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作社基本情况
(一)合作社概况
1、合作社成立时间:2007年06月(注册号:411502NA000117X),法定代表人:段清海
2、合作社成员及出资构成:合作社由段清海、舒国华、朱启祥、陈德、易保华等成员发起并出资成立,出资总额为190万元,目前拥有农民成员100户(详见合作社全体成员名册)。
3、合作社收益分配机制:合作社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盈余主要按照成员与本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
4、合作社获得的主要荣誉: 2013年市级示范社
5、合作社法定代表人基本情况:信阳景元茶叶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段清海,男,汉族,1970 年出生,大学文化,从事茶叶生产、
加工、销售多年,经验丰富,现任信阳景元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任职期间经营经营状态一直良好,无破产及银行欠资现象,企业和个人信誉良好,现兼任信阳市平桥区政协常委、河南省茶叶协会理事,2008 年
获“河南省技术创新能手”称号。
6、管理机构设置情况:合作社管理机制健全,设有:成员(代表)大会(全体成员组成),是该社最高权利机构;设立理事长(总经理)1名,为本社的法定代表人;设副总经理3名,对理事长负责;设执行监事1名,代表全体成员监督检查理事会和工作人员的工作;
1
合作社下设理事长(总经理)办公室,财务部,生产技术部,市场营销部,发展计划部。
7、办公条件及工作人员情况:合作社办公地址位于浉河港乡郝家冲村,建筑面积200平方米。现有工作人员12人,其中:行政管理人员4名,生产技术人员8名。
8、财务管理等制度建设情况:本合作社财务管理机制健全,理事会负责合作社的财务管理工作,接受监事会监督。按照“财务分开、民主监督”管理原则,实行“资产五分开、审批一支笔”,做到账实相符、往来明晰、价格公开、分配公正、管理透明。现有主管会计1名,其他财务人员2名,其详细管理制度见附件2合作社章程第四章财务管理。
(二)运营状况 1、主业发展情况
信阳景元茶叶专业合作社主要生产加工信阳毛尖和红茶为主,2010 年生产销售“景元”牌信阳毛尖 20 吨,2011 年已经生产销售信阳毛尖19吨,4月份开始生产红茶以来,已经生产销售红茶7吨。产品均价420元/公斤,纯利润占销售额的30%左右。建立健全了合作社发展规划、年度业务经营计划、财务管理
制度、盈余分配制度、职务风险制度等内部管理等规章制度,运行管理规范。通过 6 年运行,合作社资金、技术、产品销售网络已经齐备,效益增长很快。合作社的社员都有种茶的习惯和经验,种茶积极性高,入社热情高,为合作社发展壮大提供了良好基础。
2、项目申报前一年度合作社的财务及分配情况
2
截止2013年末,合作社资产总额1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405万元,负债356万元,净资产653万元。2013年合作社实现经营收入1156万元,年获净利润180万元,第二次返利80万元。
(三)以前年度各类财政资金对合作社的扶持情况
茶产业是信阳市浉河区的重要支柱产业,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的发展,不仅在政策上给予茶叶专业合作社倾斜支持,而且积极帮助解决发展资金等问题。信阳景元茶业叶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区财政无偿提供茶苗款18万元,发展优质茶园300亩;安排财政扶贫资金50万元,硬化了茶区道路5.5公里。
3
二、项目立项背景
(一)必要性分析
1、是合作社做强做大、增强竞争力的要求
茶叶是浉河区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被确定为发展特色经济的重中之重。浉河区茶叶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较好的产业基础,2011年全区茶园面积达47.3万亩,开采面积35万亩,茶叶总产量2000万公斤,产值26.3亿元,社会种茶总收入在40 亿元以上。全区8个乡镇、120个行政村、380个村民小组生产茶叶。万亩茶乡5个,千亩以上集中连片茶园100多处,乡镇茶叶专业贸易市场10个,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建立销售网点1000余处,从事茶叶生产、经营的人员28万多人,初步形成了茶叶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生产经营格局,一大批农民通过从事茶产业实现脱贫走上富裕路,茶业已成为浉河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通过项目的建设,该合作社将新增300亩茶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新增固定资产约100万元,合作社成员茶叶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因此,建设该项目是合作社做强做大、增强竞争力的要求。
2、是改善合作社生产方式,提升茶叶品质的需求
通过建设300亩茶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将有效改变本地传统的茶叶种植生产方式,大大提高茶叶品质。通过本项目建设,引进茶树良种、绿色防控、养分优化调控等技术和“乔木-灌木-草本”立体生态种植模式,将有效改变本地传统的单一茶树种植模式,改善茶园生态环境,减轻茶园病虫危害,提升茶叶品质。
4
3、是促进社员增收、带动农民经济收入稳定增长的需要 该项目实施后将成为合作社成员经济收入稳定增长的新亮点。 通过建设300亩茶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正常年份将新增产值约90万元以上,新增利润约65余万元,为合作社成员带来直接收益近50万元。同时通过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走产业化之路,为优质、高效、低耗农业在本地区的发展开辟了新途径,对充分调动本地农民种植茶叶的积极性,推动茶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确保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优势分析 1、具有资源优势
本项目位于信阳市浉河区浉河港乡境内,地处大别山、桐柏山脉北麓的淮河上游,为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度地区,年均太阳辐射总量为117.72千卡/平方厘米,年均有效辐射量为57.69千卡/平方厘米,日照年均2172.9小时,平均日照率为49%,年均气温为15.1℃,年均≥0℃的活动积温为5260.6℃,年均降雨量为1134.7毫米,无霜期221天,平均海拔300—450米。境内为山地丘陵,重峦叠峰,云雾缭绕,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昼夜温差大,适宜茶树生长,有利于茶叶内含维生素、氨基酸和芳香物质的积累,是建立生态茶园的理想区域,农业综合开发和产业化发展潜力巨大。
2、具有深厚的种植基础
茶叶是浉河区农业的主导产业,也是广大山区农民的致富产业,浉河区委、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发展茶叶产业化经营,在全区逐步形成了农工商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发展新格局。2013年茶园面积达56.5万亩,产干茶 2.24万吨,涉茶产值为51.5亿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