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教案-12 古诗二首《池上》《小池》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资料设计

12 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借助图片,朗读、记忆这两首古诗。 2.结合重点词语的意思,理解古诗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诗歌的意思,感受诗歌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纯真的童心。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能够拼读、书写要求掌握的生字。 教学难点

1.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了解古诗的内容。 2.结合图片、诗义,感受诗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出示谜语:青竹竿,顶蜂窝,吃了肉,还有窝。 2.揭示谜底:莲蓬。

3.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莲蓬生长在哪儿吗?今天,我们就要悄悄跟着一个小娃,看看他是在哪儿采摘到莲蓬的?又是如何被发现的?现在,让我们齐读《池上》。(板书课题:池上)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2.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踪、迹、浮、萍、柔、荷、角”这些生字时,可以结合图片;学习“流、爱”这些生字时,可以通过动作表演的方法;学习“泉、露”这两个生字时,可以通过熟字相加的方法;学习“首”这个字时,可以通过填量词的方法。

“熟字相加法”示例: 白 + 水 = 泉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资料设计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资料设计

雨 + 路 = 露 “量词法”示例:

一(首)歌 两(首)诗 十(首)曲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无”上横短,下横长,竖弯钩起笔在竖中线上。 “树”中间的“又”捺变长点,三部分要紧凑。 “爱”第一笔为平撇,秃宝盖扁而宽。

“尖”上小下大,上部竖没有钩,下部撇捺要舒展。 “角”里面的两短横不与左右相接。 易错提示:

“首”上面不要写成“艹”,下面是“自”不是“白”。 “采”上面是“爫”,不要与下面混写成“米”。 (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木:树(树木)—村(村庄)—林(森林) 爫:爱(关爱)—采(采用)—受(接受)

(4)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了解诗人的相关资料。

明确: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他与好友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并称“元白”,又与刘禹锡并称“刘白”。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

2.学生齐读古诗,划分节奏。

明确: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3.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的意思。 明确:小娃:小孩子。 撑:用篙抵住河底使船行进。 艇:比较轻便的船。 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踪迹:行动所留的痕迹。诗中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资料设计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资料设计

浮萍:水生植物,叶子扁平,椭圆形或倒卵形,浮在水面,叶子下面生须根,夏季开白花。全草入药。 一道:指浮萍被小船分开后,一时难以合拢而留下踪迹。 开:分开。

四、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学习第一、二句诗,在学习过程中完成重要词语的理解、运用和拓展,包括近义词和反义词。 (1)朗读指导:“偷”要重读,读出小孩对白莲花的喜爱之情,读出小孩的顽皮。 (2)这两句诗中描写了哪些物?运用了哪两个动词? 明确:小艇、白莲。撑、采。

(3)朗读并思考 :第一、二句诗的意思。

明确: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花回来。 (4)结合图片,请同学表演这两句诗。(抓住小娃的动作来表演)

2.学习第三、四句诗,在学习过程中完成重要词语的理解、运用和拓展,包括近义词和反义词。 (1)朗读指导:“藏”要重读,读出小孩的天真无邪。 (2)朗读这两句诗,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明确: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在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3)提问:这首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小娃形象?

明确: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撑着小艇偷采白莲花的情景。从小孩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小孩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跃然纸上。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个小孩偷采白莲回来的情景,写出了小孩天真无邪、淳朴可爱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乡村孩童的喜爱之情。

4.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来讲讲这个“小娃偷采白莲”的故事,可配合适当的动作。 五、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设置试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小娃撑小艇 撑:_____________ .②不解藏踪迹不解:_____________ ....踪迹:___________

③浮萍一道开 开:____________ .

明确:①用篙抵住河底使船行进。 ②不知道;不懂得。 行动所留的痕迹。诗中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③分开。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资料设计

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教案-12 古诗二首《池上》《小池》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资料设计12古诗二首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1.借助图片,朗读、记忆这两首古诗。2.结合重点词语的意思,理解古诗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诗歌的意思,感受诗歌描绘的美好意境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f20i9c9rx1j03v4iv5u208bi780fr00a8x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