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弯道跑教学设计与教案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案设计

一、教学指导思想

本课以快速跑中的弯道跑为主线,遵循体育教学规律,力求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努力践行新课标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从学生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出发,通过情景激趣、启发指导、分层递进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开展反复学练,以达到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培养学生自信,勇于挑战自我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激发和保持学生对于田径运动的兴趣,展示自己的个性,让学生在学练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促进身心健康,达到完成学习目标的目的。

二、教学设计思路

本人将快速跑单元安排为七个课时,本课为第三课次,内容是弯道跑。本节课紧紧围绕两个同心圆做文章,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弯道跑技术。通过直道快速跑与弯道快速跑作比较,让学生不断体会弯道跑的技术动作,并在反复的练习中巩固与提高。在教学中既注重同班级学生的共同特征,又重视学生个体发展中的差异。设置不同层次的发展目标及多层次的学习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三、教材与学情分析

弯道跑是一项有固定动作规格,集健身、健美、健心于一体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在日常的生活圈里较为常见。弯道跑的技术关键是跑速越快,身体向内倾斜越大,外侧手臂摆动越大。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蹬地的方法、摆臂的方法以及上下肢的协调配合;难点是弯道内快速完成向前的跑进。

授课班级为南外仙林分校初二(8)班的学生,男、女生共40人。两班学生在初一学习田径的基础上,已具备一定的快速奔跑能力,身体素质较好,学习能力强,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强。

期望通过本课学练,学生能知道弯道跑的技术要领,以及动作原理;能做出身体内倾、外侧摆臂大于内侧摆臂的弯道跑动作;能在各种游戏中体验运动的乐趣与成功的愉悦,提高团队的协作能力。培养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与刻苦耐劳的精神。

四、教与学的方式方法

根据初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本课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循序渐进的教学手段,做到身心协调发展。本课次初步预设的教法为:讲解与演示、设疑与释疑、引导探究、分层教学、游戏法、竞赛法。学生的学法采用:小组合作探究、观察与思考、讨论与分析、练习法、竞赛法、自我评价与互评。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以达成教学目标为目的,突出运动主线,突出合作学习,力求做到合理紧凑、流畅、循序渐进。

五、主要教学策略和特色

(一)情趣导入:通过教师抑扬顿挫的话语激情讲解奥运冠军博尔特200米夺冠的情景,引出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弯道跑。并通过“报数成团”、“穿针引线”等游戏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热身活动的兴趣,为进入弯道跑教学做好铺垫。

(二)体验学习:通过“呼号绕圆”、“两人鱼贯跑”的游戏,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体会快速过弯道时身体动作的变化,并通过“绕圆接力比赛”,让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逐渐掌握弯道跑的技术要领。用日常生活的例子结合挂图讲解弯道跑动作的原理,加深学生对于弯道跑技术动作的理性认识。并在圆的两端分别画上两条相交的直线,以此让学生自主体会“直道——弯道——直道”的动作变化感觉,最后通过比赛来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自我参与评价,通过展示、肯定成绩与纠正错误相结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技术动作,从而巩固与提高弯道跑技术。

(三)恢复身心阶段:教师鼓励与自我评价相结合,并在音乐的伴随下一起跳“兔子舞”,最后在优美旋律的伴奏下通过拉伸运动让身体得到自然的放松。

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案

学习阶段:水平四;学生:8年级;

单元位置 教学内容 快速跑 单元 第3次课 授课时间 第 5 周 第 3 节课 快速跑 弯道跑 1.学生知道弯道跑的技术要领,以及动作原理,加深对田径运动的了解。 2.85%以上的学生能做出身体内倾、外侧摆臂大于内侧摆臂的弯道跑动作,发展速度素质、技能素质及上下肢的协调性。 3.学生们能在各种游戏中体验运动的乐趣与成功的愉悦,提高团队的协作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与刻苦耐劳的精神。 重点:蹬地、摆臂的方法及上下肢的协调配合。 难点:弯道内加速和保持高速的技术。 教师教、导活动 1.指定集合地点,检查着装,接受学生体委报告。 2.宣布本课内容和教学目标。(图一) 3.安排见习学生并提出安排策略。 1.讲解“报数成团”游戏的方法,带领男女生一路纵队由外圆逐渐向内进入跑成螺旋形状。并在跑的过程中做“报数成团”游戏。(图二) 2.讲解“穿针引线”游戏的方法:排头两位学生手拉手做针眼,队尾学生做线头依次穿过针眼。教师口令指挥“穿针引线”游戏。(图三) 教学接力棒4只、标志服4件、挂图、音响一准备 套、口哨等 运动负荷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点 难 点 程序与 时 间 内 容 学生学、练活动 组织形式 时间次强数度 一、课分前钟常规2 8 1.体委整队。 2.教师导入。 1.按指定地点集合,体委发令,检查出勤人数,向教师报告。 2.注意听讲,记住学习目标。 3.见习生出列,做好课(图一) 堂记录。 1.认真听,积极参与热身,反应灵敏,思想上做好充分的准备。 2.思想集中,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让身体充分活动并能在运动中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小 二、热分身钟准备 1.螺旋形跑。 2.“报数成团”游戏。 3.“穿针引线”游戏。 (图二) 5′ 1较次 强 (图三) 三、弯道跑体分验钟学习10 20 1.“呼号绕圆”游戏。 2.两人一组鱼贯跑体验。 1.讲解“呼号绕圆”方法:教师报到哪个数字相应的学生就逆时针方向跑一周回到原位。 鸣哨集合,安排学生站位并进行练习。(图四) 2.请两位跑姿较好的学生做示范,在教师的提问中完成对弯道跑动作要领的讲解。安排两人一组进行逐渐加速的弯道跑体验练习。(完成两次)。(图五) 1.认真听教师讲解,知道游戏的要求,反应灵敏,积极进行练习。 2.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在逐渐加速中感悟弯道跑的动作感觉。 (图四) 1次 2次 5′ 强 程序与 时 间 四、弯道跑分巩钟固提高 内 容 1.绕圆接力比赛。 2.挂图讲解弯道跑技术要领。 3.“直——弯——直”接力比赛。 (图五) 运动负荷 教师教、导活动 1.讲解比赛方法,提出要求,口令指挥学生进行“绕圆接力”比赛。(图六) 方法:第一位同学持接力棒快速绕圆一周,将棒传给同队的第二位同学,以此类推,最先跑完的队获胜。 2.利用挂图讲解,并演示,让学生明白弯道跑身体发生倾斜的原理。并让学生通过“绕圆接力”的感悟总结出:在弯道跑时,跑速越快,身体倾斜越大,右手臂摆动越大的道理。 3.根据学生推荐,指定长江、黄河队的队长进行讲解示范并安排队长比赛。把学生分成两队,进行“直道—弯道—直道”的接力跑比赛,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及时给予适当的积极性评价。 (图八) 学生学、练活动 1.在比赛中体会弯道跑身体倾斜的程度与摆臂的感觉。 组织形式 (图六) 时间次强数度 1次 2.认真听讲,积极动脑并回答教师提问,能比较直道跑与弯道跑的动作区别,能进一步领会弯道跑的动作要领。 7′ (图七) 2次 强 3.积极主动敢于展示自我,发挥本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参与比赛,在比赛中运用所学技术。相互探讨和帮助并给予鼓励支持。 要求:互相激励;信任同伴;积极思考;认真练习。 (图八) 五、课分后钟常规

51.“兔子”舞与拉伸放松。 2.总结评价。 1.引导学生跳“兔子舞”并进行拉伸运动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 2.小结本节课并就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提问。(图九) 1.集体跟着音乐节奏进行放松整理。 2.对本节课的学练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1′ 1次 小 (图九) 生理负荷预测 课后记 平均心率 练习密度 135~140/分左右 30~40%左右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力求突出弯道跑的技术特色,从准备活动中的各种热身游戏逐步过渡到弯道跑的练习,运用多种的教学方法,紧紧围绕弯道跑进行设计,使学生反复体验弯道跑的感受,从实际的课堂效果来看,对于初中生掌握弯道跑的技术要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注重过程性评价,在每次游戏或比赛过后,我都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通过激励性的评价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另外,全课的运动负荷较为适宜,对于初中生发展体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弯道跑教学设计与教案 - 图文

《体育与健康》实践课教案设计一、教学指导思想本课以快速跑中的弯道跑为主线,遵循体育教学规律,力求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努力践行新课标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从学生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出发,通过情景激趣、启发指导、分层递进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开展反复学练,以达到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培养学生自信,勇于挑战自我的能力以及团结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evzf5g9gz9pugm7qnnb9acj39qpyw00elt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