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设计试卷
一、简答题(24分)
1. 发动机的支承力有哪些?哪些是引起发动机振动的力?
2. 凸轮缓冲段的高度主要考虑了哪些因素?采用液压挺柱时是否还应该设计缓冲段? 3. 活塞环工作应力与装配应力之间是什么关系,写出表达式,并说明设计时如何选择?
4. 发动机转速提高,意味着活塞平均速度Vm高,根据公式
Pe?0.7854D2pmeVm()?100Z可知,可以提高发动机的有效功率;请回答Vm增加带来的负面作用有哪些? 二、填空(20分)
1. 机体的设计原则为:在尽可能 的条件下,尽量提高机体的 。 2. 往复惯性力
Fj??Ccos? 始终沿 作用。
3. 发动机的主临界转速与发火次序的变化 。
4. 如果需要在轴瓦上开油槽,应该开在主轴瓦的 ,连杆轴瓦的 。
5. 从等刚度出发,主轴颈D1 连杆轴颈D2;从等强度出发,D1 D2;实际设计时D1 D2。
6. 润滑系机油循环量根据 来确定。 三、分析(20分)
已知一单列四行程三缸发动机,发火次序1-3-2,请分析往复惯性力的平衡性,如必要,请采取整体平衡措施,写出质径积表达式,在轴侧图上标出平衡重布置。 四、计算(16分)
已知一台单列四行程三缸发动机(1-3-2),进排气门在一条直线上,凸轮轴顶置,图中虚
线L与气门轴线平行,摆杆以及配气相位如附图
求:
1.各缸排气凸轮相对于第一缸排气凸轮的夹角; 2.同缸异名凸轮夹角; 3.排气凸轮工作半包角;
4. 一缸活塞位于压缩上止点时,其排气凸轮桃尖相对于图中虚线L的夹角。 一、叙述(12分)
1. 请叙述气缸套产生穴蚀的原因,并说出减轻穴蚀的设计和结构措施。
2. 请结合作图叙述活塞工作时销轴方向变形大的原因,并说明结构设计时怎样考虑。
内燃机设计试题标准答案A
一、简答题(24)
1答:往复惯性力是由往复运动质量Mj高速运动产生的,它的运动加速度为
2?)a?r?2(cos???cos2?),所以Fj?mjr?(cos???cos2。惯性力不参与做功,
因为正负做功在一个循环内相抵消。(6分)
2答:气压力、侧向力、热变形。反椭圆设计、绝热槽、恒范钢片(6分)
3 答:轴瓦的过盈量主要是保证工作可靠。有自由弹势、半圆周过盈量、余面高度。加标准力F0,检测余面高度(6分)
4 答:结构改变:曲轴、集体高度或曲轴中心孔位置。计算:动力计算、曲轴平衡分析、压缩比、工作过程、(6分) 二、分析计算(20分)
发火间隔角A=720/3=240(2分) ; 画出曲柄布置图(2分);一阶曲柄图、二阶曲柄图(2分)
一阶惯性力分析,等于零(2分)、二阶旋转惯性力分析,等于零(2分)。一阶惯性力矩分析,等于3ac(4分),二阶惯性力矩比较小,不考虑(2分)。 考虑整体平衡对一阶惯性力矩进行平衡,平衡措施正确,质径积结果正确
mprp??3a30.0875mjr?0.5??0.37?0.045?0.002082kg?m2b20.303(4分)
三、填空(20分,每空2分)
1.汽油机与柴油机相比, 汽油机 的燃气温度高, 柴油机 的活塞热负荷大。 2.六缸机第一主轴径的积累扭矩为 0,第七主轴径的积累扭矩为 输出扭矩。 3.往复惯性力
Fj?c(cos???cos2?) 始终 沿 汽缸轴线 作用。
4.配气机构采用平底挺柱时,其底面半径应 大于挺柱最大几何速度 。 5.连杆螺栓的刚度应该 小于 连接件的刚度。 6.发动机的主临界转速与发火顺序的关系为 无关 。 7.曲轴的破坏形式主要是 弯曲疲劳 。 四、计算凸轮夹角(16分)
同名异缸凸轮夹角 90o(5分);同缸异名凸轮夹角 105o(5分); 凸轮工作排气半包角 58.75o凸轮角度(5分)
排气凸轮桃尖距挺柱中心线角度 128.75o凸轮角度(5分) 五、叙述题(20分)
1.提高曲轴疲劳强度的结构措施任意两种(2分),叙述清楚原理(3分);提高曲轴疲劳
强度的工艺措施任两种(2分),叙述清楚原理(3分)
2.说出空气利用率低(2分),写出公式(3分)。说出转速低(2分),写出公式(3分)
内燃机设计试题标准答案B
一、简答题(24分)
1. 答:发动机的支承力包括重力、往复惯性力、翻到力矩。往复惯性力和翻到力矩是
引起振动的力。(6分)
2. 答:缓冲段的高度主要考虑了气门间隙、弹簧预紧力引起的机构变形。采用液压挺
柱也要有缓冲段,要考虑变形。(6分)
??max??max3. 答:装配应力与工作应力之和为常数。
工作应力作用时间短,一般选择
Et2?3.4?常量2(D?t)。因为
??(1.2~1.5)?max?max
答:根据
Pe?0.7854D2pmeVm()?100,Vm增加会带来:
Z1.摩擦损失增加,机械效率?m下降,活塞组的热负荷增加、机油温度升高,机油承载能力下降、发动机寿命降低。
2.惯性力增加,导致机械负荷和机械振动加剧、机械效率降低,寿命降低。 3.进排气流速增加,导致进气阻力增加、充气效率二、填空(24分,每空2分)
1. 机体的设计原则为:在尽可能 轻巧 的条件下,尽量提高机体的 刚度和强度 。 2. 往复惯性力
?v下降。
Pj??Ccos? 始终 沿 气缸轴线 作用。
3. 发动机的主临界转速与发火次序的变化 无关 。
4. 如果需要在轴瓦上开油槽,因该开在主轴瓦的 上半轴瓦上 ,连杆轴瓦的 下半轴瓦上 。
5. 从等刚度出发,主轴颈D1 等于 连杆轴颈D2;从等强度出发,D1 小于D2;实际设计时D1 大于 D2。
6. 润滑系机油循环量根据 必须由润滑系带走的热量 来确定。 三、分析计算(20分)
发火间隔角A=720/3=240(1分) ; 画出曲柄布置图(2分);一阶曲柄图、二阶曲柄图(2分),曲轴轴侧图(2分)
一阶惯性力分析,等于零(2分)、二阶惯性力分析,等于零(2分)。一阶惯性力矩分析,等于3aC(2分),二阶惯性力矩比较小,不考虑(1分)。
考虑整体平衡或者其他措施对一阶惯性力矩进行平衡,平衡措施正确(4分),质径积结果正确(2分)
四、计算凸轮夹角(16分) 3-1: 120o、2-1:240o(4分); 同缸异名凸轮夹角 107.5o(4分)
排气凸轮工作半包角 64.5o凸轮角度(4分)
排气凸轮桃尖距接触点连线角度 125.5o凸轮角度(4分) 五、叙述题(12分)
1.写出缸套产生穴蚀的内因和外因(3分),三种减轻措施(各1分,共三分)。 2.说出销轴方向变形大的三个原因:侧向力、气压力、热膨胀(3分)。 反椭圆设计裙部、绝热槽、恒范钢片(各1分,共3分)。
内燃机设计期末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