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方案(外国学生)
一、培养目标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主要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具体要求为:
(一)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二)热爱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和开拓意识。
(三)具备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科技手段进行教学。 (四)具有较高的中华文化素养和传播能力。
(五)能流利地使用一种外语进行教学和交流,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 (六)具有语言文化国际推广项目的管理、组织与协调能力。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的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其中课程学习1年,实习及毕业论文1年)。 四、培养方式
采用课程学习与汉语国际教育实践相结合,汉语国际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相结合, 校内导师指导与校内外导师联合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五、应修总学分及课程设置
总学分不低于38学分,必修学分26学分:核心课程18学分(含学位公共课)、教学实习6学分、学位论文2学分。
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需求为目标,围绕汉语教学能力、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形成以核心课程为主导、模块拓展为补充、实践训练为重点的课程体系。 (一)采用核心课程 、拓展课程、训练课程三种类型
1、核心课程(18学分,含学位公共课),重在提升学生的汉语教学技能、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
(1)学位公共课程(6学分)
中国概况(2学分) 高级汉语(4学分) (2)学位核心课程(12学分)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概论(4学分)
第二语言习得导论(2学分) 汉语教学案例分析(2学分) 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传播(1)(2学分) 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传播(2)(2学分) 2、拓展课程(8学分,分模块选修) (1)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类(应修4学分)
汉语语言要素教学(2学分) 偏误分析(2学分)
汉语课堂教学设计(2学分) 现代教育技术与应用 (1学分)
(2)中华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交际类(应修2学分)
中外文化交流专题(2学分)
(3)教育与教学管理类(应修2学分)
汉语国际教育专题(2学分)
3、训练课程(应修4学分)
课堂观察与分析(2学分) 汉语测试与教学评估(1学分) 中华文化技能(1学分)
4、教学实习(6学分) 5、学位论文(2学分)
(二)学位预备课程(试行,不设学分)
为弥补应届本科毕业生知识结构和实践经验的欠缺,在进入核心课程学习前,试行设置: (1)综合基础课程 (2)课堂教学观摩与体验 五、实践环节
研究生要通过实习实践,为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完成创造条件。 (一)教学实践方式
1、以志愿者身份赴海外顶岗实习,在孔子学院、外国中小学等机构从事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工作; 2、在国内各类学校及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实习。 (二)教学实践管理
1、志愿者由国家汉办或培养学校选拔派出,其他实习形式由学院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
2、学生实习期间,学院安排教师进行指导;
3、实习完成后,学生提交实习报告,实习单位出具考评意见。 六、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结合汉语国际教育实践,有应用价值。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调研报告、教学实验报告、典型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等。 参考书目
1.赵金铭主编《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04; 2.周小兵等主编《对外汉语教学入门》,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3.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4.徐子亮、吴仁甫《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Allwright, D. & Bailey, K. M. (1991) Focus o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New York: Cambridge Unviersity Press;
6.Bailey, K. M., & Nunan, D. (Eds) (1996) Voices from the language classroo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Brown, H. D. (2001) 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 (2nd ed.). Prentice Hall;
8.Freeman, D., & Richards, J. (Eds). (1996).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9.Liu, J. (Ed). (2007) 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 New Approaches, Perspectives and Standards. New York: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10.Nunan, D. (1991).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A textbook for teachers.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11.Richards, J., & Lockhart, C. (1996). Reflective teaching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2.Richard, J. C. & Rodgers, T. (2001).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2nd e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3.蒋祖康:《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
14.王建勤主编:《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习得过程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
15.文秋芳,俞洪亮,周维杰:《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16.Cook, V. (1993) Linguistic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London: Macmillan.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引进出版);
17.Ellis, R. (1994)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上海外
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引进出版);
18.Gass, S. and Selinker, L. (2008)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 Introductory Course (3rd edition). New York: Routledge;
19.Johnson, K. (2001) An Introduction to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引进出版); 20.郑金洲:《案例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1.陈 瑶:《课堂观察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2.陈 宏、吴勇毅主编:《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教案设计》,华语教学出版社,2003; 23.张辉、杨楠主编:《汉语综合课教学法》,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 24.章伟民、曹揆申:《教育技术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5.陈琦、刘儒德:《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1997;
26.张祖忻、朱纯等:《教学设计-基本原理与方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27.张普:《E-Learning 与对外汉语教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8.全国高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计算机媒体素材的制作与使用》,高教出版社,2002; 29.丛立新:《课程论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0.许金龙:《对比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 31.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 32.黄斌:《语言逻辑哲学》,重庆出版社,1999 ;
33.任学良:《汉英比较语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 34.李葆嘉:《理论语言学》,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35.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6.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37.张岂之《中国思想史》,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 38.周桂钿《秦汉思想史》,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39.刘泽华, 葛荃《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40.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
41.吕思勉《吕思勉中国文化史中国政治思想史讲义》,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 42.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24; 43.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台湾学生书局,1983; 44.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编》,台湾学生书局,1985; 45.龚鹏程《汉代思潮》,商务印书馆 ,2005;
46.龚鹏程《唐代思潮》,商务印书馆,2007;
47.周玉忠: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理论与国别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8.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国家、民族与语言:语言政策国别研究 语文出版社 / 2003; 49.金正昆:《涉外礼仪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0.沈杰、方四平:《公共关系与礼仪》,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51.李道魁:《公共关系教程(第四版)》,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52.熊源伟:《公共关系学》,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 53.曾琳智:《公共关系案例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54.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学科教育心理学丛书》,广西教育出版社,2007 ; 55.贾冠杰、胡春:《外语教育心理学》,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56.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
57.汪凤炎、燕良轼:《心理与教育研究法》,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 58.冯忠良、伍新春:《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59.盛群力:《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0.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1.P?L?史密斯 Patricia L.Smith 美国%T?J?雷根 Tillman J.Ragan 美国 :《教学设计》(第3 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2.谢利民:《教学设计应用指导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63.李耀新:《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64.崔永华:对外汉语教学设计导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8; 65.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66.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7.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68.张厚粲:《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69.王孝玲:《教育统计学》(修订二版),华东师大出版社,2006; 70.张凯《语言测试理论及汉语测试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 7
71.Grant Henning《语言测试指南(发展评估与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72.刘润清《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73.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4.王学仲:《书法举要:中国书法的基础理论与技法》,新世界出版社,2006; 75.徐利明:《中国书法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