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乙酰氨基酚致药物性肝损伤的机制研究进展
余朋飞1, 吴 桥2, 段钟平1, 陈 煜1
【摘 要】摘要:药物性肝病又称药物性肝损伤,是我国非感染性肝病的第二大病种,美国肝衰竭/肝移植的首要原因。药物性肝损伤主要分为固有型肝损伤和非特异质型肝损伤。固有型药物性肝损伤在临床前安全研究中是无法被预测到的,而大多数药物引起的非特异质型肝毒性在临床前研究中就会被发现从而不会被应用到临床,但其中一个例外就是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APAP),这种药物在治疗剂量之内是安全的,但是过量服用则会导致严重的肝损伤甚至急性肝衰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APAP过量服用是导致急性肝衰竭的主要原因。因此进一步阐明APAP引起肝损伤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尤其是肝细胞死亡的机制,有助于尽早识别发生急性肝衰竭和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发阻断肝损伤进程的治疗靶点与方案。 【期刊名称】《临床肝胆病杂志》 【年(卷),期】2019(035)009 【总页数】5
【关键词】醋氨酚; 化学性与药物性肝损伤; 细胞死亡; 自噬 【文献来源】
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journal-clinical-
hepatology_thesis/0201275208440.html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2017YFA0103000);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2012ZX10002004-006,2017ZX10203201-005,2017ZX10201201-001-001,2017ZX10201201-002-002,2017ZX10202203-006-001,2017ZX10302201-004-002);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