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大禹治水传说与我国传统水利理念的现代启示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从大禹到李冰:上古水利理念初探

——以古蜀治水史迹及其影响为中心

彭 邦 本

【提要】 从传说中的大禹治水以来,在兴水利、避水患、与水相生相克、以水求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中,我国古代形成了源远流长、逐步完善的治水核心理念:“道法自然,综合治理”。而在这一理念的产生、形成过程中,蜀地作为大禹和李冰的故乡,其历史悠久、因仍自然、因地因水制宜的技术创造和成功的治水实践及其经验总结,为这一科学理念的形成完善作出了独特突出的贡献。

【关键词】 大禹 李冰 古蜀 水利理念 道法自然

源于上古西羌的禹族,对中华文明有过诸多重要贡献,其中最为重大者莫过于以下两项:(1)以其高度的勤劳智慧、精湛的经验技术和杰出的治水理念,带领会同广大炎黄华夷部族成功地治理了上古空前广辽持久的巨大洪水灾患;(2)建立了华夏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夏王朝,从而开启了东亚大陆古老文明的光辉首页。很显然,紧密相关的这两大成就及其前前后后,构成了一个宏阔的整体进程:正是前者使“民得陆处”,为先民社会的安居乐业和华夏早期文明的形成奠下了前所未有的基础,从而大大加快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跨越,并进而导致了两大成就中后者——夏代国家的建立。综合深入研究这一进程,对于举世关注的华夏早期文明探索,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限于篇幅,这里仅着重就其中前一成就、特别是其对我国古代水利技术理念的深远影响,作一初步的探讨。

先秦以来的传世文献中,大禹治水的传说史不绝书。《尚书?尧典》: 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

下文载帝尧接受四岳的建议,先是派大禹之父鲧去治理这场空前巨大的水患。传说鲧误以消极的堙塞壅堵治水,因而失败。《尧典》复载帝舜即位后,改委禹膺命治之,帝曰:

俞,咨!禹,汝平水土,惟时懋哉!

禹汲取了鲧失败的教训,总结经验,改以疏导为治水方略,故《尚书?禹贡》云:

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这是对水土山川标本兼治,因此,入周以后写定的《禹贡》记大禹依次从冀州到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对山川进行综合的疏

导治理。然而从禹族的起源与发展史考察,其治水活动当始于其早期居息的岷江流域禹羌故地,其疏导河川也从此地开始 1,即《尚书?禹贡》所云“岷山导江,东别为沱。”

对于这一艰巨历程及其丰功伟绩,《尚书?皋陶谟》记载说,

帝曰:“来,禹!汝亦昌言。”……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予乘四载,随山刊木,暨益奏庶鲜食。予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暨稷播,奏庶艰食鲜食。懋迁有无,化居。烝民乃粒,万邦作乂 。”

《尚书》是历来认定的先秦最早的传世文献,以上诸篇所载大禹治水史事传说长期被信从。但随着近世疑古思潮的兴起,大禹及其治水传说被说成战国以降儒、墨二家的向壁虚造。此说既出,影响极为深广,不少学者论上古史事,对上述诸篇或闭口不提,或小心翼翼,惟恐坠入伪书陷阱。但是,相当一个时期以来,不少严谨的学者也研究指出,以古史辨学派为代表的疑古思潮疑古过头,上述文献记载的远古传说决非凭空可以臆造,而是有相当的史实素地蕴涵其间。他们分别从史学、考古学、甚至地学等自然科学的角度,揭示了在距今四、五千年的第四纪全新世,世界曾处于普遍的灾变气候时期,东亚大陆甚至全球范围都发生过大规模的水灾,并大量存在于许多民族的历史记载或记忆中。下面谨转引几例关于虞夏时期水患及其治理的研究成果说明之。法国地质学家居维叶(G. Guvier)在引用包括《禹贡》在内的世界各民族关于上古大洪水的记录以证明其著名的灾变理论时,就明确指出,中国“将他们的洪水定在与我们同一时代”,而在中外古代历史传说中,“除非是以事实为基础,不然,最后一次灾变时间不可能确切地如此一致。”英国学者金斯米尔(T. W. Kingsmill)曾于19世纪60年代来华进行地质考察,他研究了黄河、长江的冲积物后,认为《禹贡》虽然更多的是记述了政治上的管理,但“也代表了禹与两大河的斗争和所取得的胜利”。美国地质学家庞佩利(R. Pumpelly)也评述说:“不论是将《禹贡》中禹的成就看成是一个人的,或是一个兴起的部落的几代人的斗争结果,无可怀疑的是,《禹贡》说明了在我们的纪元二千多年前,中国人就通过浩大的工程系统,制服了汹涌的黄河。”2

以上观点完全符合一个时期以来我国学者根据文献和考古等方面的资料研究得出的结论。最近新发现的铜器《遂公盨》铭开首即云:“天令禹敷土,随山浚川”。 研究者或将此器年代定在西周中期偏晚,3 倘此说不误,则这条与《禹贡》一致的铭文,证明大禹治水的文字记载及其传说,至少在西周中期就已长期流播、广为人知了。因此,记载西周早期历史的《诗经·大雅·文王有声》就歌颂云:“丰水东流,维禹之绩。”《诗经·小雅·信南山》也咏道:“信彼南山,维禹甸之。”不仅如此,《诗经·商颂·长发》也追颂说:“洪水茫茫,禹敷下土方,外大国是疆。”《商颂·殷武》则称“天命多辟,设都于禹之绩。”一般说来,在考订古代历史文献时,史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把成书年代的确定和其资料来源的追溯区分开来。异言之,古籍的成书年代可能较晚,而其资料的来源却往往甚早。《商颂》是春秋时期宋国贵族祭祀商朝祖先的颂歌,因为宋国公室是商王血脉相传的后代,故这些颂歌的产生传承,应渊源有自,有颇为久远的过程,至少其歌咏的内容素材无疑应是从商代直接流传下来的。

综上所述,兴于西羌的禹族及其首领大禹领导治水的传说,应有基本可信的史实基础。

《尚书?皋陶谟》记载大禹史迹云:

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启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

这是说大禹忙于治水,以致婚后连妻子生子都顾不上照看。《孟子·藤文公下》更明确记载说:

禹疏九河,……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

足可见治水工程的艰巨。揆诸当时情形,如此浩大的治理范围和规模,耗时当远不止八年。

那么,大禹继鲧之后受命主持治水,4究竟采取了什么样的治水方略才终于大功告成的呢?

对此《尚书?皋陶谟》所记大禹本人的总结是:

予乘四载,随山刊木,暨益奏庶鲜食。予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暨稷播,奏庶艰食鲜食。懋迁有无,化居。烝民乃粒,万邦作乂 。

这一过程,《尚书?禹贡》概括为“奠高山大川”。奠者,定也。可见是山水综合治理。山水相依,而且当时人们纷纷躲避久治不退的洪水而迁居高地,因而须兼治山水。“随山刊木”,刊字今文《尚书》作栞,唐石经以后传本均作刊。《说文解字》木部:“栞,槎识也……《夏书》曰:‘随山栞木。’读若刊。”识,标识。《段注》:“槎,衺斫也。槎识者,衺斫以为表志也。”亦即导山时斫树以为标志,故《史记·夏本纪》作“行山表木”。即禹为治水而兼治山,金景芳、吕绍纲先生认为是“邪砍树木为槎以作为道路的标志”5,可从。“暨益奏庶鲜食”, 《史记·夏本纪》作“与益予众庶稻鲜食”。 暨,与也。奏,进也,也训授。江声《〈尚书〉集注音疏》:“鲜食,鸟兽鱼鳖皆是。”故“暨益奏庶鲜食”是说,禹与益以治理山水所获之食物予民充饥。“决九川距四海”之决,《说文》水部释为“行流”。距,孔《传》释“至”。 “畎浍”,郑玄注:“田间沟也。浍所以通水至川也”。6 “暨稷播,奏庶艰食鲜食”,《史记·夏本纪》译艰食为“难得之食”。《经典释文》:“艰,马本作根,云:‘根生之食,曰百谷。’”即治水告成之后,山水鲜食之外,农业生产恢复所获之食物。可见大规模治水及其成功,实为生产力的一次大发展。当时所治,虽以消弭水患为当务之急,但很可能因长期罹患而鲧等屡治不成,终于汲取教训,积累经验,形成了治水为主,兼及山地,综合治理的比较完整的治理思路,其基本方略则是以疏导为主,决河川畎浍排洪行水,兼取舟楫灌溉和后世防洪之利。对此方略,东周以降,虽已年湮代远,文献记载仍有颇多反映。

禹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7 禹平水土,主名山川。8

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9

禹掘地而注之海,驱蛇龙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险阻既远,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10

大禹治水传说与我国传统水利理念的现代启示

从大禹到李冰:上古水利理念初探——以古蜀治水史迹及其影响为中心彭邦本【提要】从传说中的大禹治水以来,在兴水利、避水患、与水相生相克、以水求发展的漫长历史过程中,我国古代形成了源远流长、逐步完善的治水核心理念:“道法自然,综合治理”。而在这一理念的产生、形成过程中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f64a5ztqp4ncj33s2bw8iiwn4795r0189q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