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机制加速了短期总供给曲线向长期总供给曲线行进的行程。
⑤滞胀的产生的原因是一旦经济处于高通货膨胀预期的短期费力普斯曲线上,衰退就会将实际通货膨胀推到低于预期通货膨胀,但是通货膨胀的绝对水平仍保持在高水平。
⑥理性预期是基于将来的信息进行预期的,而传统预期是基于历史的信息进行的预期的。因而与传统预期相比,理性预期的结果有很强的跳跃性。因而它非常适合预测货币增长大幅波动的情况。
2.工资-失业关系:为什么工资是黏性的?
①工资随时间缓慢变化,而不是充分和快速地灵活变化来确保每一时刻充分就业时,工资就是黏性的,或者工资调整迟缓。
②工资的缓慢调整来源于工人对价格变动的反应迟缓,或者是由于有关价格变动的信息不完全。
③因为经济中的厂商不可能聚在一起协调其价格的提高事宜,每家厂商只能在现行价格水平上,通过商品需求的增加,感受到货表存量变动的影响时,才缓慢地提高其价格。 ④解雇劳动力需要耗费解雇成本,雇佣成本和培训成本,其结果是部人对外部人具有一种优势。部人-外部人模型预言工资对失业不会做出足够大的反应。 3.从菲利普斯曲线到总供给曲线
①奥肯定律认为失业率多变动一个百分点,GDP将多变动ω=2个百分点:
Y?Y*???(u?u*)Y*
②价格与成本的关系——价格与产品单位劳动成本成正比:
p?(1?z)Wa
W代表每小时工资,a代表每小时生产的产品数,z为常数,p为价格。 ③推导过程:
Wt?1?Wt??te?1??(u?u*)Wt
由②可知工资上涨率等于价格上涨率,故有:
pt?1?pt??te?1??(u?u*)pt
Pte?pt?1由于
?te?1=
pt ,同时代入①,得:
S. . . . . ..
.. . .. . .
pt?1?Pte?1?pt常简化为
?Y?Y*()?Y*
pt?1?pte?1[1??(Y?Y*)]
(七)通货膨胀和失业的解剖 1.失业
①失业的唯一最大代价是产出的损失。
②衰退的损失主要由那些失去工作的人不合比例地过重承担了。 2.通货膨胀
①极高的通货膨胀会使得货币不再是有用的交换中介。
②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会引起经济中财富的重大再分配(利债务人不利债权人)。 3.失业的解剖
①劳动力:声称自己是失业的人和声称自己是已经就业的人。
②失业者:一个没有工作的人或在过去的4周里曾努力寻找工作的人或已被解聘4周以后,正等待被召回复工的人。
③就业者:从事任何一份工作的人(无论是否有报酬)或因某种原因暂时离开其工作岗位或其工作企业的人。
④失业后备军:第一次找工作的人;停止工作以便寻找其他就业机会的人;被暂时解雇的人;由于被开除或者因为企业倒闭而失去工作的人。
⑤当加入失业后备军的人比离开的人多时,失业就会增加。
⑥体现在奥肯定律中的是失业与产出的同期关系,但就动态的角度说,失业变动往往滞后于产出变动。
⑦观察失业流出流入的两条途径:劳动力市场的变动以及失业平均持续时间。 4.充分就业
①失业的持续时间除了取决于周期性因素,还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特征: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服务组织是否完善,劳动力的人口统计构成,能否获取失业救济金。失业的频率取决于经济中不同企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差异以及新工人进入劳动力行列的速度。而失业的持续时间或失业的频率决定了自然失业率u*。
②自然失业率的估计值是劳动力中各组人群的自然失业率的加权平均数。这一组别一般是人口统计组别。
S. . . . . ..
.. . .. . .
③失业呆滞是指持续的高失业率时期抬高了自然失业率。
④降低自然失业率的方法:为青年提供技术培训并且降低最低工资;在权衡失业者遭受的痛苦的前提下,降低失业救济金。 5.失业的代价
①奥肯定律估计失业者承担了失业率上升的所有产出损失。
②失业救济金分摊了这种损失,同时,闲暇和税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失业者进行了补偿,但总体来说失业对穷人的打击要比对富人来得大。 6.通货膨胀的代价
①完全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将引起“皮鞋成本”和“菜单成本”,前者主要是指通货膨胀会使得人们更多地去银行,从而产生更多的费用;后者主要是指由于通货膨胀,人们要相应调整菜单价格,因此造成了更多的费用。
②不完全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引起了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财富再分配,特别是当政府作为主要的净名义债务人时,主要的再分配是在政府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进行的。 7.通货膨胀与指数化:防止通货膨胀影响的经济
①指数化能够使得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所带来的绝大多数代价消失。
②但每当发生冲击,需要改变相对价格时,指数化工资往往使得这种调整变得困难。另外,指数化在实践运用时相当复杂,同时,会消弱政府抑制通货膨胀的决心,使经济情况更加恶化。
8.轻微的通货膨胀对经济有好处吗?
轻微的通货膨胀提供了一种不削减名义工资而降低实际工资的必要机制,有利于经济增长。 9.政治性经济周期理论
该理论预测经济周期反映出选举周期的时间表。虽然经验证据显示,竞选周期相对于经济周期是不完全规则的,但这一预测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八)政策预览
1.关于政策实践的一个中级水平的观点
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可以被用来影响经济,但在美国,大多数短期变化都是由货币政策推动的,而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投票决定了货币政策。
②联邦实际上所作的事就是决定经济中的一个关键性利率——联邦基准利率,FOMC一般每6周召开一次会议来确定它。
③中央银行致力于围绕一个可维持的目标来稳定经济活动,而不是提高经济活动程度。
S. . . . . ..
.. . .. . .
④通过利率影响货币供给,是政策的关键。 2.对封闭环路和开放环路的控制
①在开放环路控制系统中,政策制定者要根据他们自己认为将会达到的通货膨胀的水平上设置利率。
②在封闭环路控制系统中,政策制定者要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作出调整控制。一般而言,封闭环路系统更好一些。 (九)收入与支出 1.总需求与均衡产出 ①总需求:AD=C+I+G+NX
②当生产的数量等于需求的数量时,产出处于均平。因此,当Y=AD=C+I+G+NX时,经济处于均衡产出水平。
③当总需求与产出不相等时,则出现非计划库存投资或负投资,可将其概括为IU=Y-AD。IU是非计划的库存增加。当有过量库存积累时,厂商会减少生产;反之,厂商将减少库存以满足需求。 2.消费函数与总需求
①消费与收入的关系:C?C?cY,c为边际消费倾向(MPC)
②消费与储蓄的关系:由于S≡Y-C,故有S??C?(1?c)Y,(1-c)为边际储蓄倾向(MPS) ③消费、总需求与自主支出: 当消费决定于可支配收入时,有:
YD=Y-TA+TR,C?C?cYD?C?c(Y?TA?TR) 假设I,G,TA,TR,NX均为外生变量,那么有:
AD?C?I?G?NX?C?c(Y?TA?TR)?I?G?NX?A?cY
其中A是自主支出。
④均衡收入与均衡产出:由P175页图可知,当实际产出Y小于均衡产出Y0时,IU<0,厂商会减少计划库存以满足总需求,直到Y=Y0,当实际产出Y大于均衡产出Y0时,IU>0,厂商会减少生产,直到Y=Y0。
⑤由AD?A?cY和Y=AD联立得均衡产出
Y0?1A1?c。由此我们可以将产出变动与自
S. . . . . ..
.. . .. . .
主支出联系起来。
⑥储蓄与投资:收入既可以花费出去,储蓄起来,又可以缴纳税款,故而有Y=C+S+TA-TR,又由Y=C+I+G+NX,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有用的公式:I=S+(TA-TR-G)-NX,其中TA-TR-G为政府预算盈余。
Ps.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了第二章的恒等式。 3.乘数
ΔAD?ΔA?cΔA?c2ΔA???ΔA(1?c?c2??)?①
1ΔA?ΔY01?c,其中ΔA为
自主性支出,cΔA为第一轮的引致支出,在省略政府领域与对外贸易的特殊情况下,定义
??乘数
11?c。
②两点提醒:
I.乘数在这个十分简化的收入决定模型中,必然大于1,但在第11章讨论挤出时,将会看到在那种情况下它小于1。
II.乘数一次在经济学中更普遍地用来表示一个外生变量(其水平不在所考察的理论中决定)变动一单位对某个生变量(其水平由所研究的理论加以说明)的效应。例如,人们可以谈论货币供应的变化对失业水平的乘数。但是,这个名词的经典用法就想我们在这里的用法一样,表明自主性支出变动对均衡产出的效应。 4.政府领域
①令AD?C?I?G?NX?C?c(Y?TA?TR)?I?G?NX?A?cY中的TA=tY
Y0?时,即采用比例税的形式,最后求得乘数。
1A1?c(1?t),因此我们可以发现所得税降低了
②比例所得税是自动稳定器这一重要概念的例证。失业救济金TR也有此功能。
③由于政府支出和税收均是自主性需求的一部分,故他们一样影响收入水平,影响的程度由
?G?政府支出乘数5.预算
11?c(1?t)决定。
①预算盈余是政府岁入、税收超过其包括采购产品、劳务与转移支出在的总支出以外的部分:
S. . . . . ..
中级宏观经济学期末终极复习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