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神丸出自王肯堂的《证治准绳》可以温肾暖脾,涩肠止泻。临床常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泄泻,症见肠鸣腹胀、五更溏泻、食少不化、久泻不止、面黄肢冷;是临床中比较常用的一个成方。
本人在这里想以四神丸为例就中成药的剂型及加工方法做一下介绍和说明
目前市售的四神丸以水丸为主,配料及加工方法如下:肉豆蔻(煨)200g、补骨脂(盐炒)400g、五味子(醋制)200g、吴茱萸(制)100g、大枣(去核)200g以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生姜200g捣碎,加水适量,压榨取汁;取上述粉末用生姜汁和水泛丸,干燥,即得。
让我们看看《医方集解》中的描述:补骨脂(四两酒浸一宿炒)五味子(三两炒)肉豆蔻(二两面裹煨)吴茱萸(一两盐汤泡)用大枣百枚生姜八两切片同煮,枣烂去姜,取枣肉捣丸,每服二钱,临卧盐汤下。
首先从药物组成上并无差异,但是药物的配伍比例存在差异,五味子用量在现在配伍中被降低了,“五味咸能补肾,酸能涩精”五味子用量的减少对整体疗效的影响如何,需要我们在临床使用中加以反思;生姜大枣用量在现在配伍中也被降低了,《医方集解》中“大枣百枚生姜八两”而现代配伍中想当然的给减少到可怜的200g,这样“生姜暖胃,大枣补土所”的效果是否还能够充分发挥,需要好好考虑。
其次部分中药炮制方法出现偏差,补骨脂在《医方集解》中要求用酒浸泡后再炒,其目的借用原文“补骨脂辛苦大温能补相火以通君火,火旺乃能生土,故以为君”而现在想当然的给换成了盐炒的补骨脂,其引药入经方向有偏差,疗效是否会打折扣这个需要我们深思熟虑结合临床做出选择;吴茱萸在《医方集解》中要求用盐汤泡,其目的借用原文“吴茱萸辛热,除湿燥脾能入少阴厥阴气分而补火”而现在却简单粗暴的换成甘草水制吴茱萸,其引药入经的效果是否会大打折扣,这个也是需要我们在临床使用时需要反思的。
制作加工方法的差异,《医方集解》中指出“大枣百枚生姜八两切片同煮,枣烂去姜,取枣肉捣丸”强调将生姜、大枣一起煎煮,将枣煮烂后把姜捡出来,把药粉与枣肉均匀混合做成丸,现代的制作方法简化到将所有药物打粉后用姜汁调和水泛丸,撇开其他的药物成分不谈,单独看看大枣与生姜的处理方法,生姜大枣同煮和大枣粉与生姜汁混合疗效是否存在差异,用生活常识就能做出判断,用当归炖鸡汤,当归与鸡分别煎煮后再混合与当归与鸡一起煎煮这两者的味道会一样么?同理生姜大枣同煮和大枣粉与生姜汁混合这两者之间的差异不言而喻。
再者服用方法的不在意,《医方集解》记载本方服法宜在“临睡时淡盐汤或白开水送下”,很有道理,就像汪昂在《医方集解》中提到的“若平旦服之,至夜药力已尽,不能敌一夜之阴寒故也。”故应嘱患者于临睡时服药,更为奏效。而现在服用方法多为一次9克,一日1~2次,这个对于临床效果的发挥是否存在一定的影响,也是我们在临床使用时需要反思的问题。
差异列举完了,我们来看看临床效果... ...
笔者在临床过程中做过一段时间的对比观察,脾肾阳虚五更泄泻的患者(年龄在30-45岁之间)观察期间样本患者数量12人,其中6人推荐使用市售四神丸,另外6人推荐使用根据传统处方要求照方炮制的四神丸,两者服用方法均按照晨起服用一次,睡前服用一次,餐后1小时,淡盐水送服。
12位患者在服用四神丸后症状全部得到改善,其中服用根据传统处方要求照方炮制的四神丸,起效时间远快于市售四神丸,其中有3例患者在服用第二天均出现明显的好转迹象,大便成型,腹痛症状消失;服用市售四神丸患者有2例在服用第三天出现好转迹象,大便成型,腹痛症状明显减轻;根据传统处方要求照方炮制的四神丸症状改善速度远快于市售四神丸,其
中6例患者均在服用一周内症状消失,而市售四神丸6例患者在服用两周的情况下还有2人存在轻微腹痛的症状。
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不是想当然的随意修改,传承中医药文化首先是要做到尊重传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明白古人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沿着先人的足迹才能走出不一样的天地。 随意修改,忘却经典,只会让中医药的疗效难以最大的发挥。
作为一名中医,我们在临床中要关注的不单单是患者的病该采取什么方法治疗,还要关注我们用来给患者治疗所使用的的中药饮片、中成药是不是也符合中医理论的要求。 欢迎各位专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