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质量
【学习目标】
1.知道质量的物理意义及其单位,会进行单位换算。 2.能正确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3.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 行为提示: 1.情景引入新课。 2.解读学习目标。
知识链接:
一个物体质量是否改变,关键看他所含物质的多少是否改变。
知识链接:
天平的使用方法:水平放置,调节平衡,左物右码,砝码由大到小,添加调节游码,再次平衡,读取质量。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展示一颗铁钉、一把教学用木制米尺、一块木板、一把铁锤,出示顺序随机,让学生观察,提出问题:能否将这些物体进行分类?你分类的理由是什么?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1
知识板块一 认识质量
自主阅读教材P112,完成下列问题:
1.议一议:一滴水、一杯水、一桶水、都是由__水__这种物质组成的,__铁钉、铁锤__是物体,__铁__是物质。__质量大的物体__所含物质多,__质量小的物体__所含物质少。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
2.质量表示__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__。
3.铁钉、铁锤是__物体__,是由物质__铁__组成,其中__铁锤__的质量大。
4.议一议: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__千克__,符号是__kg__。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__克__、__毫克__和__吨__。
5.实验探究:质量是物体的属性。
A.用天平测量一块橡皮泥的质量m1=__10__g;把这块橡皮泥捏成其他形状,再用天平测出质量m2=__10__g。比较两次橡皮泥的质量大小。
概括小结: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__无关__。
B.用天平测量一块冰的质量m1=__25__g;待冰熔化成水后,再用天平测出水的质量为m2=__25__g。比较两次质量大小。
概括小结: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物态__无关__。 C.交流讨论:物体的质量还与空间位置__无关__。
总结:大量事实说明,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__形状__、__状态__及其所处的空间__位置__无关,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__属性__。
知识板块二 测量质量
自主阅读教材P113~115,完成下列问题:
6.测量质量的工具有__杆秤、案秤、磅秤、电子秤等__,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工具是__天平__。 7.做一做: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阅读使用说明书)
(1)托盘天平的结构:__指针、分度盘、天平盘、游码标尺、平衡螺母、砝码__;砝码盒里的砝码由__10g、20g(2)、50g、100g(2)、200g__组成;标尺的最大刻度是__5__g;天平铭牌上的信息有:最大称量是__500__g,分度值是__0.5__g。
(2)使用方法:A.“放平”:把天平放在__水平桌面上__,B.“移零”:把游码放到__标尺的零刻度线__;C.“调平”:调节横梁右端的__平衡螺母__,使指针指在__分度盘中央__处,这时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调平”的方法是__左高往左调平衡螺母反之,右高向右调平衡螺母__,“观察平衡”的依据是__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__。D.“称量”:把物体放在__左__盘,用__镊子__往__右__盘按__先大后小__顺序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到天平横梁又恢复平衡。E.“读数”:物体质量等于右盘砝码__质量和__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__刻度__。读游码的刻度时,应以游码的__左__边所对刻度为准。
(3)天平的保养方法:A.用天平称的物体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__最大称量__;往盘里加减砝码时要用__镊子__轻拿轻放。B.保持天平__干燥、清洁__。
2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哪些探究方法? 2.我学到了哪些知识?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
1.对子之间相互检查独学成果,给出评定等级,并标注对子间不能解决的疑惑。 2.小组长统计本组的疑惑,并帮助解决疑惑,若不能解决做好标记。 3.组长组织讨论、展示方案,并分工做好展示准备。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1.(广东中考)以下选项中最接近50g的是( C ) A.一个乒乓球 B.一只母鸡 C.一只鸡蛋 D.一张课桌
2.一块铝板,在下列几种情况下,物体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是( A ) A.铝块磨成工件 B.从赤道拿到北京 C.熔化成液态铝 D.弯曲成铝筒
3.小周用调好的托盘天平测量某物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有50g、5g各一个,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
3
(1)该物体的质量是__56.4__g;
(2)若把上述实验移到山顶上进行,测得该物体的质量将__不变__(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3)如图乙是他在实验结束后整理器材时的情景,其中操作不规范的是__用手拿砝码__。
4.(易错题)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时,先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的左侧零刻度线处,后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再将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发现右盘下沉,这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C )
A.将横梁右端的螺母向左调 B.将横梁右端的螺母向右调 C.减少盘中的砝码 D.应调节游码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