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我国中小企业管理研究论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 . .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信用的推行,企业应收账款数额普遍明显增多,应收账款的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经营活动中日益重要的问题。在国外,西方国家比较流行的应收账款管理方法是应收账款有价证券化和“保理业务”。目前,我国的社会信用基础还比较薄弱,社会信用体系还不完备,信用管理体系尚在探索和建立之中,有关政策法规尚未出台。同时我国大部分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意识比较淡漠,管理方式比较单一,绝大多数企业仍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信用管理机制。因此,我国还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的应收账款的管理模式。今后,随着我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我国的市场经济必将得到快速发展和进一步完善。

我国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现状显现两种特征:第一,企业应收账款在流动资金中占比重过高,在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比重为50%以上,远远高于发达国家20%的水平。企业之间尤其是国有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造成逾期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已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一大顽症。据专业机构统计分析,在发达市场经济中,企业逾期应收账款总额一般不高于10%,而在我国,这一比率高达60%以上。严重影响了企业资金的流动性,造成企业资金的严重短缺,给企业的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也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和壮大。第二,企业应收账款总量逐年递增,并且由于控制不严,管理不善,应收账款数额迅速扩大,己经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和发展。

下面在此举一个企业的应收账款的管理。

代县晶玉宾馆开业连续几年业务增长一直很快,并开了多家分店。老板总说,企业一直以餐饮收入为主,住宿收入为辅。2011年销售额达到了1200万,但全年利润增长率下滑了2%,2011年的销售增长没有问题,但利润滑坡得更严重了。

让总为难的是公司的管理。尽管一直在招收管理人员,却越来越难以搞清什么时间该收哪笔钱;而且客户每笔钱不一定一次性付清,有些小客户这笔钱付清了,其实还有大量应收款;有些客户钱款已付,但企业仍然没给客户发货。因为这样,销售部门经常和财务部门起冲突,现在企业的应收账款超过800万,总说,有一些应收账款已经拖欠5年以上,且一些其他企业管理人员在企业消费后赊账,但很快这些人跳槽走了,是应收账款的回收带来很大的困难。

对于这样的问题,作者想该企业可能是在销售时没有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估,对赊销没有一定的控制,财务部门也没有及时对企业的应收账款进行处理,没有对应收账款进行及时的催收,导致应收账款积累太多。一个企业的应收账款太多再好的企业也会被拖垮。

3.2 我国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

3.2.1 片面追求销售额最大

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作用迫使企业以各种手段扩大销售。除了依靠产品质

. . . .

. . .

量、价格、售后服务、广告等外,赊销也是扩大销售的手段之一。相同条件下,赊销产品的销售量将大于现金销售产品的销售量。企业持有产成品存货,要追加管理费、储存费、保险费等支出。相反,企业持有应收账款,则无须上述支出。出于扩大销售的竞争需要,企业不得不以赊销或其他优惠方式招揽顾客,由此引起的应收账款,而应收账款的增加意味着产成品存货的减少,产成品存货的减少一方面可以降低这些支出,另一方面可以增大企业的流动资产,提高企业的即期偿债能力,修饰企业的财务指标。这种情况也是造成应收账款数额偏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3.2.2 账务处理不规

首先,有些中小企业由于疏于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不能做到定期与相关单位核对账日,特别是许多民营企业的地址、名称经常变化,为今后的催款、清理带来困难有些名存实亡的往来账款长期挂账如坏账不及时处理,会造成虚列企业资产。同时对已经已作坏账的应收账款,没有继续催收,或者催收收回时作为账外小金库,个人财务账,甚至中饱私囊。

其次,往来账户之间不按业务容记账,如有些与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款项计入应收账款;再如不是同一户名但无法查清的应收、应付款余额相互冲减,这种不便于企业根据不同往来账款的性质来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另外企业往来账中有些一进一出的款项无明确经济容,实际出借账户为他人转款;再如有些业务员,利用职务权限多次以备用金名义领取现金,然后通过银行转账还款,实际是为他人套取现金。

再次,债权债务的双方就经济往来中的未了事项进行定期对账可以明晰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然而有些企业不及时与客户对账或采用口头对账,未能形成合法有效的对账依据,直至发生经济纠纷向法院主债权时才发现已经过了诉讼时效。另外有些企业收账手段单一,不会运用抵押、担保、债务重组等措施使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

最后,坏账的核销没有严密的认定办法,给别有用心的人留下私吞和随意处理企业财产的空子。对核销的坏账,不制定坏账继续追踪和管理机制,导致随着对方经营情况变化有可能再收回的坏账无人过问。

3.2.3 企业部管理机制不健全

在绝大部分企业中,真正的销售完成是以回收资金为标准的。但是很多中小企业为了完成销售任务,达到账面利润,常常利用将销售任务与个人薪金挂钩的激励机制来充分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但是应收账款占销售额的比重大小对销

. . . .

. . .

售人员的销售任务是没有影响的。由此造成了销售人员为了个人利益,片面地追求销售任务的完成,采取赊销、高回扣等手段促销商品,完成了销售额的同时也增加了应收账款,对这部分应收账款,企业又没有部管理制度进行约束,未责成相关部门和经销人员负责追款,这种没有将应收账款的追缴回收纳入员工的考核体系导致应收账款大量沉积,使企业经营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企业只将销售额以及年终回收率作为考核销售部门业绩的主要指标,使得销售部门只抓市场和销售,忽视对上年度未收回销售货款的回收,增加不良应收账款形成的可能性。财务部门只负责“收款”和记账,不进行账龄分析,和其他业务部门缺少联系。应收账款与财务和销售都有关系,但财务部门和销售部门都不对应收账款完全负责任。有关人员互相推诿责任,不能互相核对有关客户信息,造成对应收账款管理的真空,致使一些企业应收账款逐年递增,并且催收、清理不及时,账龄老化,出现了呆死账。 3.2.4 企业风险防意识不足

一些中小企业未对不同的客户区别性地使用不同的信用政策,导致一些信用度不好的企业也享受一样的信用政策,恶意拖欠企业货款。一些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在对客户资信等方面做深入调查的情况下,已经了解到客户资信不佳,但为了一时的高收入、高利润,采用较宽松的信用政策,盲目地赊销去争夺市场,却忽视了企业的流动资金能否及时收回的问题,是应收账款风险加大的主要原因。 3.2.5 企业催收方法不合理

有些中小企业催收手段单一,催收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不论客户是因为何种原因拒绝付款,都使用一种催收方法。在不能收回应收账款后也不向企业详细反映是否是由于企业信用管理制度造成的或是其他何种具体原因造成的,致使企业信用管理制度的漏洞有可能继续存在,类似的应收账款不能回收的情况可能继续发生。有些企业没有严格按照国家法律及账务处理程序来进行操作,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建立账龄分析表,存在随意处置的现象,导致形成坏账后被动处置的结果。有些企业与客户沟通不足,往往因缺乏与客户的沟通而拿不出有力的证据来追讨欠款。

3.2.6 企业信用管理制度缺失

信用管理制度的缺失,导致企业财务安全得不到保障。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国家信用管理体系不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监控力度较弱、对信用失者的处罚机制建设不足,无形中鼓励了失信行为;另一方面企业信用管理制度不

. . . .

. . .

健全。客户既是企业最大的财富来源,也是最大的风险来源,企业信用管理部门,不能全面掌握客户信用、商业信誉、偿债能力、财务状况、资信状况、担保等客户信息。上述两方面导致收回应收账款的风险加剧。

3.3 我国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不当存在的危害

3.3.1 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

第一,赊销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导致企业经济利益下降。赊销使产品所有权已转移给购货方,企业却未能及时收回货款,此时已确认为销售利润增加。按规定取得收入要交各种流转税,获得利润需向国家上交所得税,企业被迫以货币资金垫付这些税费,加速了企业现金流出,被占用资金又不能及时收回,就又继续参加企业流动资金周转,使得企业的经营活动受到了一定影响。

第二,夸大了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果。我国中小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发生销售的全部产品必须计入当期收入,因此,账上利润的增加不表示现金能够如期流入中小企业,而且如果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超过了提取的坏账准备,销售所产生的利润会被损失抵消掉。因此,如果应收账款的数额巨大或账龄过长,就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果,并增加了风险成本。

第三,对企业营业周期有影响。营业周期即从取得存货到销售存货并收回现金为止的这段时间。营业周期的长短取决于存货周转天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营业周期为两者相加。由此看出不合理的应收账款的存在使营业周期延长,影响了企业资金循环,使大量的流动资金沉淀在非生产环节上,致使企业现金短缺影响工资的发放和原材料的购买严重影响。 3.3.2 危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赊销使企业遭受发生坏账的风险,并且危及企业生存与发展。这是赊销本身存在的潜在风险。而且随着产品赊销日益扩大,应收账款余额也逐渐增大,在余额居高不下情况下,发生坏账的可能性越大。如果购货方欠的货款又不能及时收回,这将严重危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3.3.3 给企业信誉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首先诱使企业负债维持运转,降低了企业信誉,危及原材料购进和加工渠道通畅企业债权存在的普遍性,导致“三角债”越来越多,诱使较多企业经营管理者漠视债权债务的存在,把“他欠我的,我就欠你的”作为正常经营活动的一部分。其次应收账款使企业资不抵债,导致企业破产或假破产,影响社会稳定 当一些企业债务沉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社会信誉已被严重破坏,生产经营已无法运转,最后导致企业破产。在侵害债权人利益的同时,职工的利益也遭到侵害,

. . . .

. . .

下岗职工增多,职工的生活也陷入困境,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最后企业的“三角债”持续蔓延,严重地扰乱社会经济秩序,企业三角债务的环环相扣到一定程度,必将影响到社会的支付能力。因为各个企业都靠负债经营,用供货方的货款来维持表面的生存现象,无法体现优胜劣汰的经济规律,使那些靠诚信经营的企业的利益受到侵害,社会公平交易原则受到战。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将危害其他环节的经济利益,社会的产业链将被打破,严重地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并且还增大了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使企业偿债能力大打折扣,误导债权人做出错误的决策。

4 解决我国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问题的策略

针对应收账款的采取全程管理监控,根据图4.1所示流程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对策进行探讨:

. . . .

我国中小企业管理研究论文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信用的推行,企业应收账款数额普遍明显增多,应收账款的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经营活动中日益重要的问题。在国外,西方国家比较流行的应收账款管理方法是应收账款有价证券化和“保理业务”。目前,我国的社会信用基础还比较薄弱,社会信用体系还不完备,信用管理体系尚在探索和建立之中,有关政策法规尚未出台。同时我国大部分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ebp89fkr9797950lpza3sk4u09qm100fkz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