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第5课开辟新航路教案设计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5课 开辟新航路

A教学目标

B重点难点

重点: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和影响(进步性与灾难性) 难点:地理大发现使世界日益联结成一个整体。 C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奥运会的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但是在十五世纪以前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的发展状态,中国自称是世界的中心,是所谓的“天朝上国”,其他国家都是蛮夷,而当时的欧洲人则认为世界就是欧洲、北非及亚洲的一些地方,一片阔地的尽头就是万丈深渊。为什么时间推后一个世纪了整个世界就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呢?是什么导致了整个世界开始紧密联系起来呢?

一、东方的诱惑 设问:何为新航路?

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本想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西方史学界在欧洲中心论的影响下,一般都将这一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而把发现新航路的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为“扩张的时代”、“发现的时代”。

设问:请同学们再来想一想,假如你们是当时西欧的各阶层人士,你们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呢?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1)根本原因(经济原因):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社会原因(主要动力):欧洲人狂热的追求作为货币的黄金、白银,特别是《马可·波罗行记》的流传,诱使人们到东方“寻金”。

指导学生P22看“西欧商人清点钱币图”,并结合图片提问,图画中的主人公在做什么?女主人手下的书是什么书?她的目光在看什么?说明了什么?

图中男主人公正在数金币和银币。他身边的女主人在看着他或者帮着他数钱。女主人手下是书。在当时,女主人会读《圣经》或者祈祷用的书,与宗教有关的书。女主人并没有专心致志地读书,而是眼睛紧紧地盯着丈夫手中的钱币,这说明他们喜爱金钱,渴求金钱,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宗教信仰。这幅画反映了当时欧洲人普遍的一种心态就是对金钱的崇拜。

15世纪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导致自然经济日趋解体,作为普遍交换和支付手段的货币,日益成为衡量社会地位和权力的重要标志。因此社会各阶层人士无不醉心于搜寻黄金和财富。十五世纪改行金本位制以后,黄金成为国内外贸易的唯一支付手段,需求量急增,但是西欧贵金属产量本来就不高,当时的欧洲人渴望得到黄金,由于《马可·波罗行纪》在欧洲广泛流传,欧洲人认定只有到中国等东方国家才可以得到他们梦寐以求的黄金。(“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马可·波罗)

“寻金热”就此形成。哥伦布就曾阅读过《马可·波罗行纪》,并在书中作了许多批注,可见深受其影响。“黄金”是咒语,是魔鬼,是驱使欧洲人不顾一切投向海洋的原动力。

过渡:既然欧洲社会强烈的需求扩大东西方之间的贸易、渴望前往东方获得商品和黄金,那么中世纪原有的商道便远远不能满足其需求了,何况到了15世纪原有的商道还出现了新的问题。

(3)直接原因(商业危机):西方同东方贸易困难 引起商业危机的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商人居间垄断贸易,使欧洲获利甚少;

二是15世纪中叶以后,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传统商路,导致商路不通,引发商业危机。 早在15世纪以前,欧洲和亚洲就有了贸易往来,商路主要有三条: 一条是完全的陆路,由中亚沿里海和黑海沿岸到达小亚;

其余两条则海、陆并用,一条先由海路到波斯湾,然后经两河流域抵达地中海东岸的叙利亚一带;另一条从海路进红海,再穿越苏伊士地峡前往埃及的亚历山大。

这三条商路最后都汇聚于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东方商品一般先运抵此地,然后转运欧洲。当时,东方的商品,如香料、樟脑、檀香、丝绸、宝石、布匹等在欧洲市场上极受欢迎,是上流社会的生活必需品,但经过波斯人、阿拉伯人、东罗马人、意大利人的多次倒手,价格一抬再抬成为极度昂贵的奢侈品。

而当时的东西方贸易基本上被意大利人和阿拉伯商人所垄断,欧洲商人要想直接经营东方商品独占丰厚利润只能绕开阿、意商人,另辟蹊径。更严重的是十五世纪中叶以后,奥斯曼帝国势力强大,控制了亚欧商路的枢纽,希望另寻出路开辟能够绕过地中海通达东方的新航路。

(4)宗教原因:教会鼓励人们到东方传播天主教。 设问:假如你要组织一次远洋航行,都需要些什么? 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可能性)

(1)主观条件:①人文主义提倡冒险进取精神;②西班牙、葡萄牙统治者的支持

驱使欧洲人远涉重洋、不畏艰险去探寻新航路的除了有黄金的魔力(物质利益的诱惑)外,还有无形的精神动力:

A、人文主义提倡冒险进取精神

14、15世纪欧洲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其主流社会思潮是人文主义,提倡肯定人的作用和价值,鼓励人们敢于冒险、勇于开拓进取去挑战并征服自然,大胆地追求财富并实现个人价值。

B、西班牙、葡萄牙统治者的支持。

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君主希望通过海外探险获得财富,以巩固并加强自己的统治。 (2)客观条件: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和地理知识的进步,为远航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A、物质条件:包括海船、物资和资金。 B、航海技术:指南针的应用是最突出的表现。

C、造船技术:已出现了新型的轻便、多桅多帆、快速、舱宽的大船(建议请学生阅读【历史纵横】,了解有关内容)

D、地理知识:当时,欧洲已经开始流行地圆学说,绘制地图的技术也已很先进。 【合作探究】1:为什么首先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最初开辟新航路? 第一,两国都位于大西洋沿岸,这一地理位置有利于它们向海外发展。 第二,两个国家都掌握了航海技术,特别是葡萄牙在航海技术上比较先进。 第三,两国已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权,统治者希望通过海外探险获得财富,以巩固并加强自己的统治 第四,新航路的开辟也同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宗教情绪有关。 二、新航路的开辟

1、葡萄牙:向东航行,使用本国航海家

(1)1487年,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抵达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

(2)1497年,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沿着迪亚士开辟的航路,终于到达了印度。

2、西班牙:向西航行,使用外国航海家

(1)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意大利人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2)1519~152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葡萄牙人麦哲伦率领的船队绕过了美洲南端的海峡,横渡太平洋,完成了环球航行。1521年3月,船队到达菲律宾群岛。船队在这

里得到了补充。可惜的是船长麦哲伦在干涉岛上内部战争时,被当地的土著人杀死。其他船员逃出后继续航行。 人物 时间 支持王室 方向 开辟的线路 迪亚士 1487年 葡萄牙 沿非洲西海岸南行 好望角 哥伦布 1492年 西班牙 从西班牙向西航行横渡大西洋 美洲大陆 达?伽马 1497年 葡萄牙 绕过好望角继续航行 到达印度 麦哲伦船队首 次环球航行 1519--1522 西班牙 绕过美洲南段海峡,横渡太平洋 完成环球航行 开辟新航路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海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小结:新航路的开辟圆满的完成了,他们经历了狂风巨浪的洗礼,我们也感受了前人伟大的胆识和气魄。是啊,他们在探索中的坚毅勇敢,百折不回的精神令人钦佩;他们探索的结果既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又给许多地区带来了灾难。我们在认识这些历史人物的时候,在分析他们的所作所为的时候,不能以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而应该客观、全面地进行辩证的评价。

三、走向会合的世界 【合作探究】2:阅读P24【学思之窗】——新航路开辟示意图,你认为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首先可能带来什么影响?你怎样评价这些航海家? 首先欧洲人发现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地方,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不同的人类文明开始交融会合,人类开始越来越紧密地联系成一个整体。 他们探险的目的是为了金钱和财富,他们不畏艰难,勇敢坚毅,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其壮举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打破各大洲孤立分散、封闭隔绝状态,使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但同时他们为了获得黄金白银,不择手段,杀掳掠夺,给被殖民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A、新航路开辟的消极影响

1、对印第安人大肆屠杀,把美洲纳入征服和血腥掠夺的对象。此后,西班牙、葡萄牙占据了美洲大部分地区。在殖民者的屠杀、奴役,以及欧洲传染病的侵袭下,种族几乎灭绝。因此是一场空前的灾难。

2、欧洲殖民者对亚洲、非洲和美洲进行殖民活动,将大量财富运回欧洲并转化为资本,造成殖民地人民的极端贫困和落后。

B、新航路开辟的积极影响

1、为葡、西等国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引发“地理大发现”。

通过历次的海外航行,大批地区被陆续发现之后,到16世纪末,欧洲人对于世界陆地面积的了解,已经比14世纪时增加了5倍之多。他们把这个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

同时,远航给葡萄牙、西班牙带来了巨大财富,两国因此发展成为欧洲富国。 2、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影响

(1)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新航路发现以后,世界上原来相互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这可以说是世界各地区之间联系加强的第一步,也可以说是新航路开辟的最重大影响。正是由于世界走向会合,人类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类历史的转折点。

(2)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合作探究】3: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市场的形成具有什么意义? 促进了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1)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逐渐结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 (2)各地的文明发生接触与碰撞,开始了汇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3)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贸易数量和贸易品种也急剧增加,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贸易的发展。 3、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的影响

(1)引发了“商业革命”: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商业经营方式也发生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贸易中心也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到大西洋沿岸。

(2)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原始积累)。

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等国从殖民地掠回大量金银,西欧贵金属增加了3倍多,引起金银价格下跌,物价高涨,货币购买力降低。自16世纪30年代至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上涨4倍多,英法等国上涨2倍至2倍半。资产阶级一面付出贬值的货币工资,一面以高价出售商品,牟取暴利。封建地主收取的定额货币地租,也受到价格革命的影响。价格革命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因素之一,它帮助了西欧资本主义的成长。 【合作探究】4:“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1)“商业革命”表现为: ①世界市场的扩大。新航路开辟后,世界上原本相互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欧洲同美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 ②流通商品的种类增多。世界市场扩大意味着产品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国的市场上。美洲的许多农产品,如马铃薯、玉米等传到欧洲,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 ③商路贸易中心的转移。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④人类眼界扩大,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 (2)“价格革命”表现为:美洲的白银流向欧洲,使欧洲物价上涨,货币迅速贬值,传统的经济关系受到冲击,这对欧洲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称为“价格革命”。受价格革命的影响,各阶级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 ①制造商品和销售商品的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一方面付出贬值的货币工资,另一方面高价售出商品,获得暴利; ②按传统方式收取货币地租的封建主,因货币贬值而使实际收入减少,日益衰落; ③靠土地收入的农民和固定工资收入的雇佣工人,因通货膨胀日益贫困化。这一切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4、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用行动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合作探究】5:阅读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航海组织和任务对照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船队性质 经费来源 国库支付 股份公司和私人欧洲 私人航海探险

【本课小结】

14、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上层阶级对黄金的追求、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东西方商路,成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地圆学说深入人心、指南针的运用、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是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葡、西地处大西洋沿岸,又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首先开辟了从欧洲绕过非洲或绕过南美洲的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打破了长期以来世界上各个国家、地区和民族之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成长,反映了人类开始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趋势;与此同时欧洲殖民者开始了对亚、美洲的殖民活动,欧洲早期殖民侵略和血腥掠夺,一方面促进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另一方面造成了殖民地落后和贫困,改变了东西方关系。

集资为主,王室赞助 航海目的 宣扬国威 探险,寻找新土船队成员 官吏、士兵、水手、工匠 冒险家、投资扮演角色 外交使团 殖民者、通商者、海盗 中国 皇朝特遣船队 地、黄金和香料 商、水手、工匠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第5课开辟新航路教案设计

第5课开辟新航路A教学目标B重点难点重点: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和影响(进步性与灾难性)难点:地理大发现使世界日益联结成一个整体。C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奥运会的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但是在十五世纪以前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的发展状态,中国自称是世界的中心,是所谓的“天朝上国”,其他国家都是蛮夷,而当时的欧洲人则认为世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fbqk0k2lr721et5ixox47ty70kclt0052c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