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讲 化学平衡常数及化学
反应进行的方向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2.了解化学反应的方向与化学反应的焓变与熵变的关系。 3.掌握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否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能够利用化学反应的焓变和熵变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 4.能正确计算化学反应的转化率。 考点一 化学平衡常数及应用(见学用讲义P147)
1.概念
在一定__温度__下,一个可逆反应达到__化学平衡__时,生成物__浓度幂之积__与反应物__浓度幂之积__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用符号K表示。
2.表达式
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mA(g)+nB(g)
分值:5~10分 考情分析 2017,全国卷Ⅰ,28T 2016,全国卷甲,26T 2016,全国卷乙,27T 2016,全国卷丙,27T 2016,天津卷,10T 命题趋势 预计2024年高考将重点考查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化工生产中适宜温度、压强及酸碱度的选择。复习备考时,应特别关注: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化学平衡图像的分析,化学平衡的思想和勒夏特列原理在其他平衡体系中的应用等。 pC(g)+qD(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Kcp?C?·cq?D?=m(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常数,不计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 c?A?·cn?B?3.意义
(1)K值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__越高__,正反应进行的程度__越大__。 (2)K只受__温度__影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无关,与压强变化无关。 (3)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具体反应方程式的平衡常数。
若反应方向改变,则平衡常数改变。若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数等倍数扩大或缩小,尽管是同一反应,平衡常数也会改变,但意义不变。
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对某一可逆反应,升高温度则化学平衡常数一定变大。( × ) (2)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化学平衡必定发生移动达到新的平衡。( √ )
(3)改变条件,使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都增大,该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一定增大。( × )
(4)其他条件不变,当增加一种反应物的用量时,自身的平衡转化率降低,而其他反应物的转化率升高。 ( × )
2.已知在600 ℃时,以下三个反应的平衡常数: 反应①:CO(g)+CuO(s)反应②:H2(g)+CuO(s)反应③:CO(g)+H2O(g)
CO2(g)+Cu(s) K1 Cu(s)+H2O(g) K2 CO2(g)+H2(g) K3
(1)反应①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1=2
c?CO2?,反应2CO(g)+2CuO(s)c?CO?2CO2(g)+2Cu(s)
的平衡常数K4与K1的关系是__K4=K1__。
(2)反应②的K2值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则反应②的反应热ΔH__>__0。 (3)反应③的K3值与K1、K2的关系是K3=。
(4)若其他条件不变,向反应③所在的密闭容器中充入H2O(g),则平衡将向__正反应方向__移动,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不变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一 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
1.利用K可以推测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K1K2
K的大小表示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K越大说明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
越大。K越小说明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小,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小。
2.借助平衡常数,可以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对于可逆反应aA(g)+bB(g)生成物浓度有如下关系:
cC(g)+dD(g),在一定温度下的任意时刻,反应物与
cc?C?·cd?D?Qc=a c?A?·cb?B?
Qc?=K 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v正=v逆??>K 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v正 若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若升高温度,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4.计算平衡体系中的相关“量”。 根据相同温度下,同一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计算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转化率等。 [例1](2024·银川模拟)已知,相关数据见下表: 编号 Ⅰ 化学方程式 Fe(s)+CO2(g)CO(g) CO(g)+H2O(g)H2(g) Fe(s)+H2O(g)H2(g) FeO(s)+CO2(g)+FeO(s)+平衡常数 979 K 1.47 温度 1 173 K 2.15 K1 Ⅱ K2 1.62 b Ⅲ K3 a 1.68 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C ) A.a>b B.增大压强,平衡状态Ⅱ不移动 C.升高温度平衡状态Ⅲ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反应Ⅱ、Ⅲ均为放热反应 解析 由Ⅰ+Ⅱ=Ⅲ,得K3=K1·K2,则a≈2.38,b≈0.78,a>b,A项正确;Ⅱ是等体积反应,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B项正确;由a=2.38,b=0.78可知,随温度升高K2、 K3均减小,故反应Ⅱ、Ⅲ均为放热反应,D项正确;升温时平衡Ⅲ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项 错误。 二 化学平衡计算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化学平衡的计算一般涉及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转化率、百分含量、气体混合物的密度、平均摩尔质量、压强等。通常的思路是写出平衡式,列出相关量(起始量、变化量、 平衡量),确定各量之间的关系。列出比例式或等式或依据平衡常数求解,这种思路和方法通常称为“三段式法”。 如以下反应:mA(g)+nB(g) pC(g)+qD(g),令A、B起始物质的量(mol)分别为a、 b,达到平衡后,A的消耗量(mol)为mx,容器容积为V L。 mA(g)+nB(g) pC(g)+qD(g) 起始nab0 0 变化nmxnxpxqx 平衡na-mxb-nxpxqx 则有: cp?C?·cq?D?1.K=m。 c?A?·cn?B? 2.对于反应物:n(平)=n(始)-n(变); 对于生成物:n(平)=n(始)+n(变)。 3.c(A)平= n?A?平a-mx=。 VVmxa4.A的转化率α(A)=×100%[或等于消耗的质量(浓度)与起始质量(浓度)之比]。 α(A)∶α(B)=∶= mxnxmb。 abna5.A的体积(物质的量)分数: φ(A)=6. n?A?平a-mx=×100%。 n总a+b+?p+q-m-n?xp?平?n?平?a+b+?p+q-m-n?x==。 p?始?n?始?a+bM(g)+N(g), [例2]在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X(g)和Y(g),发生反应X(g)+Y(g)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① ② ③ 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温度/℃ 700 800 800 900 起始时物质的量/mol 平衡时物质的量/mol n(X) 0.40 0.10 0.20 0.10 n(Y) 0.10 0.40 0.30 0.15 n(M) 0.090 0.080 a b A.实验①中,若5 min时测得n(M)=0.050 mol,则0至5 min时间内,用N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N)=1.0×10 mol/(L·min) B.实验②中,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0 C.实验③中,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60% D.实验④中,达到平衡时,b>0.060 解析 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相等的反应,由实验①②数据知:温度升高,M的产率减小,0.05 mol10 L 所以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实验①中,0~5 min内,v(N)=v(M)==1×10 5 min -3 -2 mol/(L·min),A项错误;实验②中,达到平衡时,c(X)=(0.1-0.08) mol/10 L=0.002 mol/L,c(Y)=(0.4-0.08)mol/10 L=0.032 mol/L,c(M)=c(N)=0.08 mol/10 L=0.008 0.008mol/L,K==1,B项错误;实验③温度与实验②相同,所以平衡常数相同,K0.002×0.032×1010 ==1,解得a=0.12,所以反应转化的X也是0.12 mol,X的平衡转化?0.2-a??0.3-a? ×10100.12率为×100%=60%,C项正确;实验④中反应物起始浓度均为实验③的一半,两实验中 0.2反应物比值相等,因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所以若在恒温恒容条件下两实验所达平衡是等效的,即实验④在800 ℃达平衡时,n(M)=0.06 mol,现在温度是900 ℃,因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故b<0.060,D项错误。 [例1]一定量的CO2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C(s)+CO2(g) 2CO(g),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2 aa 已知:气体分压(p分)=气体总压(p总)×体积分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50 ℃时,若充入惰性气体,v正、v逆均减小,平衡不移动 B.650 ℃时,反应达平衡后CO2的转化率为25.0% C.T ℃时,若充入等体积的CO2和CO,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