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教师培训心得 北师大泉州附小付红梅
语言文字对于小语老师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本次参加培训并没有感到太多的生疏,也正是如此,对培训的内容一开始也并没有太多的兴趣。直到选修了朱震国、王春明、徐建顺等名师前辈的课程后,彻底改变了我之前的想法。
一是老师上课很有吸引力。同样是上网课,前辈们的课就很有趣,谈吐充满诚恳与智慧,语出精辟。不仅给我们举了很多大哲学家,先贤以及大教育家们的例子,还给我们讲述了许多实际教学工作生活中的案例。不仅对我们学习语言文字有很大帮助,而且还对我们自身也很有启发作用。
二是老师一些非常细微的,与平时观念出入很大的观点引起了我的注意,而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反而成为我此次培训的最大收获。
作为小学刚送走一届毕业班的老师,觉得孩子们的知识体系都没办法建立完善,每节课都是以知识点的教学为主,都是尽量保证完成教学目标,才能不拖进度。往往只重视结果,重视学生能不能掌握知识点,能不能在考核中拿到分数,所以在备课时多下功夫在环节的设计上。朱老师却给我们重要的提示,对于一个教师而言,不可或缺又无可取代的一个基本的衡量与评价指标也许不是学识渊博和学养深厚而是你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何。说白了,就是学生是不是爱听你的
课是衡量一个老师教的好坏的标准。作为老师能否影响学生在于他的语言,有时候老师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可以改变学生心态或者改变学生成长历程。所以老师表达内容的选择,沟通的方式,时机的把握,对象的变化,情绪的转移都要有一个理论上的认识和执行上的规范。这使我不得不反思,学生不爱听课,开小差或者公然跟老师做对,其实都是因为我们没有更多地关注学生,没有用对方能够接受,愿意接受的方式去说;没有用对方听得懂,喜欢听的言语去说;没有用形象的故事去讲,而是总讲一些抽象的道理。这些理论都如醍醐灌顶,警醒梦中人。如果能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讲课方式让孩子喜欢你的课,何愁没人听课,何愁没有效率呢。今后一定要在教师语言上多下功夫,多从学生和家长的角度考虑怎样能更好地表达或者达到沟通的效果。
众所周知,新课程的教学,对朗读是越来越重视,因而我也想对文本朗读进行重点指导,可是结果往往不能如人意。有的时候自己是声情并茂,可是学生的朗读却总是不能到位;有的自己欠缺这朗读的天赋,靠学生自己去琢磨朗读,自然而然也就逊色不少。而王春明、徐建顺却用自己深厚的文化素养,用正确的解释,一些非常实用的教法,让人有身如其境似的感觉,让大家充分地感悟人物思想再充分地与文本情感相交融。给我们老师朗诵或吟诵方面给出了很多实用并且好用的技巧,干货满满,落地见效。
语文对“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奠基作用不仅是对针对学生的,同时也是对针对教师的。近几年的一味地追求班级成绩,忘记了多看书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使得自己懒于动笔怕到公开场合发言,因此我们要及时更新观念扭转前行的方向,既要低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