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资料参考
受力和表现力,可谓一举两得。
7、简写。要求学生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语言组织结构形式,概括提炼课文的内容,字数一般为原文的三分之一左右,以此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能力。这种练笔以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为主,却不是段意的简单结合,不至于让学生失去对课文的品读趣味性。
8、扩写。对于那些比较简短的文章,可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基础上对课文的某些部分进行扩写:或给句子加修饰成分,或给人物加外貌和心理活动描写,或扩充情节。扩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9、续写。在学完某篇课文后,让学生通过想象进行续写练习,这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写作能力不无裨益。学生也乐于学、乐于写。例如学完《小摄影师》一课后,我启发学生说:“小男孩究竟会不会再来帮高尔基照相呢?”大多数学生都回答“会”,并且说出了各种各样的理由。“如果小男孩和高尔基再次见面,你猜他们会有什么样的对话呢?这一次小男孩能成功拍到相吗?请大家通过想象,为这篇课文写写续篇。”后来,有的写小男孩见到了高尔基后,不仅成功地帮高尔基照相,还和高尔基成了好朋友,有的写小男孩邀请高尔基到学校为同学开讲座,有的写小男孩家庭条件十分困难,高尔基在后来一直资助小男孩读书,直到后来小男孩也成了一名作家……我惊讶地发现,孩子们的想象力是如此丰富,他们的视野是如此开阔。只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就能提高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同时也让他们对文本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阅读教学中的写作渗透
富兰克林说过:“空袋子难以直立。”写作文,平时的储备非常重要。写作规律、素材、技法的积累储存是多方面的,其中最直接、可供利用的素材恐怕还是语文课本。初中语文课本名篇佳作荟萃,用好用足这处宝藏,对写作是大有裨益的。
阅读与写作教学删繁就简特别重要,具体教学中应该分解目标,化整为零,一节课训练一个点:文笔优美的课文,就重点训练积累优美词语、句子,多采用仿写的形式进行训练;人物描写传神的课文,就抓住关键词句去体会人物形象和情感,多采用修辞方法的综合运用进行训练;写作方法巧妙的课文,就重点体会写法,多采用读悟仿的形式进行训练;谋篇布局精当的课文,就重点进行整体感悟,多采用学以致用的形式进行训练……这样,既避免了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又因任务相对简单,有充足的时间,使写作训练落到实处。
一、在阅读教学中给学生引入写作源泉
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在分析讲解完课文后,从课文中挖掘写作源泉进行“课文作文”,教给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深入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个性。
教学呈现:
请学生补写内容在横线上或回答问题。例如:
(1)“父亲”原本“叫旅馆里的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
怕茶房不妥帖”。
提示:可想象“父亲”怎样地再三嘱咐,怎样甚是仔细;可设计一些“父亲”认为茶房不妥帖的情节。如倒茶水、放行李等。注意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
(2)到南京后,有朋友约“我”去游逛,请想象“我”的所见所感。
提示:可选一二处景物进行描写。注意景物中一定要有颜色、声音、人的活动,还得结合作品的气氛、人物的心情。
word格式整理
专业资料参考
(3)“父亲”艰难地爬过月台后,他与橘贩子或身旁的人还发生了很有趣的事哩。想听听吗?
提示:“父亲”是去干什么的?在他买橘子的过程中,会不会引起一些误会?如挑橘、讲价等。注意对不同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进行描写,如买方的付钱、抱橘,卖方的收款、称橘等。
(4)在望父买橘这个细节中,“当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我的泪很快地流了下来”。 提示:结合课文前几段想想,“我”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说些(可以是心理活动)什么。可用一二组排比句填补句中空白处。
(5)“父亲”买回橘子后,“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我”当时会有哪些感觉?
提示:注意要着重描写“我”看见橘子时的心理变化过程。
(6)认真揣摩那著名的“背影”镜头:“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显出努力的样子。”试使用这样的手法,满怀深情地描写你的父亲(母亲)做某件事的过程和情景。
提示:注意着装的色彩,动作、神态的细腻描写,还要注意动作的连贯性,使其画面感强烈。如父亲(母亲)在你生日时为你切蛋糕的情景,在你出门时为你扯衣领衣角的情景等。
在阅读教学中给学生引入写作源泉,途径和注意点可概括如下: (1)寻找隐点,据情补白,不要违背原文。 (2)寻找略点,启思扩展,不要脱离原文。 (3)寻找续点,延情接编,不要拘泥原文。 二、在阅读教学中使学生体悟谋篇布局的重要性
如教学茅盾的《白杨礼赞》,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是结构精巧,且篇幅不长,与初中学生作文的篇幅要求颇为接近。针对学生在写作结构安排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就有意识地将这篇文章的教学与写作辅导挂上钩,侧重在谋篇布局上进行教学内容的挖掘。
教学呈现:
白杨树生长环境的“景美”——(西北高原)是不平凡的 白杨树自身的“形美”——(力争上游)实在是不平凡的 白杨树内在的“神美”——(坚强不屈)绝不是平凡的
线索是结构的核心,线索抓不准,结构就理不清。文章中作者一唱三叹,反复歌咏“不平凡”三个字,这是作者抒发赞美之情的基础,也是作者用来结构文章的线索。继之,作者从三个不同侧面分别叙写:从白杨树赖以生存的“景美”,说到白杨树自身的“形美”,又进而揭示白杨树内在的“神美”,由远及近,由表及里,写尽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word格式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