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猪场整体规划及建筑设计
一、猪群规模
通过对养猪工艺的了解来计算猪群规模,从而确定猪场规划及设计。
(一养猪的阶段饲养工艺
规模养猪的目的是要摆脱分散的、 传统的季节性的生产方式, 建立工厂化、程序化、常年均衡的养猪生产体系,从而达到生产的高水平和经营的高效益。
1.四阶段饲养工艺
(1配种妊娠阶段。在此阶段母猪要完成配种并度过妊娠期。配种约需1周,妊娠期16.5周,母猪产前提前一周进入产房。母猪在配种妊娠舍饲养16~17周。
(2产仔哺乳阶段。按预产期提前一周进入产房, 在此阶段要完成分娩和对仔猪的哺育,哺育期为4周, 母猪在产房饲养5周, 断奶后仔猪转入下一阶段饲养,母猪回到空怀母猪舍参加下一个繁殖周期的配种。
(3断奶仔猪培育阶段。 仔猪断奶后,同批转入仔猪保育舍,在培育舍饲养5周,体重达15~25千克以上。 这时幼猪已对外界环境条件有了相当的适应能力, 再共同转入育肥舍进行育肥。
(4育肥阶段。由育仔舍(仔培舍转入育肥舍的所有猪只,按育肥猪的饲养管理要求饲养,共饲养15周, 体重达90千克以上时,即可上市出售。 育肥阶段也可按猪场条件分成为中猪舍和大猪舍,这样更利于猪的生长。 通过以上四个阶段的饲养,当生产走入正轨之后, 就可以实现每周都有母猪配种、分娩、 仔猪断奶和商品猪出售,从而形成工厂化饲养的基本框架。
2.按工艺流程建设安排生产车间
一个养猪场建场要有严格的规划及设计,工艺流程确定以后,按猪场工艺设计要求,安排配种妊娠舍栏位、产房栏位、育仔舍栏位和育肥舍栏位。 场内猪群的周转、建筑的合理利用,都必须和生产工艺、防疫制度紧密联系,以做到投产后井然有序,方便管理。
3.按工艺流程确定各阶段生产计划
(1确定每头母猪一年内理论产仔窝数。母猪年产仔窝数的多少,决定于母猪繁殖周期的长短; 而母猪繁殖周期长短,主要受哺乳时间的制约。以现代生产工
艺为例,母猪哺乳期为4周,加上妊娠期16.5周, 断奶至配种期2周 ,一个繁殖周期为22.5周。 一年共52周,因此,每头母猪年产仔窝数应该是52÷22.5=2.3窝。
(2确定每周应该产仔的母猪头数。按理论计算,假使我们已确定每头母猪年产仔2.3窝,那么,根据一个猪场所饲养的母猪总头数, 就可算出全场每年应该产仔的总窝数,然后, 就可以算出每周应该有多少头母猪产仔。
每周产仔窝数= 母猪总头数×2.3(窝/52(周 那么,我们设计的25头母猪的猪场每周应产仔窝数为:
25×2.3/ 52=1.1(窝
(3确定每周应配种的母猪头数。根据每周应产仔窝数, 以及母猪配种受胎率(按80%掌握,每周参加配种的母猪头数应该是:每周参加配种母猪头数=每周应产仔窝数 /80%
这样,25头母猪的猪场每周参加配种头数为:1.1(窝/80% =1.4(头
(4确定每周断奶仔猪数及转群基础数。以每周分娩1.1窝, 每窝断奶成活9头为例:每周断奶仔猪数=1.1(窝×9(头=10(头;每周转群基数为10(头×95%(育成率=9.5(头。
由此可以算出,25头母猪规模的猪场存栏情况为:
全场存栏:二元母猪25头(其中妊娠母猪18头,空怀母猪2头,哺乳母猪5头)。
后备母猪(每年按30%淘汰)2头。 种公猪1头。 后备公猪1头。
哺乳仔猪(28天断奶)存栏55头。 断奶仔猪(保育舍饲养5周)存栏60头。 生长-育肥猪(22周出栏)存栏130头。
(二所需猪舍计算公式
1.产仔猪舍面积
产床数=年产窝数×在产床的天数/365 年产窝数=25头×2.3=57窝 在产床的天数 分娩前 7天 哺乳天数 28天 清扫消毒 7天 共计 42天
产床数=57窝×42天/365=6个。 每个产床为1.5×2.7米,加过道面积。 产仔猪舍面积4.6×11米=50.6平米。
2.妊娠舍面积
妊娠单体栏数=妊娠母猪数=年产窝数×在妊娠舍天数/365天 在妊娠舍天数 妊娠天数 114天 清扫消毒 7天 提前上产床 -7天 共计 114天
妊娠单体栏数=57×114/365=18栏。
每栏宽0.66米,长1.8米,高1.06米。加两边过道, 妊娠舍面积为14×4.6米=64.4平米
3.仔猪舍面积
仔猪栏数=(收养天数+清扫消毒天数)×每窝断奶头数×年产窝数/365/每栏饲养头数
=(35+7)×10×57/365/10 =6栏。
每栏1.5×2米,加过道面积。 仔猪舍面积为4.6×6米=36.8平米。
4.育肥猪舍面积
育肥猪舍=(收养天数+清扫消毒天数)×每窝育肥头数×年产窝数/365/每圈饲养头数
=(105+7)×9×57/365/10=16圈。 每圈3.6×2.5平米。加过道面积合计如下, 育肥舍面积:20×4.6米×2栋=184平米。
以上计算均为理论数据, 生产实践中可视具体情况在此原则基础上进行调整。
二、猪舍建筑
(一)猪舍的位置和设计
1.场址选拔和建筑布局 场址的外部社会环境及防疫的难易密切相关。为此,场址选择及建筑布局必须符合防疫卫生的要求。
(1)地势高燥,通风良好:潮湿的环境,容易助长病原微生物和孳生寄生虫,使猪群易患病,低洼地,雨后场内积水不易排除。山坳凹处,猪场污浊空气会在场内滞留造成空气污染。因此,猪场应选择地势高燥、向阳、通风、有一定坡度的地方,易使猪舍保持干燥和环境卫生。
(2)交通便利,注意防疫:猪场生产的产品需要运出,饲料等物资需要运入,运输量大,对外联系密切;猪场防疫要求严格,还要防止猪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因此,猪场需选在交通便利又比较僻静,最好离主要道路100m以上和离居民点100m以上的地方。禁止在旅游区、畜禽疫病区和污染严重地区建场。
(3)水、电供应,确有保障:猪群饮水、猪舍和用具的洗刷、职工用水等需要大量的水;猪场照明、保温、设备运行等都需要电源。因此,猪场必须选择水源丰富、水质符合标准并有充足电源的地方。
(4)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应选择土质坚实、渗水性强、未被病原体污染的沙质土壤为好。要避免在可能滑坡、断层、新填或杂填土上建设。
(5)保护环境、防止污染:场址应远离城镇、乡村和居民点,场地要有一定的缓冲地带,一般为建筑面积的六倍以上。
2.猪流动和建筑
布局:猪在生产各阶段存在一最佳的移动方向(猪流动)。应安排好猪舍的布局以便尽可能的缩短运送距离(断奶和怀孕母猪舍、产仔舍、保育舍、育肥舍)。同时也应考虑饲料运输道,而且工作人员行进路线也尽可能缩短。
3.屋顶建设
猪舍相互间不应靠的太近,否则猪舍的通风会相互妨碍。在猪舍间也有相互传染疾病的危险。
一个较好的经验法则是猪舍之间所留空地至少要等于单个猪舍宽度。
过于拥挤会引起动物不适及增加对疾病的易感性。在绝大多数地区,猪舍的最佳方向是东西走向。这样,在每天最为炎热的时候,太阳光也不能透进太多,因此能保证动物舒适。在猪舍的每一端悬挂一向外延伸的屋顶可克服过多阳光从猪舍两端射入。
只用石棉瓦作屋顶,其隔热效果较差。而稻草和陶瓦等传统材料则是理想的隔热保温材料。可将石棉瓦和麦草或树叶结合作为隔热材料。
良好的全圈顶提供最有效的阴凉,但是在较温和地区,部分圈顶也能达到效果。猪舍中央的空气流动受限是另一个问题。这一问题的部分解决办法是猪舍宽度不应大于9m;另一办法是增加屋顶倾斜度,这可增加沿屋顶下面向开放式屋脊流动的空气速度。
4.预防疾病的措施 (1)养猪场周围要有院墙隔离。
(2)不允许参观者的车辆进入养猪场。 (3)尽量防止鸟类进入猪舍。
(4)建造更换衣服、鞋以及消毒的设施(备有随时可用的工作服和工作鞋)。
从外面购买种猪的养猪场必须建造一个及其他猪舍完全分开的隔离猪舍。
25头母猪猪场整体规划图
妊娠猪舍 后备 公猪舍 公猪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