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程大学中期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2014-2018)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专业建设水平,切实提高专业设置与学校定位的契合度,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改革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意见(2014-2020年)》及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高等学校编制中期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西安工程大学“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学校专业建设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办学定位及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思路
(一)学校定位
西安工程大学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以纺织服装为特色的高等学校。我校历经100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纺织、服装为特色,工、理、文、管、经、法、教、艺等多科性特色鲜明的高校。学校现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类型定位: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层次定位:稳定本科教育;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加快扩展留学生教育;构建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多层次教育体系。
特色定位:提升纺织服装学科特色,整合大纺织学科链。
人才培养定位: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具有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作风朴实和积极进取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科发展定位:以工学为主干、文理为支撑、艺工相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服务面向定位:立足陕西、面向全国,积极为区域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服务。 (二)中长期发展与规划的思路
围绕学校“特色鲜明、多学科综合发展”的发展目标,适度控制本科专业总量,重点放在优化和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上,在发挥传统特色学科和专业优势的同时,重点发展适应西部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需要的专业。既有能体现我校资源优势的纺织服装学科链中5大特色学科群,即纺织工程、纺织机电、纺织
1
信息与控制、服装工程、纺织营销与管理的相关专业,又要有已形成特色的艺术类专业及其他理工科专业。
依托纺织行业发展和陕西区域经济社会趋势,优化结构,合理布局,提升内涵,依托学科发展促进专业建设,建设特色专业群和优势专业群。进一步强化纺织服装等特色专业的突出优势和特色,促进专业间交叉、渗透、融合,使专业结构更加完善;同时结合现代高新科技知识,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体系,拓展延伸专业方向,将传统特色专业建设成国内有影响、有地位的优势专业。
1. 优化专业结构,完善专业体系
充分发挥纺织服装学科专业的特色优势,带动理工和文管类专业的发展,形成“一干两翼”的专业结构布局;进一步保持并加强我校传统优势专业;着力培养一批实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的专业,使之成为学校未来发展的支撑专业或带头专业,全面提升我校的整体实力。
2. 整合纺织服装专业链
依托我校纺织服装学科链中纺织、服装、纺织机械、纺织信息控制、纺织经济管理(5+x)五大学科,建立覆盖纺织服装全过程的优势专业链,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建设五大创新研究院,形成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纺织学科群。
3. 发展新兴优势特色专业
围绕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和陕西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关于振兴装备制造业、发展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要求,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学科专业建设。采用设立研究所、自主设立二级学科和本科专业方向等方式,涉足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跟踪前沿性、趋势性重大方向的研究,设置符合新兴产业发展要求的专业。
二、现有专业建设基本情况
(一)办学基本条件
学校现有金花、临潼两个校区,占地108万平方米。设有纺织与材料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管理学院、服装与艺术设
2
计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理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艺术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中澳国际学院)和体育部、思政部等13个教学单位。现有实验室5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国家级和省部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4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公共服务平台1个。各类在校学生24000余人,其中本科生20000余人,研究生2000余人。 (二)专业设置与重点专业建设现状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60个(表一),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纺织工程、轻化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艺术设计),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服装设计与工程、纺织工程),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5个(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轻化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省级特色专业9个(纺织工程、轻化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艺术设计、动画、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4个(服装设计与工程、纺织工程、应用物理、服装与服饰设计)。陕西省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学科),省级重点学科2个(纺织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省级特色学科1个(管理科学与工程)。省级教学团队10个(纺织工程专业教学团队、计算机专业硬件课程体系教学团队、艺术类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团队、服装设计与工程教学团队、工程图学教学团队、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服装文化教学团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团队、应用物理教学团队、服装与服饰教学团队),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7个(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艺术设计类“3+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数学类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纺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电气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服装与服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精品课程及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8门。
表一 西安工程大学专业设置一览表
3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学 院 名 称 专 业 名 称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专 业 代 码 080407 081601 081603T 081701 080201 080202 080203 080205 081702 120701 080206 080301 080601 080701 080703 080801 130308 070302 081002 081001 081003 081301 083001 082502 082503 020401 120102 120201K 120202 120203K 120402 120206 我校授予 学位门类 纺织与材料学院 纺织工程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 轻化工程 机械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 及其自动化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工业设计 包装工程 工业工程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测控技术与仪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机电工程学院 工学 电子信息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自动化 录音艺术 应用化学 建筑环境与 能源应用工程 土木工程 艺术学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化学工程与工艺 生物工程 环境工程 环境科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工商管理 工学 理学 经济学 管理学院 市场营销 会计学 行政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管理学
4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艺术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学院 理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广告学 服装设计与工程 表演 美术学 摄影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产品设计 服装与服饰设计 法学 汉语言文学 汉语国际教育 英语 数学与应用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应用物理学 统计学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教育技术学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网络工程 数字媒体技术 广播电视编导 播音与主持艺术 影视摄影与制作 动画 050303 081602 130301 130401 130404 130502 130503 130504 130505 文学 工学 艺术学 法学 文学 理学 工学 理学 工学 030101K 050101 050103 050201 070101 070102 070202 071201 080704 040104 080714T 080901 080902 080903 080906 130305 130309 艺术学 130311T 130310 (三)师资队伍现状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2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6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400余人;二、三级教授32人,正副教授700余人;国家级有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