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资料由网络收集,共享而来,我们只负责传递知识。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 语文论文之利用影视欣赏提高高中语文教学实效性研究
【摘要】《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有效地整合影视欣赏与语文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自主感受与开放型教学环境,创设了自由和谐的主动型学习氛围,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影视教育提升了课文的意境,提高了学生领悟思维力,加深了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影视教育形象生动,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利用影视资源,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影视作品引入课堂,正体现了“大语文”观念。
【关键词】多媒体影视;影视欣赏;语文教学;结合
当今的语文教学仍需不断更新换代,语文教师如何将教学与时俱进,希冀在这种努力中找到教与学的一点互动闪光。在这里我首先回答两个简单的问题。
一、为什么要在语文课上看电影?
首先,电影主要功能是再现真实世界和表达内心世界的,从这个层面上,电影与文学在功能性上是趋于一致的。
其次,电影还承载着一个民族的记忆。这就是为什么60后每看到诸如《南城旧事》《地道战》之类的影片百看不厌激动不已,而70后80后看到《阳光灿烂的日子》、《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致青春》时会似曾相识的道理。较之文学,影像资料的视听感受更直观、更清晰。
最后,语文课上看电影有时也是一种无奈之举。电影与文学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好的电影一定离不开优秀的的文学剧本,好的文学作品往往可以被改编成优秀的影视作品。
二、怎样在语文课上看电影?
虽然很多语文教师早将影视引入了语文课堂,但在日常的教学中还是存在一定
1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共享而来,我们只负责传递知识。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 的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仅仅将影视作品看作是语文课本的延伸,当作是对文学文本的预习或复习。 2、仅仅将观赏电影看作是语文教学的缓冲,缺乏应有的重视,更缺乏观看之后对影片的讨论和反思
3、仅仅从情感价值观的角度去观赏影片,缺乏对电影本体,尤其是电影语言的学习。
环视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设了电影课或电影系列讲座,研究和鉴赏电影艺术已成为一门学问。本文试图通过开设影视欣赏课的实践分析来阐述它在高中语文课中的意义所在。
(一)比较影视与文学,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很多语文教师在抱怨影视作品脱离了着作者的原意时,却常常忽略了他们之间的相通和不同之处正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把握原着,进行理性的分析,投入到审美鉴赏活动中去。
比如学生在上曹禺的《雷雨》时,常常很难把握好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与心理,人物之间的爱恋、同情、愤恨、忏悔、悲哀令人难以捉摸,难以确定。阅历简单,人生经验缺乏的学生面对作者笔下的形象虽感到回味无穷,但在理解上感到困难重重。那么在课堂上观看影视作品《雷雨》,着重进行人物性格与矛盾冲突的分析,这可以借助演员的台词、动作、面部表情等,最终实现对作品本身的理解。类似相关的影视作品还有《阿Q正传》、《老人与海》、《红楼梦》、《三国演义》等。苛刻的眼光来看,剧中的每一位演员的演出未必都尽如人意,但至少在某些环节上能帮助同学先从视觉形象上对作品进行审视,再来细读文学作品就有了深度与广度。
此外,语文教师还应适时地培养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比如在学习鲁迅的《祝福》时,先看一下电影,找出与文学作品的不同之处,再把这些不同之处分为“重要”和“次要”两类,“次要”是跟人物的性格发展无关紧要的,而对“重要”之处,教师就要和学生一起辨别,当演员的表演与作品本身不符时,是更好地刻画了人物,更精到地刻画了主题,还是比原作显得粗劣,不深刻。这一比较的过程实际是让学生明确怎样
2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共享而来,我们只负责传递知识。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 去欣赏艺术作品,它可以使学生的无意欣赏变成有意欣赏,这使学生向高层次鉴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二)对于电影作品的热情将有效调动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非智力因素。 优秀影视作品对于人心灵的净化功能将与语文教学实现相通。当学生在观看《红河谷》时,内心涌动的爱国情感并不是语文教师的说教可以达到的;当欣赏历届《华人辩论赛》的精彩实况时,学生渴望加强口语训练、来尽情展示自己的个人魅力又变得突出和强烈;当收看昆曲《牡丹亭》时,学生们对祖国的传统文化又寄予厚望;当研究电视广告的精彩纷呈时,学生们体验了广告语言的生动和夸张,又对母语的学习增强了自信心和自豪感。总而言之,影视作品种类繁多,教师要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挖掘,就能找到激起学生学好语文的愿望。
但需要指出的是,学生的年龄和心理决定了他们难以对所有的作品进行“拿来主义”式的筛选,教师就有义务和责任进行居高临下的选择,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对于语文学习充满了激情、向往和热爱,语文教学的高效性也就指日可待了。
(三)对影视作品的接受,避免了学生在封闭、独立的领域里学习语文,使他们采取开放、互补的态度研究语文。
我们经常会在班里发现知识面狭窄、生活三点一线的同学,那么不妨让他们看一下反映世界、国家、民族生活的电影(比如《辛德勒的名单》),使他们视野变得开阔,写作时就能引经据典,体现思维的广度;而对于那些情感淡漠、对文学读本没有体悟的学生,不妨播放一下反映人间真情的影视作品(比如电影《金色池塘》),使学生在充盈了丰富的感情后,再投入到学习文本中去;而对于那些为了学习语文而学习语文的同学,就播放一些演讲、辩论比赛的录像或反映个人成长史的影视作品,使他们走出狭隘的自我,进行居高望远的定位,使之能从原先的“封闭、独立”的学习范围中走向更广阔的领域。
(四)欣赏影视作品的过程将激发学生内心的创作欲望,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才环境与机遇。
3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共享而来,我们只负责传递知识。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 语文教师也许担心,因为我们本身的课时也不多,让学生进行影视鉴赏是否浪费时间。实际上当学生对某影视作品产生感觉,必然对其作出一些选择、分析和判断,并体现出一定的价值取向。不少同学在观看了电影《可可西里》后,在写作中提到了它,在课堂教学中也进行了深入地探讨,这说明这部影片对他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又比如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使学生对法西斯产生了强烈的憎恨,从欣赏变为理性的分析和评论,无疑可喜可贺。这时教师就要抓住时机,不遗余力地进行鼓励指导,使这种欲望稳定化固定化,教学的目标就达到了。
三、语文教学与影视欣赏结合还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要处理好教师、学生、教材、影片四者的关系。具体而言,教师是主导,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指挥”。教师既要认真研读教材,熟练驾驭学生,又要善于剪辑影片,处理好教材与影片的自然衔接;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与之构成思维的联动网络;影片是教材的补充,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是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载体,也是学生更深刻地把握教材的媒介。
(二)更要注意的是影视只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所选的影视片断必须紧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且课内放映的总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就会喧宾夺主,把语文课上成了纯粹的“电影课”。
(三)应加强形象直观和言语直观的配合。在形象的直观过程中,老师应提供明确的观察目标,确切的观察指导,合理的观赏程序。
(四)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在可能的情况下,让学生自己进行操作(比如模仿表演、情境朗读对白),改变“教师演,学生看”的消极被动的直观方式。
作为一个有远见的语文教师,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成就他们成功的喜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美术班和国际班是我校的主打班,无疑艺术化和国际化是我校的两大特色,那么我们的教学更应该体现从欣赏——创作——成功——再成功的良性循环的优化过程。近年来,我校有不少文化生和专业生通过影视鉴赏激起了从事影
4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共享而来,我们只负责传递知识。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 视行业的兴趣,在高考填报志愿中选择了“电视编导专业”、“电影表演系”、“广播编导专业”等等,这些专业的选择,既是他们人生的选择,同时也应归功于语文课开设的影视欣赏课程。
总之,影视作品引入课堂正体现了“大语文”观念,恰到好处地将影视艺术手段应用于教学,产生引人入胜的良好效果,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文中所传达的内容和情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获得强烈的心灵震撼,产生思想的共鸣。学生能够将知识迁移于新的氛围中,并在教学活动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振作的情绪,从而获得教学的成功。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