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是竹慧,人主有死者。 是是蒿慧,兵起,军幾(飢)。 是是苦慧,天下兵起,若在外归。
这幅帛书是汉初人抄录的,但原书据考证当是战国晚期楚国人所著,因此一些学者(如裘锡圭、梅祖麟等)认为系词“是”大该在战国后期就产生了。如果这一看法成立的话,战国晚期一些传世典籍中出现的个别类似系词“是”的句子也就可以理解了,如:
郑县人有得车轭者,而不知其名,问人曰:“此何种也,”对曰:“此车轭也。”俄又复得一,问人曰:“此是何种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当然,系词“是”由产生到发展成熟是有一个过程的,早期的系词“是”在使用和分布上还受到一些限制,比如否定形式(非是、不是)出现较晚,主语多由代词充当,“是”前常有副词修饰等。学者们也已注意到了这些问题并试图加以解释,譬如有些学者以是否出现否定形式作为判定系词“是”产生时代的标准(荷兰学者许理和就认为东汉以前的“是”只能算是准系词或半系词);有些学者认为系词“是”是由指示代词“是”演变而来的(如王力、郭锡良等);有学者则认为系词“是”来源于形容词的“是”
(如冯春田)。与此相关的一些问题仍在探讨中,但无疑,越来越多出土文献材料的出现并利用已成为人们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些问题的重要依据和出发点。
相关的研究成果请参看:
王 力:《中国文法中的系词》, 龙虫并雕斋文集(第一册)。 《汉语史稿》(中册),中华书局,1958。
洪 诚:《论南北朝以前汉语中的系词》,汉语史论文集, 梅祖麟:《汉语语法史中几个反复出现的演变方式》,古汉语语
法论集,郭锡良主编,语文出版社,1998。
冯春田:《从王充〈论衡〉看有关系词“是”的问题》,两汉汉语研究,程湘清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
裘锡圭:《谈谈古文字资料对古汉语研究的重要性》,中国语文,1979年第6期。
郭锡良:《关于系词“是”产生时代和来源论争的几点认识》,王力先生纪念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
许理和:《最早的佛经译文中的东汉口语成分》(蒋绍愚译),语言学论丛,第十四辑。
出土文献材料对汉语史研究的价值自然不限于语法,在语音、词汇、文字等方面也都有其不可忽视和替代的独有价值,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出现。但总的来看,重视的程度还不够强,利用的材料范围还不够广,今后需要做的工作仍很多。
三(利用出土简帛材料进行汉语史研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地域(方言)与时代问题
出土简帛文献材料就其发掘地而言,涉及的地区很广,除一大部分出土于古楚地(湖南、湖北)以外,在西北(甘肃、内蒙、新疆)、华北(河北)、华东(山东、江苏)等地区都有分布。因此在利用这部分材料时,需要考虑材料本身所反映的地域(方言)因素。比如上面所举的反复问句问题,“VP+Neg+ VP”式只出现在睡虎地秦简中,而在其他地区出土的同时代文献中不见,或许就是战国晚期秦国方言的反映。大西克也对并列连词“及”和“与”的考察也很好说明了这一问题。
就时代而言,出土简帛文献材料入葬时间涉及从战国到东汉的各个时代,一般来讲,入葬时间并不一定就是文献的写成年代,其中的情形非常复杂。有的与陪葬时代比较接近,有的则可能相距甚远,因此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入葬时间只是为我们确定了文献的绝对下限年代,但其上限时代仍须谨慎研
究。即使是同一批或同一墓穴出土的文献,其成书时代也往往各不相同,象郭店楚简、睡虎地秦简、银雀山汉简等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利用这些材料时应该考虑到。
2( 出土文献与传世典籍的关系问题
我们知道,由于古书传抄保存不易,经历代展转传刻,现存传世典籍不同程度都有乖舛谬误之处,大多已非原貌。出土文献由于入葬时间较早,不存在后代的改动问题,保存原貌的可能性相对更大些,且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材料有同名或可相对照的传世典籍,这无疑对我们了解古籍的真实面貌提供了宝贵的依据和参考,而这也正是出土文献的可贵之处。所以校勘学家总是非常重视利用出土文献以订正传世典籍的错误,这方面的经典例证很多,不必多说。
在这里我们需要着重强调的是问题的另一方面,即对出土文献也不能过分迷信和依赖。抄手抄写质量的好坏以及抄写时所依
据的版本好坏都会影响到出土文献材料本身的质量和价值。利用传世典籍来校正出土文献的错误,这样的例子也是很多的。因此,利用出土材料进行研究时对此应该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既要高度重视,又要避免过于迷信。
3( 注意出土文献与传世典籍(指相同文献)中反映出的古今语法变化 这里只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裘锡圭先生在《考古发现的秦汉文字资料对于校读古籍的重要性》(《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5期)中曾将几种出土竹简本和帛书本跟今本传世典籍对照发现,否定词“弗”字在今本中被改作“不”的现象非常普遍。例如帛书本《老子》里有很多“弗”字,在今本传世《老子》里几乎全被改作“不”。显然这是不同时代语法变化的反映。
语序的变动也反映了古今语法的发展,《战国纵横家书》第十五章里的“未之尝有也”在今本《战国策?魏策三》中作“未尝有之也”。
介词“于”的有无同样反映的是不同时代语法的变化。银雀山出土竹简本《孙子兵法》中主要动词后一般不用“于”字介宾短语,而与之相应的传世本《孙子兵法》多用“于”字引介宾语。请看下面几组例句(各组中A句为竹简本,B句为传世本):
(1)A([故君之]所以患军[者三]。(谋攻) B(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谋攻)
(2)A(昔善守者臧(藏)九地之下,动九天之上。(形) B(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形) (3)A(?行千里而不畏,行无人之地也。(实虚) B(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