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术中患者俯卧位压力性损伤产生的原因分析及对
策探讨
闫凯凯1,付秀荣2,董 妞3,苏 娜1,郝敏江1
【摘 要】【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术中患者俯卧位发生压力性损伤原因及对策。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3~7月在我院行后脊椎后路手术的9例患者资料为研究对象,整理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结果 俯卧位手术患者9例中,4例有不同程度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44.44%,且为多发性损伤。结论 俯卧位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高,手术室护士总结经验,做好皮肤防护。
【期刊名称】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年(卷),期】2018(003)005 【总页数】2
【关键词】【关键词】俯卧位;压力性损伤;压疮;防护
神经外科手术具有操作精细、耗时长特点,由于手术需要,患者取俯卧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易发生压力性损伤,影响预后[1]。2011年原卫生部将压疮管理列入“病人十大安全目标”,压疮成为评价医院护理质量重要指标之一[2]。2016年美国国家压疮咨询委员会声明:将“压力性溃疡”改为“压力性损伤”[3]。研究表明:术中俯卧位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较高[4-5]。因此神经外科术中患者俯卧位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是手术室护理的重要工作内容。现选取2017年3~7月在我院行脊椎后路手术的9例患者资料,探究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原因及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7月在我院行脊椎后路手术的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49~72岁,平均年龄(60.9±6.1)岁,其中男6例,女3例。5例Waterlow评分2~9分,3例Waterlow评分10~14分,1例Waterlow评分≥15分。9例患者共发生压力性损伤9处。根据NPUAP压疮最新分期,4例患者中Ⅱ度压力性损伤发生6处,Ⅰ度压力性损伤发生3处。其中面颊部2处,膝部3处,肋弓1处,髂嵴3处。 1.2 结果
术后精心护理,追踪发现4例患者在院期间痊愈2例,好转1例,未愈1例。
2 原因分析
2.1 俯卧位时间
4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4.6 h,最长9 h,最短3 h。其中3例患者分别在面颊、膝部、肋弓发生压红或破皮。经回顾发现,手术患者术中俯卧位维持时间越长,发生皮肤问题的危险性越大,与有关研究结果[6]相似。 2.2 局部环境
手术患者皮肤有局部不良刺激,包括潮湿和引流物等因素[7],故患者皮肤会软化,削弱了皮肤屏障作用,增加了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风险。 2.3 年龄因素
9例患者以老年人为主。老年人皮肤松弛、干燥、弹性差,皮肤抵抗力差,对外界环境反应迟钝,且皮肤血流速度下降,会增加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风险。 2.4 护理因素
由于巡回护士对患者皮肤评估不全面、不及时,好发部位防护不到位;术中巡
回护士忽视了对患者皮肤的动态性观察与评估。
3 对策探讨
3.1 建立压力性损伤讨论小组
由护士长、质控人员、神经外科专科护士组成。成员进行相关系统培训和考核,定期分析俯卧位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产生原因及改进措施并开展查房。 3.2 制定应急预案与应对流程
运用头脑风暴法,分析俯卧位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潜在风险。查阅相关文献与临床经验相结合,反复讨论和修订制定出科学、实用的相关操作流程和护理规范,制定应急预案和应对流程。 3.3 评估患者
运用Waterlow评分表对患者进行全面、动态评估,包括病情、肌力、体脂指数、生命体征,皮肤状况,有无低蛋白血症等;评估管道的种类、位置、固定情况等。 3.4 体位安置
俯卧位时将头托、弓形体位架调整至手术预计角度;全麻后患者头面部除口鼻置透明水贴,外加泡沫减压贴于面部[8];双肩,双髂前上棘处置泡沫减压贴,将患者移至手术床上呈俯卧位;大腿及双胫腓骨下端置硅胶垫,悬空双膝,踝关节自然下垂。调整男性患者阴囊部位和女性患者乳房,避免受压。避免摆放体位时的拖、拉动作[9]。 3.5 手术相关因素
术中加强皮肤管理。保持床单干燥平整,避免潮湿、褶皱。手术间室温调节在22~25℃,避免不必要暴露,术中用加温毯保持患者体温恒定于37℃,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