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与PPT对应的Word文档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一、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如何确定? (一)语文教学目标及作用

相关研究多把教学目标作为一种概念直接运用,较少对其定义,能够对教学目标格外重视并加以明确界定的成果首推方智范的《关于语文课程目标的对话》。方教授认为语文教学目标是从语文学科的角度规定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和质量要求。因此,我们应当允许每一堂语文课的教学目标与整个课程的教学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自由余地,允许它有一个积淀、等待、变异、综合、发展的过程。

语文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语文教学的灵魂与核心,它直接制约着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等方面,起着纲举目张的作用。合理可行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教师选择和使用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对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指引和调控的功能,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二)中小学语文课改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过少。

课堂中教师留给学生读书和讨论的时间很少,使学生阅读文本而获得体验的时间不充分。有时教师提问后留下一段时间让学生思考,但往往又急于打破提问后的“沉默”状态,这样就在不经意间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不是教师为学生学习服务,而是学生为教师上好一节漂亮的课服务。这就违背了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违背了素质教育所倡导的促进学生全面、主动、个性、终身发展。

【案例】这是一位老师执教《早操》巩固识字的片段: 师:请从“苹果树”上摘一个带有你认识的字的“苹果”贴到黑板上。(教师出示教具苹果树)

学生纷纷争抢“苹果”。(共10个字,没摘到字的同学又回到座位上) 师:老师帮助你们贴到黑板上。(要贴的位置过高) 生:“做操”贴到哪儿好呢?(还剩一个词语) 师:大家一起看一看,贴到哪儿好呢? 生:贴在下边好! 生:贴在题目旁边。

生:……

师:还是贴在中间好一些。(教师把字贴在小露珠、小鸟、小蜜蜂画中间,形成环行板书)

师:请把自己摘的苹果上的字领大家读一读。(学生依次领读词语) 以上教学片断中看似活跃的“自主”,其结果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虚假的,是华而不实的自主。即使是参与活动的学生也不过随意摘抢一个而已,匆匆而过,期间根本没有多少思考与选择。摘抢后的支配权还在教师手中,学生只是配合老师做形式而已。

2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充分。

大多数课堂没有学生自主提出的问题,没有体现出教学内容的生成性。有些教师虽然让学生“质疑问难”,但没有发挥其实际作用。学生的问题各式各样,有的还偏离了学习内容,教师也不会对这些问题进行整合,学生的问题与教师的引导分离,问题的最终提出者仍然是教师,问题的最终解决也落到教师身上。大多数教师为了既定的程序不去捕捉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放走了很多学习的机

会。

【案例】

确定的教学目标往往是1、品味精确而生动的语言。2、思考、讨论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3、分析文章的结构等。但学生学完后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因为他们还想探究下述问题1、那么大的一个园子却只有“百草”而没有果树和鲜花,作者也好像没有伙伴共同在园子里玩园”呢?2

和外语,好像也没有考试,多轻松啊,看不出来是枯燥的?

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发现并提出来的,是他们想要探究的目标,也就是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但语文老师只是安排了自己设置好的教学目标,没有给学生机会探讨这些问题,更没有加以正确、深入的引导,这种生成性资源也就被浪费了。

3课堂评价的调整修正功能不受重视。

大部分教师能够认识到课堂评价的调整修正功能,试图通过课堂评价促进学生认识的提高,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课堂评价中常常出现这样的语言:“这个问题还可以回答得更好、更漂亮”这说明教师关心的仍然是既定答案的获得,而不是学习过程本身。

4不同学段教学方式趋同。

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方式都大同小异,没有高年级与低年级的区别,这就造成了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成人化”和高年级语文教学的“低幼化”。

【案例】“全国首届新课程小学优秀课例研究与评选”的一等奖中,同样是要求学生在阅读后表达自己的感悟,一年级和三年级的课例中出现了同样的要求:

(1)读了这篇课文,同学们以后会怎么做呢?(一年级《小白兔与小灰兔》) (2)在课文里面,同学们用掌声表达对英子的关爱。那么在我们的生活里,你会用什么方式表达对别人的关爱呢?(三年级《掌声》)

这种趋同是不利于学生提高的。 (三)如何确定语文课堂教学目标

我们感到,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要注重以下五个依据。

1.要依据语文学科课程的总体目标来制订每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 每一节课既是一个独立的整体,又是整个教学链条中的一个环节。拟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要高瞻远瞩从整体来看局部,使它成为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案例】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童年”,虽然各篇的体裁、表达的情感或观点各有所不同,但是文章都以童年时代的回忆为主要内容。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就应该从单元学习的角度出发,充分挖掘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既让学生与作者一起回忆童年,又能从中得到感悟与启迪。

2要依据新课程三维目标来确立课堂教学目标。 什么是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过去我们把它叫“两基”,即基础知识(字词句段篇)和基本技能(听说读写的能力)。随着现代社会对未来公民素质的要求。新课程赋予了语文能力新的内涵:它不仅仅指听说读写的能力,还包括:交际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创新能力等等。“知识与能力”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是围绕语文“知识与能力”来进行。它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课堂教学的归宿,一直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2) 过程与方法。

是相对过去较重视学习结果而忽视过程,较重视传道、授业、解惑而忽视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的指导而提出来的。“过程与方法”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对学与教过程的体验、方法的选择等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是相对传统语文课堂重视学科的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而提出来的。情感是人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内心体验和心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就是态度,价值观是对人和事物积极作用的评价和取舍的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是推动过程与方法顺利进程,知识与能力掌握的催化剂或说中介力量。

要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在具体确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根据课堂教学的不同内容,有时可以并列三维目标的要求,有时则不一定要强加上智能培养或思想情感教育目标,我们可以很自然地把这些目标隐含在学科知识的教学之中。

【案例】《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一课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会认(只要求认识,不抄不默不考)“郁、澈、湛”等9个生字,会写(要求会读会写。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逐步做到会用)“森、郁、葱”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森林、郁郁葱葱、湛蓝、甜润、盖房”等词语。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3.要依据教材内容的实际来预设教学的具体目标。

教学目标应是教材内容的提炼,而不是教材内容的纲要罗列。要具体剖析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设计时要求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在制定思想情感教育目标时,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的情感教育因素,寓思想教育于知识的教学之中,做到恰如其分。要立足文本,不能脱离教材内容做生硬的说教。

【案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新闻二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新闻,新闻知识的学习是学生进入初中学习的起点,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将文体知识的掌握作为本课教学重点,在此基础上再体会出当时作者写作此两则新闻时的喜悦、自豪之情。

4.要依据学生心理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来思考教学目标。

要在深入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把握和分析学生已有知识的掌握和消化情况,估计他们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困难。要抓住一些倾向性、总体性的问题,结合新知识的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制订教学目标。

【案例】以下是浙教版第11册《三顾茅庐》的教学片段: 张飞说:“一个村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刘备斥责他:“胡说!孔明是当今大贤。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呢?”

(在具体的朗读训练之后)师:什么叫“大贤”?老师先来考考大家。你们知道武艺十分高强的人叫什么?

生:大侠!

师:家里钱非常多的人呢? 生:大款!

师:能够做一手美味佳肴的人呢? 生:大厨!

师:当今非常出名的歌星、影星叫什么? 生:大腕!

师:在文学、艺术方面具有高深造诣的人? 生:大师!

师:现在你明白什么叫“大贤”了吗?

生:就是指在道德和才华方面非常出众的人。 生:就是思想素质和才华能力方面最伟大的人。

本案例中,教师紧紧抓住“大贤”这个词,一连问了5个问题,而且这5个问题都与“大贤”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样,就把文中的语言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变成孩子能够理解的东西。理解了“大贤”这个词,孔明那不同一般的丰满的形象就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这就把握了全文的精神,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样的词义教学让学生体验到文字背后的生活,感受到文字背后的精彩,广化、深化、敏化了学生的思维,突出一点盘活全文,这应该是我们语文老师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

5.要依据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来处理教学目标。

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相互影响、共同参与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发展过程,随着师生主体性的发挥,课堂教学不时会生成新的目标,超出教师在上课前的预设。所以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当有一定的灵活性,留有一定的张力空间。语文教学目标设计必须潜在和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情况,要鼓励师生在互动中的即兴创造,充满人文关怀。

【案例】学习《田忌赛马》。学生质疑,孙膑的做法不可取,理由如下:田忌和齐威王进行第二场比赛的时候,孙膑给田忌献了一计,让他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结果田忌反败为胜。可书中有交代,田忌和齐威王的赛马规则是“他们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赛的时候,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这样一来,孙膑不遵守比赛规则,手段不光明,赢得不光彩。教师认为学生言之有理,让大家讨论从这里可以看出孙膑是个怎样的人。学生对孙膑的评价是“奸诈”“投机取巧”“没有诚信”……《田忌赛马》这篇课文我们要赞赏的是孙膑善于观察,认真思考,而不是对他进行批判。

案例中这样的拓展与文本的价值趋向格格不入,而且破坏了文本原有的人文内涵。因此,教师在即时评价的时候,要对生成点进行判断选择,不能无原则地认同,造成谬误的生成。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应当具有课程意识,应当以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为依据,科学地确定课堂教学目标。语文教学目标要包括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如何具体落实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

教师的教学行为是落实三维目标的关键。教学行为一般可归纳为三种行为:一是着眼于教师呈现知识与演示技能的呈示行为;二是着眼于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的对话行为;三是着眼于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指导行为。现在根据新课程要求,

教师要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要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要发生变化,其主要表现如下:

1.在教学关系上,教学行为应表现为:引导与帮助

引导不是主宰,而应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

帮助不是包办,而是服务,在此指导思想下,教师应帮助学生反思自我:帮助学生寻找、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需要的工具;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方式和选择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与反思;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等。

【案例】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乌鸦喝水》总结全文时的片段: 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

生:它很聪明,自己想办法喝到水了。 生:乌鸦爱动脑,他想的办法挺巧妙。 生:乌鸦很勤快,渴了的时候到处找水喝。 生:乌鸦不讲卫生,小石子多脏呀! 生:乌鸦不太会动脑筋,挺愚蠢的。 乌鸦不会唱歌,叫声很烦人……

(教师对每种答案都点头肯定或微笑示意,特别对后四种意见大力赞赏) 片断中教师不管学生的答案与文本追求的价值观是否一致,只要与众不同,教师就给予表扬,甚至是大力赞赏,容易引起了学生的误解。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对改变唯一答案的弊端无疑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我们应该明确,这里追求的并不是违背文本和社会价值观的个性阅读。当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与文本和社会价值观发生矛盾冲突时,作为教师应及时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以上片断中,后三位学生的回答明显已经偏离了文本追求的价值观,教师应及时引导:这些只是乌鸦的几个小缺点,我们应该充分看到别人的长处,有了这样的提醒,学生们就不会造成价值观的混乱了。对于学生独特体验的尊重、理解应该以不违背文本和社会的主导价值为前提,应该合情合理。我们要尊重学生,但绝对不能丢弃正确的价值引导而是非不分。

2.在师生关系上,教学行为应表现为:尊重与赞赏 尊重,就是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特别要尊重六种“特殊”的学生:一是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二是学习成绩不良的学生;三是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四是有过错和缺点的学生;五是身体上有缺陷的学生;六是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

尊重学生还表现在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师生之间的交流应是朋友般的交流。

赞赏,就是要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赞赏每一位学生取得的哪怕是极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材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案例】“你真棒”。

现在教师视批评如越雷区、如履薄冰,似乎稍有批评就会扼杀一个“牛顿”,夭折了一个“爱迪生”。殊不知,一味这样只会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温柔杀手”。当课堂上激烈争论的学生期待教师的明辨是非时,教师所给予的“你们都有一定道理”“你们都很聪明”就会弄得学生摸不着头脑,不知自己的观点到底对不对,这种不分是非、不置可否的赏识,只会对学生正确理解知识造成误导。用鼓励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信固然是一种方式。然而,我们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

与PPT对应的Word文档

一、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如何确定?(一)语文教学目标及作用相关研究多把教学目标作为一种概念直接运用,较少对其定义,能够对教学目标格外重视并加以明确界定的成果首推方智范的《关于语文课程目标的对话》。方教授认为语文教学目标是从语文学科的角度规定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和质量要求。因此,我们应当允许每一堂语文课的教学目标与整个课程的教学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自由余地,允许它有一个积淀、等待、变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f8hb3pzv2072ie1yi364bptb11wxs00mgh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