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与文化专题整合 人民版必修3
纸的发明
????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
?中国古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火药的发明和使用
???印刷术的进步?的科学技
?尊重自然,重视完善人和
?术成就??? 自然的关系
中国古代科学思想??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轻视???? 理论概括和抽象?
?中国书法概论?“出鬼入神”的???汉字演变与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书法艺术???著名的书法家
??中国画中有诗中国画的三大画种?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及特点 ?的古代艺?音乐发展历程
金声玉振?术?考古成就与音乐名曲
??宫廷舞和民间舞宫廷舞的发展
民间舞的特点
???戏曲:元杂剧、明代传奇剧、清代京剧?《诗经》
?楚辞?
中国古典?汉赋?
文学的时唐诗
??代特色宋词?元曲?
??明清小说
??
????????
??
???
热点一 古代中国科技发展(领先世界)的原因
1.政治:中央集权制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为科技稳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自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起,中国形成了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国家,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强大的封建王朝在科技发明中起了相当重要的组织和支持作用,长期统一的局面为科技发明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同时也促进科技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内互相交流、积极
发展。
2.经济: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既为科技发展提供了物质经济基础,也对科技发展提出相应的社会需求,成为科技繁荣的推动力。
3.政策:政府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对科技也给予一定的关注。
4.教育: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自孔子时代起,打破教育文化贵族垄断的局面,中国教育事业得到发展,培养了大批从事科技文化的人才。
5.对外交往: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发展也使中国古代科技能吸收其他国家地区人民的智慧,使科技得以进一步发展。
6.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探索精神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 ?例题分析
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1000年,中国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所占的比例达50%~71%,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 )
①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②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对外交往频繁 ③国家较长时间内处于统一或局部统一状态
④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比世界其他民族聪明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是一道理解型组合式选择题。比较难把握的选项是①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发展。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一种思维定式,漫长的封建制是导致我国落后的根源,认为封建制对科技只有阻碍作用,决不会推动我国科技的发展。根据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是一巨大进步。可见,我国古代科技的成就和封建制度的确立、发展是不可分的。④是民族优劣论的观点,明显错误。
答案:B ?跟踪训练
1.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
A.促进了西欧社会制度的转型 B.推动了文艺复兴向西欧的扩张 C.诱发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 D.揭开了整体化进程的序幕
2.中国古代生产和科技在不断进步中,中外交流也十分频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耕作技术大体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耦犁、一牛挽犁的发展过程 B.纺织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麻和葛、家蚕丝、棉花 C.指南针在明清时期经由海路传入阿拉伯 D.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到西方 热点一 跟踪训练 1.A 2.C
热点二 中国古代发达的科技没有转化为近代科学技术的原因 1.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和缺陷。
(1)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满足于实际上的应用,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具有较强的经验性,但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
(2)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整理古籍和总结,注重个人认识经验,不注重科学实验。 (3)中国古代学者形成了“天人合一”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重视完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包含一些人与自然协调的正确思想,但也会妨碍对自然的深入研究。
(4)中国儒家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也妨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2.固守农耕经济阻碍了近代科学技术发展。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固有的分散性和狭隘性不可能使科技应用达到较大规模,造成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应用没有必要的土壤。
3.专制集权的官僚体制、科举制度扼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明清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主义,如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把大量知识分子迫入了脱离实际、脱离生产、脱离对自然界观察研究的歧途,使近代科学在中国失去了产生和发展的政治文化基础。
4.封闭禁锢的社会结构,以及环境气候、语言与文字、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5.没有成熟的市场,漠视私有产权,没有专利权观念,扼杀创新发明的动机等。 (思路分析: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技术的原因是本单元知识的重点也是难点,探究时可发散思维,从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思想状况、统治政策等方面全面考虑。)
?例题分析
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指出:“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和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人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做科学的解释与推广。”对这段话的理解,准确的是( )
A.个人与社会、自然界是无法分开的 B.研究人类唯有研究人本身
C.中国古代只重视人的研究,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影响了科技的发展 D.对自然界的研究是无法穷尽的
解析:本题的关键是对李约瑟观点的理解。阅读材料可知,李约瑟认为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只重视对人的研究,不重视科技的研究和推广,影响了科技的发展。
答案:C ?跟踪训练
1.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学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 )
A.社会环境的影响
B.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 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D.经济停滞倒退
2.从公元1000年前后到16世纪后期,我国下列文化现象在世界上地位反差最大的是( )
A.科学技术 B.文学艺术 C.哲学思想 D.宗教文化 热点二 跟踪训练 1.A 2.A
热点三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世俗化趋势 1.突出表现。
(1)绘画方面:北宋《清明上河图》专门描绘市井生活;明清时期,木刻版画作为插图
使小说、剧本更加有趣;出现了百姓喜闻乐见的实用性的年画、布贴画、剪纸画等。
(2)书法方面:宋代书法追求个性,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明代书法更加强调个性化创造。
(3)文学方面:宋代士大夫为歌女写词,在歌楼舞榭中传唱;宋代“话本”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塑造了许多小市民角色;在“三言”“二拍”等作品中,商人第一次作为被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
2.原因。
手工业、商业的不断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兴起;印刷术的不断提高;社会识字率提高,文化逐渐普及;传统轻商意识逐渐淡化等。
?例题分析
宋朝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之所以备受史学家关注,主要是它反映了( ) A.当时绘画艺术题材的广泛
B.画家技巧、风格的日趋成熟、完善 C.城市手工业、商业发展繁荣 D.人们对风俗画的喜爱程度高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审题和辨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抓住题干中的“史学家关注”。A、B、D三项是从艺术和社会的角度阐述的,不符合题干要求,而C项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阐述的,符合题干要求,故选C项。
答案:C ?跟踪训练
1.郑燮的《墨竹图》,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的绘画特点,属于( )
A.原始岩画 B.中国文人画 C.汉代帛画 D.民间绘画
2.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是宋代以后绘画艺术的突出特点,产生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
A.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兴起 B.统治者提倡 C.民间文化的发展 D.画家的性格 热点三 跟踪训练 1.B 2.A
热点四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体现的鲜明时代特征
1.春秋战国时期,诗歌发展,出现了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和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及其代表作《离骚》。这充分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处于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时代特征。《诗经》具有现实主义的特征;《离骚》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作,抒发了爱国主义情怀。
2.《汉赋》以华丽的辞藻、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两汉“大一统”局面形成后恢弘气势的时代特征。
3.唐代诗歌繁荣,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诗歌的繁荣反映了唐代国家统一、经济繁荣的盛世景象,也体现了科举制的发展促进了诗歌创作繁荣的鲜明时代特征。
4.唐末至宋元时期,传奇小说、词、戏剧、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既反映了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市民阶层的形成和扩大,又反映了宋元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
尖锐。
5.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小说创作达到顶峰,数量多、体裁广、表现手法丰富,特别是反封建小说的增多,反映了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落,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的时代特征。
?例题分析
词起源于唐代,到了宋代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词成为宋代文学主流形式的社会基础是( )
A.教育迅速发展,文人队伍壮大 B.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 C.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产生
D.小农经济发展,农民的文化需求增加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认识经济和社会因素是推动古代文学形式变迁的最主要原因。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队伍的壮大,能够歌唱的词适应市井生活需要,逐步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故B项正确。A项是次要原因;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明代中后期,故C项时间不符;小农经济和农民因素与宋词的市民背景相反,故D项违背事实。
答案:B ?跟踪训练
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诗经》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 B.宋词是宋代文学的标志
C.元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 D.明清是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繁盛时期
2.元曲是中国戏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下列有关元曲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元散曲又称“长短句”
B.元时,汉族文人常用散曲来抒发愁闷情怀 C.元散曲局限于宫廷范围 D.元曲在宋代广为流行 热点四 跟踪训练 1.C 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