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栽培所-市县级--彰武县玉米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示范推广总结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彰武县玉米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示范推广

2017年执行情况总结

(彰武县双庙镇、丰田乡)

项目来源:辽宁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承担单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主 持 人:

一、项目概况

彰武县地处我国玉米生产的黄金地带,玉米播种面积在150万亩左右,年产量在90万吨以上,是辽宁省重要的玉米生产基地之一。彰武县玉米生产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玉米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品种多且混杂,二是耕作栽培水平不高,严重制约该地区玉米单产和总产的进一步提高,限制了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利用辽宁省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契机,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所围绕着玉米高效生产这一目标,以高产栽培综合技术集成为主攻方向,通过引进新品种、示范新技术,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使项目区玉米生产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为彰武地区资源高效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本项目实施地点在彰武县双庙镇明水村和彰武县丰田乡杏山村。通过引进玉米耐密高产品种,示范大垄双行、比空种植、等种植模式,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化学调控、病虫害综合防控等多项高产栽培集成技术。项目实施小组的科技人员长期下乡蹲点,与项目区农民一同劳动,利用播种前后的农闲时间,举办培训班5次,现场指导8次,培训农民522人次,发放技术资料3000册。项目示范新品种6个,新技术6项,建立核心示范区600亩,其中双庙镇400亩、丰田乡200亩;推广辐射区1.2万亩,其中双庙镇为8000亩、丰田乡为4000亩。

项目区通过推广玉米高产栽培模式,应用高产高效集成技术,提高了玉米单产。项目区玉米平均亩产达到780.6公斤,比当地玉米平均产量(694.5公斤)增产86.1公斤,按1.4元/公斤计算,增加收入120.5元/亩,项目区累计增收达144.7万元。

1

二、主要技术内容完成情况

(一)高产玉米品种引进与示范

针对彰武地区玉米品种复杂多样的现状,以高产、优质、科学为引种目标,扩大优良品种推广应用,提高管理水平,突出品质改善,提高经济效益。引进示范密植型玉米新品种,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玉米品种进行统计与筛选研究,确定适宜本地区的密植型高产玉米品种。重点示范推广辽单502、辽单43、铁研58、铁研919、丹玉336、金禾658。5月9日完成播种,10月12日收获。从产量调查结果看出,丹玉336、辽单502、铁研919在该地区表现良好,可以推广应用。

2017年玉米品种比较产量调查表 (双庙)

品 种 丹玉336 辽单502 铁研919 铁研58 辽单43 对照(ck) 株高 (cm) 258 264 263 269 255 259 穗位 (cm) 104 96 89 105 102 93 穗长 穗行数 行粒数 (cm) 20.5 19.0 19.0 18 17.6 17.7 17.2 16 16.8 15.2 14.8 16 37.2 40.6 39.2 36.2 40 40.2 百粒重 (g) 35.8 35.6 34.5 34.7 33.7 35.9 产 量 (kg/亩) 930.6 774.6 744.7 724.1 673.4 604.4 产量 排名 1 2 3 4 5 6 (二)玉米宽窄行栽培模式示范

玉米宽窄行种植模式可以有效地增加玉米的种植密度,并形成了良好的通风条件,改善了群体环境,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增加干物质积累,提高棒三叶的光合能力,在产量性状方面表现出更好的优势。

选用辽单502为模式示范品种,玉米宽窄行模式产量达到711.3公斤,比对照604.4公斤增产106.9公斤,增产幅度为17.7 %。

(三)玉米比空种植模式示范

玉米比空种植采用四比空种植方式,能够增加玉米群体的通风透光能力,增加边际效应,提高玉米光合利用率,提高玉米群体产量。该技术能够做到用地养地结合、节省部分农资开支,是一项符合当前实际生产的、优势明显的密植型玉米高产栽培管理措施。

采用辽单502为示范品种,比空种植模式产量为737.7公斤,比对照增产133.3公斤,增产幅度为22.1 %。

2

(四)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示范

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作物的需要,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省劳力、节支增收的目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包括“测土、配方、配肥、供应、施肥指导”五个核心环节。

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处理,玉米产量有大幅度提升,处理产量为719.1公斤,增产114.7公斤,增产幅度达到19 %。

(五)玉米化学调控技术示范

在玉米拔节期,叶面喷施高玉金、玉黄金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使玉米根系庞大,气生根增加一到二层,根系活力强,提高玉米根系对土壤的固着力和对养分的吸收能力;促使玉米抗逆性增强,增粗茎杆,增厚茎壁,提高木质化程度;矮化株高、穗位,增加单位面积种植密度,达到构建高产群体的目的。

玉米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矮化效果比较明显,每亩产量增加56.4~63.8公斤,增产幅度达到9.3 %~10.6 %。

(六)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示范

1、播前封杀玉米螟虫源

白僵菌防治玉米螟是利用白僵菌对玉米螟专性寄生,通过封垛、田间撒施颗粒剂,使药剂接触虫体,导致玉米螟发病死亡,从而达到控制田间玉米螟幼虫的目的。封垛时间在4月中旬(播种前)左右。

2、苗期地下害虫综合防控技术

播种前进行晒种、除去病虫杂粒,采用适宜的种衣剂包衣处理。选购适宜杀虫颗粒剂,防治地下害虫、苗期害虫兼防土种传病害。

3、玉米土传病害综合防控技术

主要的玉米土传病害有玉米丝黑穗病、瘤黑粉病、穗腐病等。选用抗病品种,可减少病菌初侵染来源,配合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可有效防治上述病害。

4、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

赤眼蜂是卵寄生蜂,只有在害虫卵期时释放才能收到防治效果,准确、详细掌握靶标害虫成虫的发生时间、产卵习性及落卵数量及规律是非常重要的。于6月底至7月初,间隔5天分两次投放赤眼蜂1.5万头。项目区统防统治。

3

5、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

彰武地区玉米生育期病虫害主要包括玉米大斑病、茎腐病、纹枯病、穗腐病以及玉米螟虫、粘虫、蚜虫等。在选用抗病品种的基础上,适时进行化学药剂防治和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控技术。

(七)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

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是指在玉米生产的全部环节中,耕整地、播种、施肥、植保、中耕、收获、脱粒都使用机械作业。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是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进程的重要举措,推广这项技术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还可以最大限度的为玉米生长创造最佳的生育条件,发挥种子、肥料等生产要素的增产作用,具有明显提高玉米单产的功效。同时还将有效实现玉米种植的标准化、规模化,继而提高玉米的市场竞争力。

三、主要推广措施

(一)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

根据彰武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项目引进示范新品种6个,示范新技术6项。建立核心示范区600亩,其中双庙镇400亩、丰田乡200亩;推广辐射区1.2万亩,其中双庙镇为8000亩、丰田乡为4000亩。

(二)开展技术培训,普及科学种田

1、课题组针对项目区玉米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围绕着示范内容和效益目标,提出操作性较强的技术规程,印发了“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等科技资料3000份,发放到农户手中。

2、举办技术讲座5次,重点讲解品种选择技术、整地技术、高产栽培模式、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培训项目区农民522人次。通过技术培训,把播前种子处理、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的新技术新方法引入项目区,有效地促进了项目区农业种植技术进步。

3、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管理特点,实地指导8次,亲临现场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不定期进行巡回技术指导,并通过电话咨询等形式,随时随地为农户服务。同时,根据农户反应的问题,及时掌握项目区玉米田间生长状况,切实把高新技术落到实处。

4

技术培训时间及内容

培训时间 2017.3.21 2017.4.7 2017.4.12 2017.5.24 2017.6.23 合 计 姓 名 李启辉 于希臣 靖 凯 邓林军 白 伟 — 职 称 研究员 研究员 助理研究员 助理研究员 副研究员 — 讲课内容 品种选择与播前准备 玉米栽培模式技术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叶面施肥与玉米化控 玉米病虫害防控技术 — 培训人数 117 102 110 98 95 522 四、取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一) 经济效益

通过产量结果,结合品种特性,确定丹玉336、辽单502、铁研919在该地区表现良好,最具有推广价值。项目区通过推广玉米高产栽培模式,应用高产高效集成技术,提高了玉米单产。项目区玉米平均亩产达到780.6公斤,比当地玉米平均产量(694.5公斤)增产86.1公斤,按1.4元/公斤计算,增加收入120.5元/亩,项目区累计增收达144.7万元。

(二) 生态效益

通过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改善彰武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作物的生长条件,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通过平衡施肥技术,提高化肥利用率10%以上。同时,减少农业面源污染,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大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 社会效益

通过项目的实施,全面提高区域玉米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减轻广大农民的负担,节约劳动力,转变当地多年来传统的农作方式。通过技术培训,提高当地群众对玉米高产高效栽培种植的积极性和科学管理意识,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资金使用情况

5

栽培所-市县级--彰武县玉米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示范推广总结

彰武县玉米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示范推广2017年执行情况总结(彰武县双庙镇、丰田乡)项目来源:辽宁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承担单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主持人:一、项目概况彰武县地处我国玉米生产的黄金地带,玉米播种面积在150万亩左右,年产量在90万吨以上,是辽宁省重要的玉米生产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fiz02nm7h8uhsm07tfq670et7c1ze0175p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