学研究院、xx省水利设计研究院等等。博士毕业生去这些地方研究院的很少。
各高校、中科院各分院一般只要博士,硕士很难进去。硕士进去也只能当助理。硕士毕业生也有去中学当老师的。博士毕业生去双非高校当老师的,还是不少的。博士毕业入职985/211高校、中科院各分院越来越难了。除了少数比较幸运的,直接入职当老师,大部分博士毕业生都要做博士后、专职研究员之类的(尤其是去985高校、中科院)。一般都是2~6年合同制,合同期限内,申请到一定数额的项目经费、发表一定数目的论文,考核通过后,入职副教授/副研究员,才算正式拿到编制岗位。博士毕业生从事教学和科研的占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